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霞
“将教学变成儿童研究”是一个国际趋势,学者、专家们几乎一致认为:教学研究和儿童研究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要进行教学研究首先要进行儿童研究。甚至可以这么认定:课堂教学的根本性改革,应当以教师研究儿童为基础,以儿童学习的觉醒为保证,以儿童的自主学习为标志。它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体现在学生身上,高效的教学离不开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只有读懂学生,顺学而教,教学才能真正回到它的本质;只有读懂学生,课堂才有根,我们的教学才真正有效。
一、了解学生的已有数学基础
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把握教学起点,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所以,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了解、研究、关注学生,及时掌握他们的认知基础,关注他们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观察、访谈、作业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来获取,从而掌握真实信息,正确估计学生的现实水平与能力。
如:四年级的《小数的意义》的前测。
问题一: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小数?
生1:要是没有小数,生活就有危险,比如量体温,没有小数,他本来是37.5度,但是没有小数就变成37度,他本来发烧了,却量不出来,这样就会有危险。
生2:因为两个数相除,商可能不是整数,所以要有小数,比如:5元买了2支圆珠笔,求每支圆珠笔的单价,就要计算5÷2=2.5(元)。
通过以上学生的回答,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感受到小数产生的必要性,认识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问题二:在正方形纸上表示出0.1,正确回答的学生比例为55%,表示如下:
错误回答的学生比例为45%,表示如下:
看来错误的学生是由于不理解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学生的表现,我对本节课的教学有两点思考:一是如何引导学生由初步了解小数含义上升到理解小数意义。二是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小数意义的形成过程,理解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关系。
二、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
读懂学生的学习需求,就需要关注学生对于新学内容的兴趣点与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固着点与新学知识的“潜在距离”,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思考怎样的方式才更利于他们学习。基于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我们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难点,思考促进学生理解的载体是什么;才能准确定位学生的现实需求,把教学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支持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如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难点会是什么?
课前测试:32×12,21×14
结果出现了32×12=304,21×14=324的情况
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通过访谈发现:
问题一:学生先用个位上的2与2相乘的4写在个位上,再用十位上的3和1相乘得3写在百位上,在这两个结果中间补0得304。
问题二:
24是个位上的1和4相乘,十位上的1和2相乘得到的。
从对学生的前测和以往的教学经验知道,对于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问题,首先要有情境的支撑,其次再解决“谁”去和“谁”乘的问题,最后再解决积的对位的问题。
因此这节课我们选择了“点子图”作为情境支撑,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脚手架的固定、支撑作用,是整节课的“根”。借助“点子图”来计算12×14,把数量关系12×14这一抽象的“数与数的乘积”与“点子的计算”结合在一起,借“形”解“数”,用“数”析“图”。
让学生通过数去找形,把抽象的竖式计算过程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的点子。借助点子图,使数和形有机结合,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纯粹的数据分析中走出来,变得有“形”可依。进而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三步有序过程,使他们对竖式每一步的理解不再仅仅是一种计算程序,而是活生生的直观再现。这样学生就充分体验了由抽象算理到直观算法的过渡和演绎过程,进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刻理解和对算法的真正掌握。
三、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
匈牙利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说: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比这重要一千倍。课堂就宛如一个棋局,千变万化,教师应该怎样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并适时地引导呢?
1. 让学生有时间思考。“每个人都渴望成为探索者、发现者。”读懂学生需要教师信任学生,需要教师耐心等待。学习是一个过程,教师需要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相信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解决问题。如果教师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总是迫不及待地打断学生的思路,长期这样,学习的思维就会缺乏广度、深度,变得浮躁,甚至对思考失去兴趣。
例如《商不变的规律》一课中,学生掌握了商不变规律后,有一名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发现有不符合商不变算式:
4÷2=2;6÷3=2;14÷7=2
此时,我不是直接挑明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你们觉得符合吗?(学生议论纷纷,过了两分钟后,有的认为符合,有的认为不符合)
师:既然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各自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看能不能说服对方。
生1:这三个算式的商都是2,所以肯定是符合商不变的规律。
生2:4和6,2和3,它们之间没有关系,因此我们觉得它们不符合商不变的规律。
师:看来问题的关键是这些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之间到底有没有“商不变规律”中说的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过了3分钟)
生3:生2说4和6,2和3,它们之间没有关系,我觉得不一定,如果我多写一个算式2÷1=2(如下),就能发现这些算式都是符合商不变的规律的。
2÷1=2;4÷2=2;6÷3=2;14÷7=2
生4:其实4和6,2和3之间是有关系的,我用计算器算了一下,6÷4=1.5,3÷2=1.5,因此:我发现了(4×1.5)÷(2×1.5)=2,被除数和除数还是同时乘或除以一个小数,商不变。(全班给予掌声)
可见,教师是否给学生提供足够时间思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学生听清问题要时间,理解问题的意思要时间,思考问题更需要时间,整理思路、把内心的想法用语言组织起来还要时间。只有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学生才能有清晰的思路、出彩的回答、有效的学习。
2.了解学生的学习差异。所谓倾听,也就是搜集各种信息(包括言语形式和非言语形式),在此基础上甄选有用信息。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在课堂上如何倾听所有学生的声音,倾听他们知识、方法、情感三维建构的过程,这正是新课改的理念—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呈现。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倾听低音、高音、奇(歧)音,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会因材施教,真正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读懂学生始于倾听。
一次课堂上的一道练习:东东读一本课外书,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20%,第二天读了12页,两天共读了这本书的1/2。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大部分的学生都采用了常规做法,如方程法,或算术法12÷(1/2-20%)=40(页),有一个学生却是这么做的:
12=30%,12×3=36(页),12÷3=4(页),36+4=40(页)。
看到这几个式子,全班同学都说这样做没道理,不行。我心想:12是个整数,30%连1都不到,这两个数不相等,谁都看的出来,难道你就一点也看不出来吗?我走过去,一言不发,在12=30%的旁边用红笔打了个问号。这个孩子小心翼翼地说:“老师,两天共读了这本书的1/2,减去第一天读的这本书的20%,第二天不就是读了这本书的30%吗?这30%就是12页呀!”我恍然大悟,原来他是在表示12页的对应分率是30%呢。我态度缓和了些:那你能给老师讲讲你后面几个式子的意思吗?孩子也放松了些,继续讲自己的思考方法:100%里有3个30%,1个10%。1个30%是12页,3个30%就是3个12页,12×3=36(页)。12÷3=4(页),求的是1个10%是4页,36+4=40(页)就是全书的页数。孩子如释重负地看着我。
原来,他是从百分数的意义角度考虑这道题的,只是第一个算式的表达有些失误。我告诉他,12=30%的表达有欠妥之处,如果用12页对应 30% 可能更准确,孩子也表示赞同。
倾听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有效地倾听能帮助自己读懂学生的思考路径,能帮助我们避免成人考虑问题的思维定式。读懂学生,就从倾听开始吧。
3.追问学生的深层思维。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问,追问的艺术在课堂上很重要,它就像一个挖掘孩子思维的铁锨,教师要往深里挖,而不能让他们的思维流于表面。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读懂学生的思维,并对学生思维行为做及时合理的疏导、点拨。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倒数》的复习中,教师先出示练习: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2.5
学生写出: 的倒数是 ,2.5的倒数是 。
师: 怎么来的?
生: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所以的倒数是 。
师:2.5的倒数是 ,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先把2.5化成分数2又 ,再化为 , 倒数是 ,所以2.5的倒数是 。
(师边听边巡视,发现了某生的答案是0.4)。
师顺手把0.4写在黑板上问:2.5的倒数是0.4对吗?
学生们犹豫了一会儿,纷纷做出了回答:对。
师:谁能告诉我0.4是怎样来的?
一男生果断又自信地回答(露出不屑的表情):把 化成小数0.4呗。听他这么一说,同学们都赞同并觉得是多此一举。
老师抓住时机顺势追问:0.4真的是由 转化来的吗?
这一问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与讨论,
一女生回答:我觉得0.4不一定是由 转化来的,他应是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出的。
师追问: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2.5×( )=1,也就是 1÷2.5= 0.4,这样求出了2.5的倒数。
听到她的回答,同学们恍然大悟。再也不认为是多此一举了。
倒数是分数的一个知识点,它贯穿于分数除法计算的全过程,学生在计算中往往记住它的结果,忽视它的本质意义,所以当0.4出现时,学生不约而同地认为是多此一举,教师抓住这一点进行追问,追出了倒数的本质,追出了解题的真正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耐心走入学生的心灵,细心了解学生的状态,精心研究学生的需求,为其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拓展足够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实现了共同的发展和超越,教育实现了和谐共生,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会油然而生。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赵彩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