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东
近年来,随着苏南经济的腾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含插班)人数逐年递增。这些学生都比较朴实、勤劳,但多数学生的卫生习惯、文明礼仪素养相对薄弱。
对此,学校根据《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施行)》(以下简称为《规范》)提出的“八礼四仪”要求,从以下三大切口出发来对学生进行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切口之一,针对生源特点,细化“仪表之礼”教育
首先,学校狠抓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把“勤换洗衣服、勤洗手洗脸、勤洗头理发、勤剪指甲”作为个人卫生的基本标尺,利用升旗仪式落实每周检查、每月通报制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其次,狠抓“六姿一礼”的规范训导。《规范》中提及的“八礼四仪”中有“仪表之礼”和“行走之礼”,要求小学生“坐立姿态端正,在公共场合不东倒西歪”“站立时抬头挺胸”“认识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上学放学时走规定路线”等,学校根据小学生坐站行、读写言等姿势存在的问题,与师生们一起讨论并拟订了《泗港小学“六姿一礼”基本规范》,这里的“六姿一礼”就是指坐站行读写言、行队礼或鞠躬礼的姿势。如对“行走之礼”除了学习《规范》中的六条要求以外,还明确了学校“八走礼仪准则”:人行道上靠右走、上下楼梯慢慢走、走廊里面轻轻走、放学时候排队走、紧急疏散按序走、出操训练神气走、人多拥挤让着走、绿化区内不能走,涵盖了安全、文明、礼仪、绿化等基本素质教育。对行队礼也进行了反复训练,在校门口设立监督岗,严格做到“一停、二呼、三行礼”的队礼的标准动作。
切口之二,追求和谐融合,强化“待人之礼”教育
践礼修德,寓活动之中。围绕《规范》提出的“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要求,学校开展了“与美德有约,礼仪在心中”实践体验活动,旨在培养每个孩子自信、智慧、悦纳、宽容、体贴、互助等良好的生活品质。
一是“小伙伴”合作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进行结伴交流学习活动,由学生自由组合,实现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目标,达到“1+1>2”的功效。二是对口家庭互访结交“小朋友”活动,本外地学生之间互访、交往、体验生活,谁是主人谁负责活动设计、布置环境等,活动结束后各自撰写成长日记。让学生在交往、交流中,学会尊重人、关爱人,学会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三是社会实践“小主人”拓展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敬老院义工、葡萄基地栽培劳动、社区特长展示等综合实践活动。由本外地学生共同参与,帮助新市民及其子女尽快融入张家港。
切口之三,利用乔迁契机,深化“餐饮之礼”教育
学校于2013年新建了两层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食堂,我们抓住这个契机,结合“餐饮之礼”要求和学生行为实际,重新修订了学校用餐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安静有序、整洁卫生、文明节俭、自我服务、养成习惯”五大目标,从“错时整队——有序行进——饭前洗手——安静吃饭——整理餐具——打扫卫生——按桌离席——自我评估”八个环节着手,细化各项具体规则,强化考评。
如“错时整队”实行低中高年级学生错时进餐厅用餐制度,年级越高越迟用餐,引导学生懂得照顾幼小;“有序行进”教育学生按规定路线成两路纵队行走,不奔跑,上下楼梯不跳跃;“饭前洗手”教育学生排队洗手,懂得谦让,讲究卫生;“安静用餐”教育学生“食勿语”、保持餐厅安静,吃饭时不咂嘴、不挖鼻孔、不打喷嚏,注意食相文雅,注意节约粮食;“整理餐具”要轻拿轻放,爱护餐具;“打扫卫生”时学会使用抹布、拖把,捡拾掉在地面的米粒等,保持桌面、地面整洁;“按桌离席”时不带食物出餐厅,自行组成单列队伍,离开食堂回教室。
在落实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几年时间里,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学生普遍讲究卫生了,见到客人教师能主动招呼了,同学之间交往融洽友爱,互助互帮已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