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那“诗”却在灯火阑珊处

2015-09-10 07:22朱红梅
考试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语文

朱红梅

摘 要: 古诗词中意象是物象的一种,不是普通的、客观的物象,而是浸透了诗人思想情感、生命体验、认识阅历的特殊物象,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可以说,意象是古诗词的细胞,在古诗词学习中具有核心意义,特别小语文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占明显优势,更期待古诗教学能从机械、琐碎的经院式讲解中挣脱出来,导向对古诗意象、内涵的丰满解读。这种解读依存于人的记忆表象和知识结构。结合近几年古诗词情境教学中的自我实践与思考,作者提出并践行“从文本出发,拓展想象空间,展开意象”、“采取多种形式,丰富想象,还原意象”、“训练想象写话,情辞勃发,拓展意象”的意象还原模式。实践证明,“意象还原”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涵的解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诗词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意象还原 古诗词 小学语文

王尚文先生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中说:“学校教育对诗歌知识的传授一直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在学校里,人们或者把诗歌作为传播或者加强某种思想的工具;或者把它作为造句、修辞练习模仿的对象;或者作为考试材料,用它测验记忆力……总之,就是把诗歌看做并非它自身的东西。”

这段话的确振聋发聩,回归诗歌本位教育,就是依据诗歌的本身特点,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祖国文化的灿烂,就是感受意象、领悟诗境。

在近几年诗歌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关注和思考诗歌本位教育(其实,教材本体具有文学形态的区别,诗歌应该关注意象,散文应该关注“神”,小说应该关注人物和情节等),以避免用“散文”或者“小说”的教法教学诗歌。在实践反思中,笔者认为着眼于诗歌的“意象”,将古诗教学从机械、琐碎的经院式讲解中挣脱出来,而导向对内涵的丰满解读,不失为一条可以尝试的路径。

古诗词语言精炼、含蓄,意境悠长、深远,给我们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古诗词教学没有想象,就没有情境,就没有品位,就没有创意。诗歌课重视创设情境、启发想象,把学生带进诗词描绘的意境之中,学生往往浮想联翩、精彩不断。阅读古典诗词,如果能进行“意象还原”,进入作者写作的内容,与作者对话,“得作者之用心”,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到作者面对的“世界”,这样的解读就会更真实、更深刻。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取得统一的价值取向呢?

一、从文本出发,拓展想象空间,展开意象

古人说:“一切情语皆景语”,就是说诗中的景物背后隐藏的是诗人的感情。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古诗文本,唤起或开掘学生心中隐藏着的文字文本或经验文本,构建广阔的“对话场”,在交流碰撞、相互作用中加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康德在《批判力批判》中说:“想象力是自由的,又是自发的合规律性的。”想象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想象依托的是文本。古诗语言凝练,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领会词语、诗句、诗意的基础上,运用艺术联想和想象丰富意象,把诗中语言、诗意想象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幕幕立体的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想象感受诗句背后那份情、那份爱、那颗心、那种味;引导学生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做到在品读诗句的过程中展开想象,进一步通过想象深化语言感悟。

可见,想象促成了“意象还原”。意象作为一种(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即诗中的形象,不仅包含人物形象,还包括诗中所写景和物,更包含作者的情思,都在有效的想象中得以复现。作为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意象是诗歌最基本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我们踏踏实实地从文本出发,拓展想象空间,就能触及意象。抓住了诗歌的意象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情感。

二、采取多种形式,丰富想象,还原意象

为学生营造充满激情、具有智慧气息的接受氛围,刺激儿童的感官感受古诗的意象,让学生通过画面想象诗的美妙意境,入境学习诗文,这样操作有语文味,是回归本色的表现。

1.借助多种媒体组合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还原意象;借助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启迪想象,还原意象。

王崧舟在《长相思》教学中运用课件重视诗的画面,配上渲染气氛的音乐,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把学生带入了诗中的情境。接着启发学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从而让学生看到诗中的画,悟到诗中的情。表象的形成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很重要。关键是学生的语言是借助表象的,对于学生尚未形成表象的,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运用不同创意,多利用图片、多媒体声、光、电等优势创设情境,积极提供给孩子一个支持系统,同时在与语言的互动转化中还原意象。

2.借助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唱丰富想象,还原意象。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比较深刻的理解。

上海才俊戴建荣老师在这方面出色地演绎,为让诗歌意象得到有效还原,他充分借鉴传统古诗教学的精华,把古人诵读诗文的方法经过自己的二度创造和开发之后,重新引入当代课堂。他在短短时间迅速和孩子融为一体,和大家一起入情入境地读,有滋有味甚至摇头晃脑地吟,舒缓优美地唱,姿态优雅地舞。在投入的过程中,使一系列意象的建构更加完整、更加丰满,意象得以还原,激情得以喷发。

这里要强调的是戴老师“读”字当头,定位非常准确,这是一种高水准的读。一般性的朗读品味,间杂想象,对还原意象是极有好处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在诗人的构思过程中,意象浮现于诗人的脑海里,由模糊渐渐趋向明晰,由飘忽渐渐趋向定型,同时借着辞藻固定下来。因而,教学时要像戴老师一样花大力气,引导学生以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诗文,让学生透过诗歌语言,特别关键词语的深层含义,把握诗歌画面和气氛,让意象在学生脑海中得以还原,感受此时此景作者的感情。

三、训练想象写话,情动辞发,拓展意象

古典诗歌的意象之间虽然表面似乎没有联系,其实在深层上却互相联结,只是纽带是隐蔽的,没有显示出来。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峰断意连、辞短意属。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叙,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空间和再创造余地,正是中国古典诗歌被世人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古诗文语言精练含蓄、跳跃灵动、意趣无穷,常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司马空《诗品含蓄》)这就要求教师独具匠心,发掘古诗文艺术上的空白,启发学生调动记忆、发挥想象进行体验和艺术上的再创,将古诗文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从而感受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徜徉于情境中古诗意象还原的海洋,能缔造出一个精彩的教学互动的世界。古诗教学如是,古诗词教学必然沉醉于丰满、圆融的境界里。

猜你喜欢
古诗词小学语文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同携手,走进古诗词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