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军
【理论导航】
每逢《意林》或《读者》之类的杂志一上市,不少同学总会禁不住一睹为快。在这些杂志里,最吸引大家的往往是短小精悍的哲理美文。那些独特而鲜活的素材,理性而精妙的论述,或震撼人心,或发人深省,总能给我们带来一种视觉上的美感与思想上的愉悦。遗憾的是,很少有人去借鉴作家们锤炼语言的技巧,分析素材总是平铺直叙,表达观点也是生涩无趣。写出来的议论文,连自己都不好意思拿出手,如何能够获得评卷者青睐呢?当然,若能掌握一些议论语言出彩的技巧,你所领略到的或许又是另一番境界了。
技巧一:引经据典,挖掘素材的底蕴美。在议论文中,用精美诗句或历史典故作论据,会大大提高素材的说服力。如寫到李白时,不仅可以引入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等典故,也可引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诗句。引用的有些素材,若一时无法找到人物的诗词,则不妨用其他人物的诗词或评价性的话语进行巧妙佐证。如讲到司马迁在困境中创作《史记》这一素材时,便可以借鲁迅先生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来佐证。上海市高考佳作《寂寞天鹅美》里的这个片断,正是运用这种技巧来美化素材的。
滚滚乌江,四面楚歌。难耐寂寞的楚霸王,以一剑横劈万仞。然而英雄只是英雄,一江水,可以翻转生死轮回,却无法抹去戈戟血创之耻。风停了,天黑了,人散了。寂寞啊,何以又耐不得呢?杜牧就曾感叹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片断的前半部分,解读项羽“乌江自刎”的这一典故,语言精美简洁,底蕴丰厚动人;后半部分借用杜牧的诗句来对人物进行评价,论述可谓妙不可言。
技巧二:锤炼词句,展示论述的理性美。要展示议论文的理性之美,重点得在语言上做文章。同样的论点,用名言带出则如撞钟鸣鼓,达到严密透彻、振聋发聩的目的。同样的论述,巧妙采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行文,论述亦会言简意赅,收到言近旨远、美不胜收的效果。在字词的选用上也得如记叙文一般讲究,细节出彩,文章才会霞光四射。湖南省高中生获奖作文《缓慢而优雅地成长》里的这段论述便是典范:
青春何尝不是如此!绽放之时,或许没有茶花的惊艳,却像玉兰一般缓慢而优雅。我们没有那么动人的色彩,却有着自己独有的幽香;没有特立独行的张扬和叛逆的出走,却有着沉稳从容的步伐。我们的青春,不如蝴蝶蜕变那般壮烈,不如凤凰涅那般凄美,可我们在朝阳之下,在清风之中,捧着书本细读,在静静地为梦想而前行。正如史铁生所言:“做最美的自己,你的青春也会如兰花一般优雅绽放!”
这段论述,从词语上看,有“惊艳”、“凄美”、“特立独行”、“凤凰涅”等精美而丰富的词语。从句式上看,长短交错,交相辉映。从修辞上看,有比喻与名言的引用。尤其是引用史铁生的话语来对“青春”进行解读,更让字里行间洋溢着理性的光彩。
【新题预测】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位现代诗人,在博客上写过这样的诗句:“生活就像是墙上的挂钟,不可能永远顺时针转动,也有电池耗尽的一瞬。短暂停留和调整之后,才能继续转动。人生难免遭遇挫折悲痛,阴郁有时也会遮蔽朗朗的晴空。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态,相信暴雨过后,会有美丽彩虹。”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自我经历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新题预测】
对于新材料作文而言,准确把握命题意图至关重要。这首来自博客的现代诗,以时钟的转动为出发点,前半部分,重在事的述说;后半部分,重在理的表达。透过“短暂停留和调整之后,才能继续工作”,我们看到的是“走与停”的辩证关系,它告诉我们,走是常态,停也是一种必然,由此可以找到“驻足也是一种美好”的立意。透过“阴郁有时也会遮蔽朗朗的晴空”,我们会懂得“挫折虽然痛苦,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以找到“在挫折中找到人生坐标”之类的立意。“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是诗歌的点睛之笔,意在强调人生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但好的心态至关重要,据此可立意为“人生若只如初见”。“暴雨过后,会有美丽彩虹”这句话揭示的哲理大家更是非常熟悉,它告诉我们,挫折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历经挫折之后的人生或许更精彩。以上几种立意方式,都可成为立意方向。至于写什么,主要考虑自己对相关素材的积累,对立意角度的熟悉程度。
【学生佳作】
在沼泽里摇曳生香
徐家杰(湖南益阳市一中)
生活若如沼泽,就让我们做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题记
在生活的沼泽里,你若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淡然面对,在月光下亦可摇曳生香。正如贾平凹说言,“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只是心中的一泓清泉不能没有明月”。
在大唐皇宫里,诗仙李白何其得意。从玄宗亲迎到贵妃研墨,从力士脱靴到御手调羹,可谓风光无限,可他如何摆脱得了御用闲人的事实?梦想中的京城,只不过是表面静美却让他无法挣脱的泥潭。光鲜名利,美酒皮裘,于他何用?令人惊叹的是,在纷扰的朝野之上,他如同一根月下的芦苇,始终保持着优雅的姿态。白鹿相伴,纵歌而行,一酒一杯,一纸一笔,放浪于形骸之外,浮游于天地之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因为心有明月,他让后代文人看到了那摇曳的风景。
几经被贬的苏轼,虽是才情满腹,却是何其无奈。也失意,也怨恨,也悲愤,但他在生活的沼泽里,依然保持着美好的诗意与人生追求。失意也罢,怨恨也罢,悲愤也罢,哪里挡得住他的万丈豪情,正是“何妨吟啸且徐行,谁怕”?有了直面挫折的淡泊与坚守,才有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乐观与豁达。记起史铁生在轮椅上说过的一句话:“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有多好!”正是那种泰然,成就了他们的强大生命。
人生路上少不了坎坷,当灾难来临时,我们何必顾影自怜,何必郁郁而生呢?你要庆幸,生活没有让自己更糟。《读者》上就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极端困难的岁月里,黄永玉曾给叔父沈从文写过一封长信,诉说自己遭遇的不公。沈从文在回信中却只写了一句话:“这儿的荷花真美!”七字感叹,仿佛瞬间颠覆了生活的泥泞阴湿。沈从文以淡然的神情俯视尘世的不堪,以不变的本心创造无数的惊艳。那一缕荷香,真是沁人心脾。当然,在他的生命里,美的何止是荷花!
没有哪一朵花,可以不经历风雨;没有哪一条河,可以直接抵达大海;没有哪一个人,可以一帆风顺。有平就有仄,有起就有伏。此时你或许会豁然明白:若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即使生活在沼泽里,一样可以在月光下摇曳生香!
【简评】
如此精美的议论佳作,读来真是令人心旷神怡。文章之美,主要表现在语言上。从整体上看,分析素材时,典故信手拈来,诗词比比皆是,人物的魅力与自我的才情展示得淋漓尽致。引出观点时,或用比喻、排比之类的修辞形象论述,或从贾平凹、史铁生等人物的名言中自然引出,处处洋溢着理性的美感。从字句上看,用词也极为讲究,像“摇曳生香”、“顾影自怜”、“美的何止是荷花”之类的句子,宛如星辰,将文章装扮得光彩夺目。
人生若只如初见
曹 琪(湖南同升湖国际实验学校)
花朵从上一个春天苦苦地赶来。夏日的繁盛与绚烂,猎猎秋风的摧残,冬日土地下寒冷与死寂交织中的等待。终于,在一个新的春天,每一阵清风的悸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生当如花,以“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心境,淡然面对生命的潮起潮落。
人生若只如初见,用“初”的心境消融过往,以新的姿态面对此刻。
“我的一生都在关掉我身后的门。”英国曾经的首相劳合·乔治曾这样说道。把昨天的一切都关在身后,不管是欢愉还是悲伤。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此刻的美好,才能像初生之花一样,满载生命的阳光。林清玄的文字总让人感到无尽的温暖与美好,而少有人知道他那充满伤痕的过往。妻子的死去给他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但他从未放弃对世界的希望。抛开过往,以“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心态去面对这个新的世界,更加纯粹,充满希望地活着。
人生若只如初见,用“初”的心境遗忘仇恨,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的这句詩便道出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过往的仇与恨都抛向远方,轻松地一笑,再次拥有初见的那种真诚、善与爱。纪伯伦也曾说:“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爱。”流血之心便是伤痕累累的过往,而充满爱的心,便如“初见”的那般青涩与美好。人生苦短,何必沉湎于过往的仇与恨呢?做一朵初绽的小花,在阳光中望见世界的美好,把叹息化作流淌着宽容与爱的小诗。
人生若只如初见,用“初”的心境面对世上尘氛,用赤子情怀坚守心中纯真。
凡·高对艺术的爱便源于他对自然与生命的爱。被世人视为疯子的他像个孩子,用婴孩之心感受着每一抹色彩中新鲜的生命。“我以为我在婴儿的眼中看到了某种神圣而不朽的东西。”他曾这样说道。而那种神圣和不朽的东西便是对待艺术和生命的“初”的纯粹心态。不在乎现实的狰狞面孔,不在乎孤独与困苦,他以他的赤子情怀为理想而燃烧着生命,为生命而消耗着生命!用“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心态,拭去身上的血、泪与尘土,尽情地笑着。
人生若只如初见,生命亦会如花般美好。
【简评】
读如此佳作,读者自然也会如同作者的内心一般美好。文章以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名句为题,并以之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充满着诱人的诗情画意。下笔从自然之花引出生命之理,句式整齐耐读;主体部分用三个对仗的句式串联,并自然引出与之相关的诸多名人故事,素材或娓娓道来,或巧用修辞,或名言佐证,有如一线穿珠,字里行间闪烁出人生的智慧与语言的光彩。如此议论文,谁不喜欢?
【技巧小贴士】
1.美化全覆盖。写作之前得考虑,如何才能让素材展示得更精彩,如何才能让论述更理性,如何才能让语言呈现得更精美。从素材到论述,从字词到句式,都得做好亮化的功夫。细节美了,文章自然会光彩夺目,理性动人。
2.引用求经典。有的时候与人物有关的故事或诗词名言有很多,可我们不能盲目求多、简单拼凑,得学会精选细选,在素材的多样性与表述的丰富性上做文章,力求在三两个佳句之中,将自我底蕴与才情展示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