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光阴荏苒,《生死场》后,我排了很多戏。我的心里准备并没有跟上我的名声,我的名字“田沁鑫”从媒体上看像是个大导演,其实我内心里一直住着个小姑娘,惴惴不安的。于丹说我怯生生,这个说法挺准确。我的爆发力和判断力,仅限于排练场,生活里,我比较游离。作为话剧院的专业导演,努力和勤奋是必须的,我很努力地做了《狂飙》《赵氏孤儿》,到我导演昆曲《1699桃花扇》后,我纯粹的艺术生涯告一段落。
2006年,我做了一部并不想做的电视剧,2007年创作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票房开始好起来,随后的作品,都在趋迎市场,或者说为拓展演出市场而做。因为中国变了,商业化进程摧枯拉朽,狂放肆虐!我心里的姑娘容不得纠结,迅速蜕变成英俊的神仙全面迎战!软弱如粪土,多思是败将。时代,我们算赶上这一拨了!瞎么糊眼,兵器老土,在中国演出全面市场化的战役中,披挂上阵,每仗必打,在中国舞台剧全盘男性化的阵营中,2013年,我以高票房5000多万的成绩胜出。像是黑泽明电影《影武者》中只要旗帜的战士,不肯和胜利失之交臂。但是,茫然,是随时随刻的,我心里知道,利益驱使,算不上精神;功利至上,谈不上智慧!艺术的精神,接引的是智慧,这个光芒,泯灭不了。伤痕累累的笑意没有什么价值!
我,一个生命个体,面对中国的天翻地转,面对中国艺术的沦丧,曾经长哭:神,别离开!在九大明星出演老舍话剧《四世同堂》,和刘晓庆主演《风华绝代》之后,我的心境黑暗到最低点。我去了寺庙,待了半年,梵呗缭绕,佛像端严,听经闻法。在庙里,我写出了《青蛇》,为众生写的,这个我敢肯定,为女性写,为苦难写,更为慈悲。上演后,观众踊跃,一票难求。我也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彷徨,起了出家的念头。但是,尘缘未了。
2014年,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向我提出重排《生死场》,我拒绝,原因是,韩童生当年45岁,倪大红当年40出头,如今,韩老师年逾60,大红也已55岁。2015年,周院长再度提出复排《生死场》,我依然犹豫,院长坚决说:“好戏,剧院经典,必须恢复。就这么定了,我和演员打招呼。”
2015年6月15日,《生死场》建组,艺术家聚齐。院长的热情,制作人李东的诚恳,我的感恩。
排练场里,演成精了的韩、倪二老!深度的合作情谊,精湛的表演艺术!我就跟回到11岁的小时候,骑自行车穿行四九城,瞧戏、看角!看了多少多少精彩生命观照下的角!
十几年轮回《生死场》,我的福分!看见了老去的他们,中国的最本分的老派演员,刻苦地对待自己和角色,尊敬,从心底产生!我看到了小时候才能看到的角!我爱他们,用生命演绎人生的表演艺术家们!我也似乎在恢复自己,瞧好戏、看好角,不是我来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乐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