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欢欢
小学音乐教材中,唱歌课占了非常大的比例,相比较欣赏课,学生更喜欢唱歌课,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音乐课就是唱唱歌。可是真的把一首歌曲“唱会,唱好,会唱”,其实没有那么简单。笔者就如何在音乐课上唱好一首歌,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从小抓起,打下坚实基础
1.使用音乐教具。教师应尽量带学生到音乐教室上课,做到上音乐课有多媒体、钢琴或者电子琴等。这些辅助工具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准确的音准、音高,而且能唤起学生的歌唱注意,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歌唱教学的有效性。这样的做法只会破坏音乐乐句的完整性,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播放音频和视频,发展学生对歌曲的形象思维,从动画或者mv中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2.重视识谱教学。从一入学就开始唱名学习。让他们知道唱名(Dol Re Mi Fa Sol La Si),要经常性地进行模唱训练。如我会为学生举例子:有一座音乐城堡,城堡里有七层楼,里面住了七个小矮人,他们分别住在1、2、3、4、5、6、7层楼,人们都是这么呼唤它的,分别是Dol,Re,Mi,Fa,Sol,La,Si,为了和这七个小矮人做好朋友,现在洪老师教大家如何记住它们的名字:Dol(豆豆是老大),Re(墙角开花蕊),Mi(三楼有猫咪),Fa(四楼摆沙发),Sol(进门锁上锁),La(六楼啦啦啦),B-Si(顶楼笑嘻嘻),学生都记住了吗?笔者用儿歌形式帮助孩子记忆并学会七个唱名,为后面学习打好基础。
3.掌握音乐记号。从一年级开始,歌曲中出现的音乐记号,教师应该用形象的比喻让学生简单了解音乐符号。如顿音记号,教师可制作皇冠让学生带上,形象地告诉孩子,这个黑色的倒三角形就像一个小皇冠,戴上这顶皇冠应该跳一下,这就是皇冠的含义。顿音记号,要求唱得跳跃又有弹性,请学生在唱这个音时都戴上皇冠。又如遇到反复记号时:‖::‖,我通常都这样为学生打比喻:一个门有两扇板,两对门眼遥相见,小朋友们到这里,都得来回跑两遍。这样比喻之后,小朋友们很快记住音乐符号及含义,效果显著。
二、歌曲教学,融入音乐要素
歌曲教学是音乐课的主要活动之一,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途径。唱歌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学生只唱会了歌曲,但是歌曲情感处理干巴巴,毫无感情。应该重视音乐情感在音乐中的体现。
1.歌曲情绪。在中高年级教材中,不是简单地演唱,而是需要孩子理解整首歌曲的创作意图,加入感情地演唱,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如四年级下册唱歌课《刘三姐》,歌曲本身的旋律委婉动听,一字多音的唱词贯穿全曲,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本首歌曲的学习并不困难,听过几遍就能很好地演唱,但是真正让孩子用感情演唱歌曲的话,他们会不知所措,因为更多的孩子不理解本首歌曲中旋律想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因此,我在教唱这首歌曲时是这么做的:我首先向学生声情并茂地介绍刘三姐这个传奇人物,让孩子们对刘三姐有最初感性认识,接着我用优美、婉转的歌声弹唱示范这首歌曲,然后用对比唱歌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这首歌曲你们觉得应该用老师刚才表现的哪种情绪演唱呢?如此学生就能比较清晰地感受到歌曲情绪应该是委婉动听的。最后引导大家一起想象自己身临大山中,对着美丽的风景一起有感情地唱起《唱山歌》。这么学生对歌曲有了更深理解,能体会到速度不应过快,应该中速演唱,很快就把一首歌曲诠释得更好。这样从情感表达和美感角度进行引导,让孩子真正用心聆听和感受音乐,只有这样表现出来的音乐旋律才会更动听。
2.音的高低。低年级孩子刚开始可以采用先学会唱词再学唱歌谱的方法,降低难度。这样能给孩子建立音高概念,虽然新课标对低年级教学不要求唱谱教学,但是老师可以用琴弹奏,让学生用lu或者单音节进行旋律模唱,唱好唱准每一个音,不走调,从小建立音高概念。
3.重视节奏。节奏是一首歌曲的灵魂,忽略节奏,那么歌曲教学将黯然失色,应该从一年级开始让学生了解、感知拍号,看懂什么是2/4拍、3/4拍、4/4拍和6/8拍等。根据课标,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节奏是一年级必须掌握的。因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方法让孩子们掌握以上节奏,因他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太久,可以用游戏、讲授、故事等方法穿插进行。例如,2/4拍教学可以教孩子们这样认识:出示节奏型:××│××│,让学生填入姓名,互相问好。│你好,欢欢│,这样既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又可活跃课堂气氛,还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节奏的兴趣。如3/4拍教学中,我加入读歌词节奏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以此让学生更好地掌握3/4拍节奏特点,还要鼓励孩子边唱边打拍子,注意它们的强弱规律特点,控制乐句的速度。在教师示范朗读歌词时,应该按照歌曲节奏朗读,这样既能使学生了解歌曲大意,又能让学生对歌曲节奏有一定理解。
三、歌谱教学,实践感悟体验
唱谱是学习歌曲中的重要环节,音乐教师从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第一天起,要坚持正确引导学生唱谱。我们应该如何唱谱呢?很多学生只唱音不唱节奏、节拍,更不用说其他音乐记号,这样的唱谱是把音符与其他符号割裂开来,把旋律与其他要素割裂开来,非常不正确。
1.打拍子唱谱。很多孩子只唱谱不打拍,造成节拍、节奏混乱,唱谱应跟打拍子同步,一般可用脚或手打拍子。动作应是上下动,即打下去是正拍,弹上来是反拍,每个拍子打成下、上,即分拍。这样有利于学习半拍的概念,使附点、切分、弱起等节奏变得容易。有的孩子之所以总是搞不清楚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是因为只打拍点不打反拍。
2.唱出节拍数。很多学生唱谱只唱音,不唱拍数,就很难搞清这个音到底多长。我的做法是超过一拍的音必须唱拍数,如2拍的Re就唱Re2,三拍就唱Re23,有几拍唱几拍,这样无论时值多长都容易区分。这是为高年级唱谱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后碰到延音线节奏更容易搞清拍数,这对附点节奏也适用。例如:前附点节奏1.1就可以唱成Do 2Do,加入之前拍子的下上打法,很容易搞清附点节奏。
3.融入音乐记号。唱谱要加入乐谱中的各种记号。只是唱音符、唱节奏不够,音乐中有各种表情记号、力度记号等,唱谱应尽可能把各种记号唱进去,而不是等会唱歌曲了再考虑这些记号。告诉孩子们,跳音应唱得短些,重音应唱得强些,连音应唱得连贯。如《唱山歌》一课中,有出现v换气记号,很多学生刚开始不注意就直接忽略。其实很多时候是在音乐的乐句处换气,唱谱中加入合适的换气即意味着能很好地理解音乐的句子和段落。从低年级开始要求学生注意换气,因为歌唱是需要换气的,就像说话一样,也是需要换气的,并做出换气进行示范。在低端上课时,我把每一句逗号比喻成小蜗牛,每个小蜗牛的出现就是一个小乐句,这样比喻以后,学生就能做到每一句地吸气换气。
综上所述,音乐课不仅是简单的一句教唱课,而是让孩子们真正走进音乐知识海洋中,了解音乐知识、感知歌曲情感,并用心表现歌曲意境。所以音乐老师应该实实在在地扮演好奠基者、铺路者的角色,不仅是让每一个孩子知道音乐,更让每一个孩子都爱上音乐课、爱上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