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俊
摘 要: 本文通过控制论下的师德内涵阐释,提出高校师德系统控制的结构与过程分析,吸纳数学统计的方法探究师德系统的控制,引入黑箱辨识方法分析师德系统控制原理,采纳功能模拟的方法解析师德系统控制模拟,选择思维的信息加工解读师德系统控制信息,阐述高校师德建设的系统控制思路,积极搭建师德信息平台,关注师德建设系统新动态,运用辩证法实现师德系统控制的新突破,通过控制论的认识论,发掘师德系统的作用。
关键词: 控制论 师德 系统 信息
控制论之父维纳吸收借鉴总结了自动控制、传播学、电子技术、无线电通讯、神经生理学、心理学、医学、数学逻辑、计算机技术和统计力学等多门学科创立了控制论。控制论的形成通过统计方法、黑箱辨识方法、功能模拟方法、信息的观点和方法、思维的信息加工方法、团队协作的方法等结合成有机整体,形成控制论特有的方法论。理论上吸收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等哲学思想,哲学理论贯彻指导其理论形成和发展。当今高校师德是一个系统,有系统论、控制论的研究价值,本文将从控制论视角探讨如何控制高校师德系统失范,探讨解决高校师德问题。
一、控制论下的师德内涵阐释
探讨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首先就要明确师德的含义。只有深刻把握师德的含义,才能使现代师德建设拥有坚实的基础。师德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教师应遵守的道德原则规范和应具有的道德品质,是教师素质的核心[1]。师德体现社会与人民对教师的希望和要求,是教师在处理和调整教育教学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要求。只有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高校教师师德是师德的子概念,是师德的特殊形式,这种特殊性取决于高校教师这一特殊职业,主要表现在高校教师的工作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高校教师的工作对象具有多层次性;高校教师的工作手段主要是通过自己的真才实学和高尚道德情操育人;高校教师的工作既是对知识的传递,又是对知识的创造和应用。这就决定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不同于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具有特殊性。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高校教师师德这样要求,即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总之,我们要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理解和把握高校师德的概念,是一定社会对高校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是高校教师在处理和调整教育教学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是与高校教师行业及岗位的社会地位、作用、权利、义务相一致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及道德观念、道德品质,是教师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高校教师师德水平不仅反映教师的个人素质、道德修养,还反映高等教育系统整体道德水平乃至社会整体的道德风貌。高校教师师德不仅超越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还是一种特殊的角色。
高校师德建设,指根据时代形势的转变,把握高校教师师德的特点和规律,用以探索提高高校教师师德水平的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其中包括政策规范的完善、内容体系的更新和体质机制的改进、内外环境的优化等多个方面。对于高校师德建设,要加强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克服形式主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关心高校教师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要,从而激发高校教师主动提髙自身修养的积极性,使高校教师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内化师德规范,提高师德水平。
控制论中,“控制”的定义是:为了“改善”某个或某些受控对象的功能或发展,需要获得并使用信息,以这种信息为基础而选出的、加于该对象上的作用,就叫做控制。由此可见,师德系统控制的基础是师德系统信息,一切师德系统信息传递都是为了控制,任何控制都有赖于师德系统信息反馈来实现。师德系统信息反馈是控制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通俗来说,师德系统信息反馈就是指由控制师德系统把师德系统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师德系统信息的再输出产生影响,起到控制师德系统的作用,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高校师德系统控制的结构与过程分析
高校师德系统通过控制论的结合以其卓越的功能和应用,赢得学术界的肯定。特别是受其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广大教师的接纳,控制论已渗透到高校的各个方面,对当前高校教育不断产生各种影响。其中控制论(师德系统控制过程示意图见下图)带来的师德系统控制影响既有机会,又有挑战。
(一)吸纳数学统计的方法探究师德系统的控制。
首先,维纳的控制论是基于多元学科基础上发展产生的,运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研究方向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统计一词有三方面含义:第一是统计工作。指搜集、整理和分析客观事物总体数量方面资料的工作过程,是统计的基础。第二是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取得的各项数字资料及有关文字资料,一般反映在统计表、统计图、统计手册、统计年鉴、统计资料汇编和统计分析报告中。第三是统计科学。
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资料的理论与方法。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的基础是统计工作,统计科学既是统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概括,又是指导统计工作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DCS控制,先进控制系统等在线控制系统就是维纳统计思想的结晶,由于反馈功能的优化使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并对生产流程进行实时全流程监控,实现控制的最优化。师德系统统计数据收集处理后力求建立反馈机制,有学者认为这种统计不能主动有效达到师德系统控制的目的,而且师德系统统计工作繁杂且数据量极大,但笔者认为由于运用了统计方法出现及结合当前发展迅猛的计算机技术,这种师德系统项目控制越来越有效。
(二)引入黑箱辨识方法分析师德系统控制原理。
通过观测外部输入黑箱的信息和黑箱输出的信息的变化关系,探索黑箱的内部构造和机理。黑箱辨识方法是人们在尚未了解系统内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情况下,通过系统的输入与输出考察系统的整体功能或推测系统内部的整体结构的一种方法[2]。“黑箱”指内部构造和机理不能直接观察的事物或系统。黑箱方法注重整体和功能,兼有抽象方法和模型方法的特征。维纳在二战研究炮弹及后来研究人造手臂等控制系统都采用了黑箱辨识方法,先是建立黑箱模型,这时对系统内部结构认识还不清楚。随着师德系统信息加工和师德系统统计数据反馈的增加,人们会逐步了解模型的部分结构而黑箱逐步变成灰箱。随着研究的深入、师德系统信息加工和统计反馈的深入,当模型结构被完全了解后,灰箱就完成向白箱的转变。维纳认为对于控制系统,不管其组成如何,均可通过黑箱方法进行研究[3]。
(三)采纳功能模拟方法解析师德系统控制模拟。
功能模拟法是一种以机器、生物和社会中存在的功能相似性为基础的,通过创造一个新的可操作的系统模拟原型的功能和行为的方法。功能模拟过程是一种变化和运动的系统模型,不断调节和控制系统,以实现模型与原型这两个系统在功能目标上的一致性。控制论的模拟方法在内容上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是功能的模拟。控制论之所以可以建立功能模型,在于在形式、结构不同的系统中可以观察到同样的行为。控制论的模拟辩证解决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问题。功能模拟方法在师德控制系统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即发挥了一般模拟方法的功用,即展现出与原型行为相似的行为,在对师德系统模型的行为和结构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揭示出新的还不知道的原型的特点和属性。由于模拟的是有目的性的行为,这样师德系统模型本身可以具有独立被研究的特点。
(四)选择思维的信息加工解读师德系统控制信息。
对信息的感性认识几乎要追溯到人类的起源。通信是人与人交流信息的手段[4],而信息加工的本质是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研究对象的运动抽象为信息传递和信息变换的过程,通过对信息获取、传输、加工和处理这一过程的研究揭示对象性质和规律的一种方法。谈到信息,大家都会想到信息论之父申农,殊不知其实维纳有一套独立于申农的信息论理论,他已经充分理解系统中信息负熵概念,并对热力学第二定理进行了升华和结合,使控制论融合信息论和系统论,运用统计和信息方法,促进人们对社会、气象、生产控制研究揭示其本质。
通讯是一种博弈,是讲者和听者联合起来为反对混乱力量而进行的博弈,这个混乱力量就是通讯中常见的种种困难和假想中的企图堵塞通讯的人们[5]。信息加工方法促进人们从决定论的一维线性思维方向研究到统计论的多维非线性方向研究的转变。基于信息概念,撇开研究对象的具体运动形态,通过抽象成信息变换过程分析和处理所有问题。通过研究师德系统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揭示研究对象的特性和规律。通过师德系统信息联系与转换观点,从整体上综合研究对象的信息过程。无论是一般通讯还是特殊科学研究,都需要花费极大的努力,即使只算其中有用部分也是一样的[6]。通过信息加工,相关专家把师德系统的信息变换对象看成一个整体,从各系统要素与环境之间各信息联系起来,使反馈更准确,达到控制目的。这个思想已经成为研究者探索复杂性、系统性事物的必不可少的方法和有效手段。
三、高校师德建设的系统控制思路
新技术时代的到来引发新的技术革命,改变所有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给高校师德教育工作带来新的考验。高校教师面对学校外部环境的种种变化,目前高校师德系统建设确实存在不少与当前形势格格不入的矛盾。所以,高校教育者应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抓住控制系统时代给高校师德系统建设提供的机遇。转变思路,更新教育理念。让当代高校师德系统建设适应当前新时期发展需求。
(一)积极搭建师德信息平台,关注师德建设系统新动态。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物质。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中,才能终极检验真理。维纳在《控制论》中写道“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又不是能量。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7]。“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维纳兴致所提,不是随便说的意见,将信息与物质和能量区别开来为科学和唯物论开辟了新领地。维纳揭示了自然界演化的一个崭新层次,使我们对本体问题的认识更进一步推进和深化。维纳关于信息论的观点超越了实体论的局限揭示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的同一性。他的理论从更深层次揭示了世界物质的统一性。
维纳理论的最大贡献之一就在于揭示了无机界与有机界、机器与生命之间的一定的相似性,使物理系统与生命系统之间存在某种对立,不再成为绝对的对立[8]。控制论提出的智能模拟任务及人工智能的研究进展,使物理现象与心理现象之间的对立再不是绝对的了。人们对那些本来作为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具有的某些智能特性,也能够运用技术装置进行一定程度的模拟,因而说明心理现象并不是神秘的,而与一定物质过程相联系。控制论不仅在科学技术史上使生物科学与技术科学、心理科学相互沟通起来,而且在哲学史上相关提法前进了一步,第一次揭示出心理、生理与物理之间的一定相似或统一性,丰富发展了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其提供了新的更为深刻的理论论证。师德系统控制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常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对于师德系统控制过程来说,要考虑的主要不确定因素不是确定性因素。控制师德系统要达到一定的目的,其实就是从不确定性因素中找出蕴含的确定性因素,就是在偶然性中找出必然性,实现偶然和必然的统一。
(二)运用辩证法,实现师德系统控制的新突破。
辩证法(dialectics)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源出希腊语“dialego”,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指一种逻辑论证形式。维纳控制论涉及的哲学范畴首先是原因与目的的问题。维纳控制论中用因果链的概念与方法,把因果看做是一组接一组的链条式联系,而且上一层次的果能转化为下一层次的因,不断循环往复,直至达到目的。这种由上一层次的果转化为下一层次的因的过程就是反馈的过程。经过一次一次的这类因果转化或反馈过程,目的就能达成。因此,原因与目的不是对立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有内在联系的。
控制论涉及的另一组范畴是必然性与偶然性。控制论有关范畴除了上面的范畴,还有整体与部分。师德系统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控制师德系统是由师德系统的部分构成的,师德系统整体具有各部分不具备的新性质、新功能;部分依赖系统整体,脱离师德系统这个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原有的性质和功能。高校要着眼于有机整体,整体功能和效益是认识和解决系统中控制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在总览全局的前提下,认识出来好控制师德系统中局部性问题,以实现师德系统的最佳功能。
(三)通过控制论的认识论,扩大师德系统的全面作用。
控制论的认识论以信息输入、流动和反馈、输出方式把认识辩证运动过程表达得更为细致、深刻[9]。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维纳相关理论经过归纳和演绎阶段。控制论的归纳是从生物学、医学、神经生理学、自动控制、无线电通信、电子计算机等学科理论经验总结概括出一般控制论的思维方法。
控制论理论通过演绎,把一般概念、原理推理出个别结论,使相关各行各业系统控制水平得以提升,实现最优化。归纳和演绎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10],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和补充,演绎是归纳的前导和补充。维纳相关理论的提出经过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实现师德系统控制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唯物辩证法用普遍联系观点看待世界和历史,控制论理论是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的一切理论来源都处于跨学科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相关专家反对以片面或孤立观点看师德系统控制问题,以发展眼光探讨研究相关理论,同世界各行各业专家学者进行广泛的合作交流,从发展和普遍联系的角度完善师德系统控制。
参考文献:
[1]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69.
[2]鲍健强.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M].贵州科技出版社,2002:141-143.
[3]胡作玄.哲人科学家:维纳通向信息世界的异端之路[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60-161.
[4]彭永东.控制论的发生与传播研究[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20-25.
[5]维纳,著.陈步,译.人与人的用处[M].商务印书馆,1989:1;50-155.
[6]诺伯特·维纳,著.钟韧,译.维纳著作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169-180.
[7]N·维纳,著.郝季仁,译.控制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38-46.
[8]王雨田.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50-267.
[9]曾广容,易可君,欧阳绪清,等.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与哲学[M].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330-343.
[10]袁贵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出版社,1999:18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