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宇
摘 要: 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力培养,老师的言行举止文明都能让学生得到熏陶学习。老师教学时要注意自己的文明用语,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得体,动作文雅大方,等等,这些都可以促进学生的良好品质形成。体育老师同样要严格要求自己,对于文学、生理学和数理化方面知识都应该广泛学习,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兴趣 互动性 意志力培养 团队精神
小学教学以增强小学生体质,有利于小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为根本。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根据学生身体成长情况安排教学。体育课课时安排相对于文化课而言不是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学生的热身,有些学生没有做好课前热身就开始上体育课,造成崴脚和扭到脖子的结果。老师要告诉学生课前热身的重要性和监督学生做好课前热身。体育教学以锻炼体能为基础,所以在教学中运动是体育课的重中之重,当然跑步是锻炼学生体能最原始、最简单的体育课内容,但是体育课又不能是简单的跑步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和学生的互动性,过去的体育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和死板,很多课程是老师先示范,学生看完就模仿,这样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比较少,老师看到学生的姿势普遍比较不好但也不知道怎么改,问题出现在哪。体育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领会动作要领,应该是老师在做完师范后,逐一把每一个动作要领告诉大家,让学生知道每个动作的注意点。体育课还应该多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看看运动员们的标准动作,知道每一个动作的尺度,体会到几个动作的连贯性和停顿点。
体育教学同样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培养,很多学生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为什么要给上这堂课,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课堂内容安排,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这样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之初可以让学生看一些经典视频,让学生看到运动员的动作,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发现身体素质好和运动潜能比较好学生,因为体育课主要以运动为根本,老师要做示范,但是单凭老师个人示范是不够的,加上老师和学生的年龄有很大差距,所以学生对于老师的姿势往往观赏多于模仿,如果我们尽快教会一些学生某个姿势,让学会的学生带动更多学生学习,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年龄和身体特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不要过早教学生超过身体负荷的体育项目。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到课堂节奏,小学生的身体力量一般爆发力都不太好,教师不应该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在短时间跑多快。对于不爱好运动的学生更应该慢慢引导,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每一个学生的运动天赋不一样,可能同样是学排球,有的学生可能平常运动比较多,所以协调性比较好,站着不动就能接上百个球,有的学生平时运动少,接球都费劲。所以我们对他们的要求也就不一样了。我们不能因为学生某个项目学不好就认为这个学生不适合运动,我们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耐心,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从运动和锻炼中体会动作要领,比如学乒乓球,如果只是老师讲,那么哪怕是刘国良来也教不会学生。我们在教会学生简单动作后应该让学生立即动起来,只有学生自己真正参与到这项运动当中才能体会到某项运动的要领和心得。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的想象力培养,让学生在做每一个动作之前都能在自己的头脑中演戏一遍先演练一遍,这样对于学生的动作提高有很大帮助。
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学生道德和意志力的培养,老师的言行举止文明都能让学生得到熏陶学习。老师教学时要注意自己的文明用语,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得体,动作要文雅大方,都可以影响学生的良好品质形成。体育老师同样要严格要求自己,对于文学、生理学和数理化方面都应该广泛学习,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意志力的培养,随着社会发展,生产力越来越先进,现在我们要亲自动手的事情越来越少,很多学生又是独生子,个个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学生户外活动很少,体育锻炼也没有得到重视,这样现在的学生很多身体素质差、意志力薄弱,体育教师有义务通过体育课锻炼学生的体质和意志力,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不允许任何一名学生开小差。当学生感觉到累时要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运动的快感,让他们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完善性格的目的。我们还应该让学生通过体育课培养几个运动兴趣,比如可以培养学生打篮球的兴趣,还有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老师不但要课上教孩子们,在课下也要关注和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羽毛球比赛和乒乓球比赛等。现在很多学生年纪迷上了网络,教师应该通过体育运动把学生的兴许爱好转移到有益身体健康的轨道上。通过体育锻炼还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告诉学生团队合作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学生在进行篮球比赛和足球比赛是讲究团队合作的项目,教师在教篮球和足球时不但要教会学生怎么打球踢球,还要把传球当做重点讲,足球和篮球作为团队运动我们不需要过多的个人主义,每一个人作为球队的一分子,应该把自己的行为纳入到团队当中,从而取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