叶未央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中国传统干支纪年的甲午年,也是中国人心目中那个灾难深重的甲午年之后整整两个甲子、一百二十年。我们并没有盼来一部以那场影响深远的甲午海战为题材的史诗性大片,反倒是近邻韩国的电影人鼓捣出了一部《鸣梁海战》来日渐膨胀的中国电影市场淘金。
这实在是个有趣的现象,当我们对那场影响中国国运走向的光影记忆还停留在几十年前那部《甲午海战》以及李默然所饰演的邓世昌大人荡气回肠的那一声“撞沉吉野”时,韩国人的《鸣梁海战》却把他们那尽人皆知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虚荣心演绎得淋漓尽致。韩国电影人还算能比较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别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玩“去中国化”,都到了要把首都中文译名按意译的“汉城”改成音译为“首尔”的境地,但电影中《鸣梁海战》中的诏书、牌位、宝剑、大旗上依旧如实以汉字书写。甚至电影中“大军出征之前火烧营房”和“众武僧奋力抵抗外侮”的桥段都很容易让观众想起中国的成语“破釜沉舟”和电影《少林寺》。
对比韩国新电影《鸣梁海战》和中国老电影《甲午海战》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李舜臣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鸣梁海战》就是歌颂他老人家“过五关、斩六将”丰功伟绩的韩国“主旋律”影片,所以创下了韩国电影史无前例的票房纪录以及所谓“三个韩国人就有一个看过《鸣梁海战》”的奇迹也就不算意外了。我们可是没有为戚继光抗倭大业做过这样树碑立传的文艺工作,倒是给北洋水师的“走麦城”唱过一首名叫《甲午海战》的挽歌。可在那个年代拍摄的电影难免被打上政治的烙印,把甲午海战失败的责任归咎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本也不能算错,但是不去深刻反思民族性和中日文化差异,而是一味突出悲壮英雄邓世昌,同时脸谱化地丑化方伯谦、刘步蟾、丁汝昌、李鸿章等“说来话长”的复杂历史人物。随着越来越丰富的史料发掘,这样的影片在内容上终究难以经受时间的检验。相比较而言,反倒是电视剧《走向共和》关于这段历史的表现更有质感、更具反思的深刻性。
抛开这些差异不说,《鸣梁海战》最令中国观众惊诧的应该是:韩国居然还有这样一帮孔武有力的硬汉派性格演员。联想到近年来一系列韩国优秀电影如《辩护人》和《鸣梁海战》的走红,我们不能不正视:韩国电影和所谓的“韩剧”其实是基因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韩剧就是影响力波及中国的“小鲜肉”风潮,事实上,韩国电影除了这些“小鲜肉”以外还有的是优秀的演技派明星。可是中国庸俗的文化产业则完全不顾这些,一听说“小鲜肉”炙手可热,就不管电影还是电视剧都疯狂追捧所谓的“颜值”。尤其以《小时代》系列电影为代表,那里除了所谓的“小鲜肉”以外,哪有“戏”和“会演戏”的演员?这样的所谓电影,其品质和分量其实是连韩国电视剧都不如的。
现在这年头儿,我们可能拦不住各种中老年妇女对于“小鲜肉”畸形的喜好与追求,所以各影视制作公司生产以中老年妇女为主要受众群体的电视剧时走“小鲜肉”路线无可非议。可电影毕竟不是电视剧,电影应该有自己的追求与品位。我一直在关注冯小刚说他想拍一部以朝鲜战争为题材的电影,可以想见,按华谊兄弟自己的演员阵容来说,拍一部“朝鲜战争”题材的电影,恐怕志愿军主角们的扮演者少不了张涵予、王宝强、段奕宏之类的硬汉,可是那边的南朝鲜李承晚伪军如果都由金秀贤、李敏镐、裴勇俊之类的“小鲜肉”来演,这电影还怎么拍?怎么演?这仗还怎么打?
事实上,如果韩国人来拍“朝鲜战争”题材电影,他们完全可以拉得出足够多的实力派演员来冲锋陷阵,而完全舍弃那些如花似玉的“小鲜肉”。这样看来,韩国人的“厚此薄彼”倾向就一目了然了。他们一边在文化输出时以韩剧和“小鲜肉”冲锋陷阵,扫荡肤浅的中国娱乐市场,让中国人尤其是中国中老年妇女沉湎于“小鲜肉”而不能自拔。另一方面,他们又集合优秀的演技明星创作一些有力度的优秀电影征服国际影坛。
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起日本人的做派:厚待自己,薄待他人。最好的产品留给自己,次一等的大米、电饭煲和马桶盖才准许出口,去让别国人民争先恐后打破头。好客的中国人则恰恰相反,最好的东西往往舍不得自己享用而要留给客人,仿佛自己是国际主义战士。所以大概只有我们那一代中国人才懂得——为什么“出口转内销”的产品才是最好的产品。
韩国电影人似乎也是有意让那些外表蜡像般美丽、内心却苍白乏味的花样美男到中国去“大扫荡”,甚至有意无意地乐见从他们搞的各种组合里脱轨而出的中国“小鲜肉”在中国娱乐圈大红大紫,而把优秀的韩国电影人集中到《鸣梁海战》之类可以代表其民族性和艺术价值的电影中。
厚此薄彼还是厚彼薄此,是两种不同的国民性体现。韩国人故意把“小鲜肉”卖个破绽送给中国,却惹得无数中国人沉迷其中,甚至牺牲自己的子弟去学“花姑娘”一样的金秀贤,此等狼子野心居然在中国奏效,实在是对中华文明古国的一种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