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5日下午,互联网时代下的未来课程、未来学校与未来教育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国内外的互联网与信息科技企业,教育界资深专家、学者,资本金融界、公益资本界知名人士共聚一堂,聚焦“互联网+教育”,探索了互联网时代与多元资本参与下的未来教育创新发展之道。
本次论坛是在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首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组委会组织下,由中国移动互联网教育产业联盟、深圳市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深圳市慈善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共同举办,中国互联网教育产业母基金、未来教育公益基金会、山花网球基金、芥末堆、美国常青藤精英教育协会、美国中小学校长协会中国事务办公室联合协办。
在论坛的主题演讲环节,不仅有来自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母基金和公益基金的代表畅谈如何以PPP(Public-Private-Partner)模式推动中国教育创新,还有教育界资深专家对未来课程、未来学校、未来教育的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余胜泉教授在主题为“互联网时代的学校组织结构转型”的演讲中谈到:“互联网不可能替代学校,但可以改变学校的基因,‘互联网+教育’就是教育的转基因工程。”
2015年,深圳市借李克强总理“创客”东风所做的创客教育实践探索以及首次面向社会大批量遴选和委托开发“好课程”的尝试,将校企合作、社会力量引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深圳教育创新改革重要推手的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叶文梓院长,也在本次论坛上做了关于“深圳打造好课程与创客教育基地培育实践”的主题演讲,赢得了现场听众的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