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零的缤纷和人类桑
有一档名为《樱之味》的日本料理专题节目中提到过这样一个观点:“中国人爱热闹,喜欢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享用美食,于是发展成了圆桌大盘菜。虽然同样是为了开心,但日本人喝酒,聊天,吃小碟菜,又是另外一种饮食习惯。”
饮食文化存在着差异,但“群享”这一习惯,却是中日自古以来所共通的。地区的发展和人们的劳作如同两个相互交合的齿轮,或急或徐,总在相互促进着。渐渐地,因为无暇、无需顿顿群餐,加之观念的转变。简便、高效的“独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人们也随之适应,甚至享受起属于自己的饕餮时光,就像风靡世界的 漫画《孤独的美食家》中的主人公五郎一样,一个人吃饭旅行。
Q:很多人反映说,看了你的作品后并不觉得“孤独”,而是看着主人公独自一人享受食物,自己也觉得很幸福。
A:确实如此。主人公享受一个人吃饭的乐趣。如果大家能够读出这份乐趣,我很高兴。台湾版《孤独的美食家》好像还有一个译名叫做《美食不孤单》。或许比起《孤独的美食家》,《美食不孤单》这一标题更接近原作的内容。
Q:怎样的契机让你产生创作灵感?
A:因编辑所托(笑)。原本我就画了不少美食漫画。只不过那些漫画里并没有涉及食物的味道、食材,以及烹调方法。我在画《孤独的美食家》那会儿,正值日本刮起美食风潮,不时会有杂志或者电视节目做一些“哪家店的哪种料理,又用了哪些稀奇的食材,有多么厉害的大厨掌勺,快去尝尝看吧!”之类的专题节目。厌倦了这些节目、报道的编辑们,于是委托我去画一部与众不同的美食漫画。
Q:日本表现美食的经典作品很多,比如《孤独的美食家》,再比如《深夜食堂》,你觉得日本料理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A:日本料理最大的特征,我认为是菜肴总与米饭相佐。将两者搭配起来,是日本料理的趣味所在。不过,最近倒是有不少因减肥而选择忍着不吃米饭的人……此外,日本人在生活中也会去吃世界各国的料理。就算是家境极为清贫的学生,他们的公寓里都会有装面的大碗、筷子、叉子、汤匙、饭碗以及盘子。据我所知,这是日本独有的现象。在日本,除了日本料理店,还有中华料理店,意大利菜或是法国菜的餐厅,也会重视并且亲切对待每一位独自前来的顾客。但中华料理,得凑上三五好友,大伙儿分享着吃各式各样的食物。所以,我是绝对不会一个人去逛唐人街的。
Q:你觉得独自享用食物和家庭/朋友聚餐的幸福感哪个更强烈呢?
A: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幸福感。和家人、朋友或是恋人一起吃饭时,可以共享这份美味,还可以聊天谈心,而一个人吃饭,就无需顾忌他人,随心所欲地选择喜欢的东西吃,让人倍感轻松与自由。只是,这种独食的快乐,我也不清楚能否称之为“幸福”。(有些时候,确实能够感觉到这是幸福的。)
Q:关于影视剧改编,最大的担心是?
A:对漫画有着极深印象的人,会在看了电视剧后认为“这个演员的长相还有身形,和漫画里的五郎根本判若两人!”像这样去否定电视剧。
Q:赵文瑄的形象与你心目中的五郎相符吗?觉得他和日本版的男主角哪个更接近你漫画中的原型?对这部剧的期待是怎样的?
A:光是看了PR视频,我就非常感动了。很惊喜,我本以为会回归原作,将原作所蕴含的滋味改编成电视剧。
赵文瑄先生和谷口治郎(《孤独的美
食家》由久住昌之创作,谷口治郎作画)老师笔下的主人公非常像(即漫画中的五郎)。表情,特别是突显在眉目间的演技非常棒,吃相也很优雅,还带有几分幽默感。
在我看来,漫画和电视剧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日剧里松重丰先生,也表现出了五郎独特的个人魅力,我非常喜欢。不过中国版更接近漫画原作,让我大为惊喜。
Q:你对台湾的美食了解吗?你觉得日本料理和中华料理的区别在于什么呢?
A:谈不上相当了解,但我年轻时尤其钟爱台湾美食。刚接触那会儿,我被香菜给吓到了。在此之前从没吃过,所以根本不敢吃。不过现在却成了我的心头所好。还有台湾的拉面、面线汤、酱渍蚬贝、炒豆芽、猪肉相关的菜肴以及萝卜糕,我都非常喜欢。
在两种料理的区别上,日本料理的用油量比中华料理要少。而且除了沙拉,在其他很多地方都会用到生蔬。另外,日本料理里还有刺身,和以海草为材料的菜肴,经常会用到酱油,却鲜有用八角烹调的。
Q: 如果还有制片方有拍摄同题材影视剧的意向的话,你希望是哪个国家?
A: 第一是中国台湾,其次意大利,第三是韩国,第四是中国内地,第五是法国。
Q:你还记得第一次独自吃饭的时刻么?独自在餐馆用餐会害羞吗?
A:第一次独自出门吃饭,好像是在高中。记得那是一家和朋友们经常去的拉面店。
要说只身进入一家陌生的饭店时的心情,比起难为情,总感觉有些担惊受怕。明明店里没人会嗔怪我一个人来吃饭的。但鼓起勇气走进去,找个位置坐下来后,内心也随之平静了。
Q:经常一个人品尝美食么?喜欢亲自下厨料理吗?
A:因为是一个人工作,所以工作期间都是独自在外吃饭。上班地点在吉祥寺附近,周边有许多价格实惠的餐厅。我自己基本上不怎么做菜。顶多就是做些咖喱饭、味噌汤、炒蔬菜、炒饭、沙拉,还有一些面类而已。
Q:有印象深刻的独食的经历吗?
A:有一次,我发现由一对笑眯眯的老爷爷和老奶奶所经营的一家古朴且店面不大的日式食堂,想着“里面的菜应该很好吃”就进去了,结果没一样东西能吃的。
Q:如何判断一家餐馆适合独食?
A:根据店的装潢决定。没有什么判断的方法。只能说,依靠从常年选择餐厅得到的失败和成功的经验所带来的……直觉吧。不过时至今日,我仍然会有选择失败的时候。但这种失败,反到帮助我画出有趣的漫画。
Q:在你描述的众多美食中,最偏爱哪款?
A:嗯……无论哪款我都难以割舍……比起自己的口味偏好,我会优先考虑“把它画成漫画是否有趣”。所以就算是味道再好的店,无法用作漫画素材的话,也就只能作罢了。日常生活中所吃的食物,和漫画所描绘的,其实不尽相同。最喜欢的食物应该当属日式旅馆的早餐。白米饭、蚬贝味噌汤、烤竹荚鱼干、当季的小菜、海苔还有凉拌豆腐。在把这些画成漫画时,我还会有些兴奋呢。但是,我并不喜欢日式旅馆的晚餐,量太大了。
看过《孤独的美食家》漫画或是同名日剧的人,往往会倾慕于主角——井之头五郎能够随心所欲地选择,并毫无顾忌地大快朵颐。“独食”并非日本的主流饮食文化。在过去,一个人进餐馆吃饭,会被当成“受群体孤立”的象征。与友人一觞一咏,酒过三巡,即可畅叙幽情,大吐不快之事,醉则相与枕藉,其中滋味固然让人难以抗拒。但人的心绪是复杂的,有些时候,我们却更想一个人吃顿饭,不受外界打搅,拥有只属于自己的味蕾与食物的交流时光。就这样,《孤独的美食家》在恰当的时间里出现了,像是为“独食”正名的行动宣告:不必为“独食”感到羞愧,从今天起,你也可以做一个幸福的人。
如同在哈姆雷特的形象分析上产生的歧义一样,作品题目所提及的“孤独”二字所要表达的含义,爱好者们各执其辞。认为“意如字表”者有之,主角始终形单影只地一个人进店、吃饭,刻意减少与他人的交流,多以“意识流”来铺展内心想法,甚至略去了其身世,背景和情感关系也只是简单梳理,唯美食不可辜负的态度满溢于作品之中,因此,“孤独”既为孤独,是主角的生活情趣,也是他的行为模式。当然,认为“孤独恰是非孤独”者亦有之,谁说交往必须是人际的?能不受打扰地大开全身各种感觉器官,与美食产生共鸣,这是人与自然的馈赠间的对话,何来孤单一说?两种说法并无孰对孰错,因为有一个点是共通的,那便是——美食。无论孤单与否,在美食面前,我们总会扬起那不经意的一抹微笑,他——井之头五郎,还有你,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