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乐学氛围,增强课堂活力

2015-09-10 07:22吴宝云
考试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西沙群岛乐学松鼠

吴宝云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学生获取智慧、塑造灵魂的殿堂。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快乐、主动地探究知识,积极地参与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尽情地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从而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乐学的氛围,增强课堂活力呢?

一、巧妙组织教学,增强课堂活力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学要力求具体形象,既突出教学重点,又使学生有新鲜感。小学生乐于猜谜语、听故事、念儿歌,如果结合课文,适当运用谜语、故事等形式组织教学,对营造乐学氛围、增强课堂活力将有良好的作用。

例如教学《松鼠》一文时,我运用猜谜导入法让学生猜这样一个谜语:“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我话刚说完,学生就争先恐后地举手。在学生猜出谜底后,我又追问:“你们很聪明,一下子就猜出了谜底是松鼠。可松鼠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性,你们知道吗?”学生急于寻找答案,迫不及待地看起书来,学习情绪高涨。猜谜导入法,既顺应了儿童的天性,又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乐学氛围,增强了课堂活力。

二、发挥童趣作用,增强课堂活力

一个教师如果忘记了“童年”,丧失了“意趣”,就会经常与学生做对,压抑甚至扼杀孩子的本能——童心,把生动有趣的语文课上成传授理性知识的说教课,把活泼热闹的教室变成严肃紧张的会场。这样的语文课堂怎会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呢?怎会焕发生命的活力呢?因此,教师要发挥童趣的作用,营造乐学氛围,增强课堂活力。如在教学《小鱼的梦》时,我指名读课文。学生声音响亮,我马上打了个哈欠,伸了伸手,做了个刚睡醒的动作,假装生气地说:“谁在嚷嚷,把小鱼我都吵醒了?”看着这富有童趣的动作,听着这富有童趣的语言,学生笑声不断,受到启发。学生接着轻声轻气地读:“小鱼游了一天水……摆摆嘴巴咂咂嘴。”我听了,又做了个打呼噜睡觉的动作。此时,课堂气氛轻松,学生学习劲头十足,生命活力尽显。下课的时候,还有学生围过来问下节课还上语文吗,达到了“课已尽,趣犹存”的效果。

三、引导质疑,增强课堂活力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新的源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课始进行预习后质疑,课中进行理解感悟后的质疑,课后进行延伸性的质疑。通过质疑,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活力。

如教完《富饶的西沙群岛》后,我让学生质疑。这时,有位学生说:“老师,我认为课文题目应该改为《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我肯定了他不迷信课文、权威,敢于向专家、编辑提出挑战的态度,更表扬了他的创造性思维。这个学生在我满脸惊讶的表情中得到最大的满足。然后,我相机诱导:“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吗?”在我的鼓励下,这位学生说出:“富饶只能说明物产丰富,而西沙群岛除了物产丰富外,还很美丽,所以我认为题目应改为《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他刚说完,学生就议论纷纷,有的说,直接改为《西沙群岛》简短些;有的说,还是原来的题目好;有的说,改为《可爱的西沙群岛》更合适……于是,我让学生分组探索,再推选代表到讲台上阐述,最后学生一致认为改为《可爱的西沙群岛》最合适。这一教学过程,学生获得的比被动听课不知强多少倍。课后,他们还专门就这个问题给崔峦老师写了一封信。后来,当他们看到新教材把这课的题目改为《可爱的西沙群岛》后,高兴得不得了。这样的教学,满足了学生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要,更使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主动质疑,积极思考,激烈讨论,自主探索,充分焕发生命活力。

四、发挥多媒体作用,增强课堂活力

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能力差。课堂上,如果以书讲书,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与学习材料直接相关。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可控性等特点,将音乐、图片、投影、录音、录像等多种媒体进行运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乐学的氛围,增强课堂活力。

如在生活中,学生很难见到松鼠,更不用说松鼠搭窝。因此,在教学《松鼠》一文时,我通过多媒体播放松鼠搭窝的视频。学生看得目不转睛、津津有味,讨论时不仅说出松鼠是怎样搭窝的,还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又如教学《田忌赛马》时,我播放《田忌赛马》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赛马过程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感悟人物的情感及性格特点,从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多媒体使“外景内移”,使静态的内容动态化,使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拉近,引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增强了课堂活力。

五、尊重学习方式,增强课堂活力

教学单凭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容易感到疲劳、厌倦,听不进、记不住,效果弱。通过多种感官,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和长处,学生积极性就高,教学效果就好。因此,课堂上,教师不能用统一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束缚学生,而要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发展,让课堂在学生的参与中焕发生命活力。如在教学《猴子种树》这一课时,我在学生识字后,让各学习小组商量一下,想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学生有的说,想画画;有的说,想讲故事;有的说,想表演……我就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组合学习。学生学习的劲头十足,学习的方法各异:有的在座位上画画,有的走到讲台上讲故事,有的跑到走廊上去表演……学习的效果出乎意料,画画的展示了八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讲故事的讲得生动有趣,表演的表演得惟妙惟肖……在谈收获时,有的说,对别人说的话要先思考,再接受;有的说,做事如果半途而废,就会一事无成;有的说,人要有自己的主见……学习中,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既动眼,又动嘴;既有在座位上学习的,又有到讲台上讲故事的……这样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乐趣,而且使学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更让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素质教育是一种“活”教育。课堂上,教师只有善于营造乐学的氛围,学生才能爱学,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营造乐学氛围,增强课堂活力”的问题上多下工夫,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西沙群岛乐学松鼠
乐学电阻 明辨是非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18.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种下求知乐学的种子
小松鼠
松鼠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松鼠
松鼠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