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探究的实效性

2015-09-10 11:56祖彦庆
考试周刊 2015年16期
关键词:实效性探究

祖彦庆

摘 要: 要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必须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设疑,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做好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既看重探究结果又看重探究过程。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堂 探究 实效性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探究是科学课程的基本课程理念。那么如何提高科学课堂科学探究的实效性呢?是摆在每个科学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粗浅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

一、创情设疑,激发探究兴趣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整个探究活动的起因,将决定整个探究活动的方向,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整个课堂探究顺利完成的前提。由教师引导,创设问题情境,可以直接切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产生探究动力,支持他们不遗余力地自己主动探索。

“什么是科学,当你思考为什么的时候,探究科学就开始了”。只有激起学生探究欲望,学生才有兴趣上好科学课,所以情境创设显得尤为重要,特别问题情境的创设更需要教师费一番工夫。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事先要精心设置,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创设的情境具体又有启发性,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兴趣。如教学认识磁铁的磁性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玩”的情境:准备两根塑料鱼竿,一根头上有磁铁,另一根头上没有磁铁,一些鱼嘴上挂有铁环的小鱼,让两名学生一人拿一根鱼竿进行钓鱼比赛,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钓上的鱼多。很快,学生就发现鱼竿上的秘密,这时,我不失时机地把“谜”摆在学生面前:为什么有磁铁的鱼竿就能钓上鱼呢?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在这里,不管问题是老师提出还是学生提出,关键在于提出问题的环节能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不能使他们产生好奇和研究的欲望。如此,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真实问题”,就能引领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因为学生在这种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所以为后面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磁铁的相关性质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二、在探究中学会合作

学会合作是提高科学课堂探究实效性的基础和关键,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挖掘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只有协调的合作行为,才能真正达到科学探究的目的,合作小组的成员在合作、互助的气氛中面对面地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在提高中成长。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师只关注合作学习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没有真正发挥群体的智慧,没有取得合作学习效果,合作学习只流于一种形式,对于怎样在探究中合作,而没有注重过程的指导,缺乏有效的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

1.要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

2.要学会讨论。学会独立思考并围绕中心话题发言,看法要有理有据,语言要清晰,对别人提出的质疑要耐心解释。

3.要学会帮助。帮助他人要热情耐心,要善于启发他人思考。

4.要学会评价。在倾听他人发言、看完他人操作之后,要学会用手势、语言等进行评价。

5.要学会总结。在小组讨论之后,要把小组推论结果总结出来,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做探究的合作者和引导者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探究活动的主体,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计划,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但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此时教师作为引导者、合作者、协助者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往探究中,教师的指导粗线条的多,走过场的多,要确实解决学生科学探究中的实际困难,做到适时调控,把握探究方向,使探究活动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探究时遇到困难,而这种困难又具有普遍性时,需要老师将正在进行的学生活动停下来,及时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这时教师既是学生探究的合作者,更是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善于“引”和“导”,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通过学生的努力有所收获,得出一定的结论,这就是教师引导者作用的体现。

四、重探究结果,更重探究过程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是一次完整的科学学习的组成部分,活动过程是获得知识结果的途径,而知识结果是活动过程的目标。因此,科学教学强调亲历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在主动建构中学会发现、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对于科学探究,我们不但要看探究结果,更要看学生探究过程。让学生像研究者一样亲身经历过程,不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与“失败”,进而逐步养成全面的科学素养。有时我们为学生考虑得太过周到,学生的实验一定能看到明显的现象,从现象中一定能分析准确无误的结论,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索的快乐”。事实上,在我们要教会学生的多种能力里面应该包括失败后不放弃,总结经验教训卷土重来的毅力。经历比结果往往更重要,而让学生经历适当的挫折不仅能培养学生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科学探究将在教学实践过程不断完善和充实。在科学探究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设疑,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做好学生的合作者和引导者,同时既要看重探究的结果又要看重探究的过程,就一定能提高科学探究教学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实效性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探究下神峪村“由乱到治”之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参政党民主监督实效性诊断及强化之道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