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和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2015-09-10 07:22杨松慧
考试周刊 2015年24期
关键词:重要性高校

杨松慧

摘 要: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具有特定内容与特点,建章立制要合法合理,执行制度要依法依规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本文根据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经验,阐述建立科学、规范、合法、合理、运行通畅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对学校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 学生管理制度 重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个性张扬,思想开放独立,自我意识及自尊心较强,缺乏正确的关于人生和社会的知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容易脱离现实,陷入空想,在认识生活的过程中,容易固执己见,陷入偏激,抗挫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让大学生在有限的集体学习时间内受益终身,是高校学生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建设

学校管理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是实施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提高管理效能的前提,而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实现对学生的约束、规范、鼓励和引导,从而保证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生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在学校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1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类别

2005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是各高校制定相关学生管理制度的主要依据。目前,学生管理制度主要涉及学生学习、生活、行为规范及各种专项管理制度,内容涵盖学生学籍管理、学习管理、就业创业、课外活动、校园秩序、奖惩规定、资助办法等方面。多数学校都会把相关文件、制度和规定等印制成学生手册发放给学生学习,希望每个学生都按照规则自我管理,自觉遵循制度的规定。

1.2制度建设要合法合理

加强制度建设应进一步深化对制度功能的认识,不断加大推进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力度。在制定学校管理制度时兼顾学校利益和学生个人利益,并且让个人利益与学校整体利益统一起来。相对于宪法和法律及行政法规来说,教育部颁发的规定是下位法,是我国立法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对学生实施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教育法和高教法等属于上位法。上位法对下位法具有指导约束作用,各高校在制订相关制度的时候,应当从国家教育立法体系的宏观背景出发,综合考虑,与各类各级上位法保持一致,不能与之相抵触。如近几年来,在校大学生结婚生子案例不断增多,这虽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但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以集体为主,学校办学资源有限,不可能为学生提供婚房、孕期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等;对于未毕业就结婚生子的学生,现在很多高校已经能理性和人性化地处理,如让其休学并在各校制定的弹性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习计划方可毕业。而在十年前,类似情况也许就是让学生退学或开除学籍,这就是法律进步和制度完善的结果。当然,大学生结婚生子虽然不违法,学校也不提倡,学校在制定相关规定的时候,必须引导学生完成学业后再考虑婚姻家庭比较妥当。制度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做到与时俱进、常建常新,制度不能朝令夕改,让人无所适从,也不能一成不变,不顾发展变化中的客观实际。

1.3制度建设要有教育指导性

200多年前德国的教育宣言如是说:教育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知识和技能,而要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教育以人为最高目的,接受教育是人的最高价值的体现。这段话今天读来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不但具有控制约束功能,还应具有引领、指导的功能。在我国,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是一致的。学生管理制度建设的目的就是培养人、教育人、发展人,管理和教育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必须具有一致性。制定学生管理制度,既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精神,又要体现大学生成长的特点与规律,管理重在“理”,有“理”才有“管”,才有“教”和“育”。大学生管理制度重在明理和引导,融入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现代管理思想,应当给大学生指明正确方向与道路、成才途径与方法,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要明确大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让大学生清楚自己拥有什么权利,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当怎样做等;要告诉他们如果做了某事、做出某种行为就会得到什么或失去什么,要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因此,大学生管理制度要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特别涉及学生利益方面的制度规定一定要具有思想教育性,体现以法治校、以德治校,渗透人文精神,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文化特征,蕴涵对学生个体的尊重。

2.不断提升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美国经济学家康芒斯将“制度”定义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制度就是执行的尺度,一套好的制度如果在管理中不严格执行,制度就会形同虚设,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学校管理不仅是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更是执行落实制度的过程。

2.1加强制度宣传

学校管理制度执行前要保障师生的知情权,让制度深入人心,形成观念,内化成行动。一是对已执行的制度,每年都应检查落实执行情况,找出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为不断完善制度提供依据;二是新制度出台(含对原有制度的补充规定等)后通过正式途径及时组织学习,指导落实;三是每年新生报到后必须组织新生学习相关制度,并采取不同方式对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总之制度执行前要宣传教育到位,严格规范地执行,使学生对学校管理有更多认同,才能提高制度的执行效率。

2.2提升制度的执行力

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保障,才有可能建立长效发展工作机制,才能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日常学生管理中努力抓好常规性建设,规范学生言行,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对制度和规定主动、自觉服从的执行意识,行动服从管理制度,而不是被动地、抵制地服从;当制度执行偏离实际,执行结果和执行目的有差距时,要找出问题和原因,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提升执行者的执行能力。特别重视对学生党员、干部的教育培养,让他们学会解决周围发生的不良问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严格的自律精神和优良的实际行动感悟、帮助身边同学,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2.3让执行制度成为习惯

制度的功能在于规范和约束行为,这是一个落实或者说执行制度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执行过程也是制度建设、完善的过程,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逐步建立健全。一套好的制度在执行时,除了执行者做到公平、公正、合理、激励、约束相结合外,一定要让学生养成无论何时何地都要遵循制度规定的习惯,否则作为行为主体的学生在行为环境变化时,其行为能力会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出现违规现象。明代著名学者方孝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教育者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把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心自觉,师生共同养成执行制度的习惯,最终养成行为习惯。

3.结语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重点,因为一个国家只有加强高等教育才能使科学技术得到更快发展。习主席说过:“高校作为汇聚人才的高地和培养人才的基地,同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承担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大任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处于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肩负着重大责任。”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要有利于学生自律和做人,高校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依照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明确学生各项权利和义务,真正使学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管理,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亚平,张冠鹏.依法治校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5(5):58-60.

[2]王立仁.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完善简单论[J].东北师大学报,2013(5):263-265.

[3]赵印奖.学校管理制度建设十点要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2):19.

[4]刘建平.基于教学管理工作执行力提升的几点思考—以佛山电大为例[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5-8.

猜你喜欢
重要性高校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