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玲 吴兴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一学段数学思考中指出要学生“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解决问题还是问题解决,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直击的是数学思考过程与思考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数学教学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必须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因而,本文从学生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视角,构建“立交桥”,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具体做法。
一、刨根问底:让学生在正确的结论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以问题为主线组织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是主要的教学组成部分。然而,对话展开的宽度、深度不仅表明授课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对学情的了解情况以及教学技能,而且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形成和思维的发展。当下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进行新授课教学时,教师刚出示教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大部分学生因有前置学习的知识或生活经验,便能给出问题的正确结论,教师面对正确结论用“正确”了事。试想:一个班几十位学生,家庭背景、文化环境、后天受教育的影响各不相同,对问题的理解、思考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答“正确”的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全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正确结论的背后学生是如何思考的?这些问题考量着每个数学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此时,教师应不以正确结论为终极目标,应以此为契机,刨根问底,追问“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是这样”等问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从教师视角,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有无缺陷,并予以指导,让全班学生真正理解与掌握。
如在教《搭配中的学问》时,我出示以下情境:两件上衣(一件白色、一件红色),三条裤子(一条蓝色、一条黑色、一条灰色)并且提问:老师想从中取出一件衣服、一条裤子,衣服与裤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问题刚一抛出,学生立即回答:6种。这时,我的脑海里马上闪现出:这个内容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突破搭配“有序、不重复、不遗漏”难点的载体;学生能回答出正确结论,是否理解在搭配时要做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呢?全部同学都知道有6种搭配方法吗?因此,我没有立即予以评价,而是请了一位刚才回答6种搭配方法的同学,请他回答“你是怎样知道有6种搭配方法的?”
学生甲:我先拿出一件白色上衣,让它分别与三条裤子搭配,有三种搭配方法;然后拿出一件红色上衣,让它分别与三条裤子搭配,有三种搭配方法;3加3就是6种搭配方法。
我立即追问:在搭配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甲:搭配时,讲究顺序,如果先拿出白色上衣,就不能同时拿红色上衣;还要不重复,一种颜色上衣只能与一种颜色裤子搭配;不能遗漏,某种颜色的上衣拿掉了或某种颜色裤子拿掉了。
这位同学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后,其他同学能理解吗?我又提问:能听懂吗?在我耐心的等待中,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响起。
学生乙:老师,我的方法与他的有区别。
有人出来挑战了,我迫不及待地说:那你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乙将答题卡放在视频展示台上:A代表白色上衣,B代表红色上衣,C代表蓝色裤子,D代表黑色裤子,E代表灰色裤子,因此有A—C、A—D、A—E、B—C、B—D、B—E一共6种搭配方法。
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提问的初衷是想知道学生是否理解,哪知学生有新的想法,并能正确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虽然已经说出正确结论,但通过追问,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暴露思维过程,不仅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也将其他同学引向深入,产生思维火花,爆发灵感,建构数学知识。可见,当学生能回答正确结论时,教师也应予以追问,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因势利导:让学生在疑惑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同的学生学习相同的内容,学习效果不可能完全一样,相互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有的学得很好,有的存在疑惑。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内容,教师应该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访、检索,查找自己不懂的地方;当学生提出疑问时,教师不应立即请同学或自己来解惑,而是让学生表达自己想法,暴露思维。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捕捉“疑惑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达成主动建构知识。
在教《面积与面积单位》时,一个学生提问:老师,在讲面积单位时,为什么用正方形?这个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没有理解定义单位面积时,数学家用正方形而不用其他直线图形。此时,我顺势问:你是如何想的?
生:可以用长方形。一个长方形的面积也可以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等。
师:如果以长方形为标准来定义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试想,面积是1平方厘米(以此为例)的长方形有多少个?
学生此时无法回答。我马上提出:用剪子将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学生有学具)剪成若干个大小一样的小长方形,用它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变不变?有多少种?
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活动中,然后回报:
生:面积不变,我与同桌的长方形都不同。
师:大家认同吗?
生:认同。
生(提问):决定长方形大小有两方面:长与宽。正方形只有边长。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只有一个,而长方形有很多个,所以选择正方形。
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也没有说这是规定,而是让有疑惑的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因势利导,顺利解决问题。
三、搭桥铺路:让学生在错误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如何处理错误考验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过程中,当学生解决问题出现错误时,我不是直接予以评判,说做错了,而是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暴露思维,针对错因不失时机地为学生“铺路架桥”,引导学生通过持续的概括、分析、推论、假设等思维活动,达到主动构建知识的目的。
在教《同分母加减法》时,要计算
+,我一将问题抛出,就有一个学生说:等于。我没有立即评价,而是问:你能说说是怎样想的吗?
生: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是把单位“1”平均
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2份(如上图);这时平均分的份数是8份,阴影部分是3份,所以是。
师:、、的单位“1”相同吗?
生:不相同。
师:在哪里不相同?
生:、是把一个圆看作单位“1”,是把两个圆看作单位“1”。
师:单位“1”变了,还相等吗?
生:不相等。在计算分数加法时,单位“1”不能变。
师:怎样计算,才能保证单位“1”不变呢?
生:应该是这样的: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2份;阴影部分是3份,占4份的,所以,+=。
教学至此,我抓住学生计算的错误,利用学生说出的想法,设计问题串;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明确错误的原因,进而建构知识。
学生在数学学习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时一步到位—得出正确结论,有时雾里看花—疑云重重,有时不着边际—出现错误;凡此种种,都是课堂生成资源。教师只要抓住这些生成性资源,给予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机会,暴露思维过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