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元
我敢保证,如果升学、找工作不用考试,学校的素质教育实施肯定就会顺利得多。但是,如果取消考试,由此带来的弊端远比考试所带来的弊端大得多。特别是因取消考试而带来的腐败问题。
在这种大环境下,可以毫不忌讳地说,很多学校都还处于应试教育的状态。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1.学校每年的升学成绩都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升学率上不去,学校生源就会大受影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校长绝不会对此无动于衷;
2.升学成绩对老师的评职、晋级至关重要。并且这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指标;
3.尽管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很多老师都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不自觉地将一些应试教育的方法应用在课堂上;
4.老师和学校都知道,应试教育存在诸多弊端,但应试教育有看得见、摸得着、立竿见影的效果,而素质教育的效果却不明显。老师、家长、学生都不愿意去做一些看起来与成绩提升无关的事情,如做饭、洗衣服、到养老院去做义工、学习一些礼仪社交知识等;
5.由于学生的成绩与本人的升学、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导致素质教育不得不让位于应试教育。
那么,当前在考试还不能取消的情况下,中小学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
1.无论公立初中、小学,还是私立初中、小学,一律划片招生,这样,可以减弱校与校、生与生之间的激烈竞争,从而减轻学生的负担,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2.同一老师在同一学校教学的时间不得超过三年。老师到农村、边远地区支教应该由相关部门给予一定补助,补助金额应该视所支教的学校的环境条件,交通条件有所浮动;
3.学生的升学成绩在教师评优选模、晋级时只作参考,不能作为主要考查目标;
4.建立一个补课网,这样既可以杜绝老师补课,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严格控制学校的用纸量。学校的纸只用于小学的期末考试、初中的期中期末考试。其他地方学生用纸,包括学案在内的用纸都算违规;
6.每个学生至少应该有一样拿得出手的才艺;
7.加大职高的补助金额;
8.大学实行宽进严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走读、旁听制。高质量的大学可以将课程视频传到网上,让没有走读、旁听条件的学生在家里也可以读大学;
9.寒假、暑假期间,大学的实验室应该向走读旁听生以及电大、涵大学生开放,实验室的开放只收成本费;
10.招生、招工、招考公务员都不设学历门槛,只要考试能够达到一定的分数线,并且能够胜任相关部门的工作就行;
11.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应该有三年的考查期,不能一考定终身。要及时淘汰那些有学历没能力的人员;
12.增加中小学的思品课数量,提高中小学的思品课质量。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生下来时本是白纸一张,但为什么一些人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就成了道德品质很差的坏人呢?就成了杀人不眨眼的魔鬼呢?可以肯定的说,药家鑫、马加爵以及复旦的投毒大学生林森浩,在犯罪后都非常后悔,但为什么在那一瞬间,他们就产生了罪恶的邪念呢?
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之所以能在特定的时间暴露出来,一些人罪恶的邪念之所以能在特定的时间出现,我认为,那是这些人潜意识中负面的东西还没有被正面的、良性的东西完全取代。
我个人认为,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以及邪念的产生应该归罪于学校教育功能的丧失!可以肯定,有些人会非常反对我这样的看法。他们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受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环境的共同影响。
的确,家庭、社会对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但家庭、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没有人,何来的家庭?没有人,何来的社会?正是这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影响了孩子的成长。而学校正是培养人的地方,所以我说,一些人的不文明行为、一些人的邪念的产生就应该归罪于学校教育功能的缺失!
最近,我看了一篇题为《我们究竟比美国教育差多远》的文章(《当代教育家》,2013年2期,46页),文章介绍说,美国的小学教育是以传授做人的知识为主(即美国的核心价值:平等、博爱、诚实、公正、自信、包容、独立),而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技能的传授都是放在次要的位置。
初中和小学正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正是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其实,小学、初中就那么一点知识,用不着为了提高几分,就反复训练多次;用不着为了记住一个单词的拼写、一道题的解法就抄写几次、十几次;更用不着把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让位于“学知识“,得不偿失!
因此,增加中小学思品课数量,增加思品课老师,增加思品课内容,提高思品课质量是初中、小学的当务之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校能够充分释放正面的、良性的东西,从而取代人们潜意识中负面的东西。
思品课应该利用一些影像资料,释放一些正能量;思品课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增强学生的是非观念;思品课可以让学生参与善行善举,让学生学会帮助别人。
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功能在每个人、每代人身上都达到了目标,那么,人与人、代与代之间的影响就都是积极的、向上的,人与人、代与代之间释放的就都是正能量,如此循环,一些不文明的言行、一些丑恶的东西是否可以逐渐减少呢?犯罪率是否就会降低呢?尽管这只是一种设想,但我坚信,只要有我们的教育同仁以及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这种设想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作者单位:四川绵竹紫岩雨润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