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鹏岩
高中《艺术欣赏》课程,教材分为《音乐欣赏》和《美术欣赏》两部分,高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音乐的兴趣,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启迪智慧、开阔视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音乐欣赏应以聆听为主,与其他音乐实践活动形式相结合。
音乐欣赏教学的本质是审美训练。审美训练是对主体的审美观、审美能力和审美人格的训练,其本质上既是价值取向(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又是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等审美心理活动。这里提到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审美心理都和个体的人格修养、文化修养有密切联系,因此,音乐欣赏教学必须以学科的培养目标为依据,根据不同教学对象选择不同内容、制订不同教学方案,采取不同教学手段。
一、普通高中学生的特点
1.普通高中学生不是专业学习音乐的学生。
2.普通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他们在欣赏音乐时常常有自己的感受,并更多地寻求能结合自己已掌握的各种知识(包括历史、政治、地理等多方面的人文知识)。因此,执教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师必须注意教学对象的审美心理、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并留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
3.高中学生已基本度过了变声期,学生有较强的参与艺术实践的欲望,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他们将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走近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甚至创造音乐。在每节课上给一点时间让高中学生多点自我表现的空间,学一点歌唱方法,唱一些力所能及的合唱。这样,不仅对学生是终身有益的,而且有益于我校合唱事业发展。
二、音乐是音响的艺术
音响在时间中展开,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艺术的这两个特征决定了音乐欣赏教学应以听赏为主,教学中必须把一定时间留给学生听音乐:要留有学生想象的空间。教师不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惯于以自己的语言解释音乐,极其有限的教学时间在教师的语言表述中消失,留给学生的只是与音乐完全不同的记忆:尽管音乐和其他艺术一样,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但它是诉之于流动的音响中,依靠听觉感受的特殊艺术形象。这种形象是非视觉性的(看不见,尽管有人用色彩引发人们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也是非语义的(不是一种确定性的语言)。音乐是由音响通过听觉,产生联想、表象、想象等心理活动过程,音乐在流动的音响中以音的高度、长度、力度和音色的变化,通过旋律、节奏、节拍、音区、音色、调式、调性、和声、复调、曲式和织体等表现手段,才能塑造出艺术形象。由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信息是非语言义的,它对现实的反映比较间接,因此音乐艺术具有某种不确定性,绝非是文字语言可以表述的。
诚然,音乐艺术与语言艺术都是艺术,语言也是一种音响,但是,语言仍然不能替代音乐,教师以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或依据教学参考书解释音乐只能有限地、定向地引导学生的想象,音乐艺术的某种不确定性给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经历的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体验和理解。因此,教师需要适当引导或提示,而不是以长篇大论口头语言替代音乐。形成语言替代型的原因较为复杂,有的教师具有很好的条件,如文学底子好、语言表达能力强,对音乐有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教师在忽视音乐的非语意性的前提下,常常会养成一种习惯,即以语言替代音乐。
三、单一欣赏型
即教师找来许多音响资料,整堂音乐课用以音乐欣赏的单一课型。这种单一的课型不符合普通教育的音乐课堂教学原则。高中音乐教育是非专业音乐的音乐教育,这种普通学校的音乐课具有多项内容的综合性,因此,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歌唱教学、器乐教学、律动教学、欣赏教学、创作教学的基本能力和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能力。一般音乐课堂教学都是由多项教学内容构成的综合课。教师必须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和结构。
根据上述原则,“单一欣赏课”课型不利于学生音乐素质全面发展,“单一欣赏课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地位,而长时间的被动状态会使学生对音乐课失去兴趣。“我们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据调查,“单一欣赏型”的音乐课是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原因之一。当然,其中还有其他种种因素,如过多强调音乐的专业知识,是影响学生喜欢音乐课的原因。
单一欣赏型的产生,主要是教师对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性质、目标不甚清楚,一见教材中有音乐欣赏的内容,就将其用整堂课单独上欣赏课,并上得十分专业。此外,有些教师因为不具备音乐教师的全面能力结构,如自己在音乐专业上有多方面的能力缺陷,采取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扬长避短”的课型。
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欣赏教学时,部分内容由于教师音乐技能比较全面,或某一方面比较强,教师在简介作品后先自己演奏或演唱,这种面对面的教法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上的共鸣,学生的审美心理活动处于兴奋积极的状态。音乐由于现场的情感交流,给学生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原因是音乐教师现场的演唱或演奏与学生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情感交流,由于学生对教师有一种亲近和亲切感,教师的情感投入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可见,主客体有交流欣赏教学是一种教学效果较好的教学形式。
主体进行音乐创作的自我欣赏是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学效果最好的教学方法。音乐是人类创造的诸多文化现象之一。音乐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音乐作品的产生是一度创作,演唱演奏是二度创作,音乐艺术丰富的创造,没有亲身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的人是无法体殓的。情感丰富、音响和谐的音乐不但能引起人们精神亢奋,而且会使脑血流量显著增加,增加供氧,有利于脑细胞对信息的传递与储藏。从审美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创造是审美教育的中心的理论来看,音乐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参与创造音乐的过程,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教学。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语言替代型、单一欣赏型的教学已走入误区。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参与体验、参与创造的音乐欣赏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欣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