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共度“微”时代

2015-09-10 10:02杨志坚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5年4期
关键词:事物微信

杨志坚

一、无“微”不至

镜头一:几个妈妈的对话。“现在的孩子手机、电脑不断轮换着,整天低着头摆弄着这几样东西,眼里全没有其他存在,这样下去怎么办啊?”“你们家的也是这样啊!”“是啊,我家孩子也一样,手机、电脑比什么都重要,完全离不开啦!没办法了……”

镜头二:几个学生的对话。“学校不准带手机,我准备悄悄带,反正老师也看不过来。”“哈哈,我有高招,带俩,一个替代品,万一老师发现,就拿一个坏手机去冒充,这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镜头三:“老师,你有微信吗,加我吧。”“还没。”“老师,你out了!现在都‘微时代’了,我教你吧,有很多微信平台可好了,能快速了解新闻、知识,可以开阔视野。”

近年来,越来越多事物被冠以“微”的名号,从微博、微信、微小说到最近炙手可热的微电影、微旅行、微店、官方微博发布群。“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登上互联网舞台,让现代中国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微”就这样毫无征兆地侵略了我们的生活,放眼望去都是“低头族”,无论坐立行走卧,“微”无处不在。

微博的东风,吹来了“微”观念的普及,催生出微信等新鲜事物。微信就像对讲机一样,还可以发照片和视频,是第一时间直播的利器。不知不觉,微信改变了我们。现在几乎“全民皆微”,身边的同事和学生每天一睁眼就拿手机打开微信,查看私信,回复留言。乘车休息时看微小说或微电影。上班期间还会用微信和同事保持沟通。晚上浏览各种各样的官方微博,或点赞或评论或转发,乐此不疲。

微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丰富,视听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人们恍然发现,原来传播交流信息乃至进行情感沟通,仅仅通过百余字就完全可以快速实现。这种流动的传播,这种迷你的传播,这种瞬时性的传播,这种扁平化的传播,正以龙卷风般的姿态席卷了我们的时间。就在主观愿意与不愿意之间,人们的日常生活已被打下了“微”烙印。

二、寻幽入“微”

在一天的工作后,拾起一本厚重的书籍,泡上香茗,细细品读其中细节的人越来越少。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不少人转而浏览寥寥数语但情节、人物塑造却很出彩的微小说。与微小说同样受到欢迎的是10多分钟、情节发展紧凑的微电影。但每天沉溺于刷屏,看各种短小的新闻和微博留言,也浪费了很多时间,很多人感叹已经很久没有认真读过一本书了。

从微博、微信到微电影,“微”字大行其道,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时间被不断开发,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信息的传播方式悄然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微事物”满足了人们以最短时间获取最多信息的需要。候车时、开会早到了、飞机晚点了、排队空隙、宴席开席前、的哥等客时,这个时候人们往往会听歌、打电话、看电子书、刷微信、看手机新闻、玩掌上游戏。但这些“微事物”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和放松的同时,也表现出让人思绪浮躁、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沉不下心的不良状态。同时,传播的扁平化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信息垃圾和信息过剩的流弊。

现在人们习惯了微信、微博的快速浏览。看别人所看,听别人所听,思别人所思,无须选择,无须过滤,拿来就用,很是方便。渐渐的,我们不再用自己的眼睛慢慢欣赏眼前的景物、关注身边的人、思考周围的事;不再用自己的心感悟生活,只是不断地链接、分享、转载、直播。这种小群体内的微型传播也将带来“信息茧房”效应。

快速的世界,资讯的便捷,很多东西基本可以“秒杀”。但这也让思考失去了分量,让感悟成了奢侈。快飞速而至,慢却逃离了我们的生活。那种散散步、晒晒太阳、看看蓝天的生活,已很少有人在享受了,我们早已经忘记慢的美好姿态。瞬时性的迷你的传播将带来快餐式的文化,营养的、经典的、深刻的、内涵的要素将悄然离开。

三、识“微”见远

2009年,西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艾勒·海曼在大学校园里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一个小丑骑着马戏团的独轮车在校园里“招摇过市”,正在看手机的行人中,只有25%的人注意到了小丑的存在。在发布于《应用认知心理学》上的一篇文章里,海曼将这种现象称为“非注意盲视”。科技带来享受,也带来“副作用”,人类经历漫长的进程,才从“低头”爬行到“抬头”走路,头若再度低下,前景则令人担忧。

心理学专家建议:对成人来说,应当有意识地减少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时间,培养自己对身边世界的观察能力,并且多参加积极有益的线下活动。所以不妨把手机放到一边,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单独待一会儿,慢慢培养这种习惯,这有利于摆脱对手机的过分依赖。

而对于自控能力弱的学生来说,更容易沉溺于各种游戏和网页当中,与外界交流的时间大幅减少。学生的家长应教育孩子适度使用移动媒体工具,鼓励孩子多在现实世界中与人交流,并且要坚持以身作则。

或许,“低头族”的兴起,只是人类科技与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相信人们终将意识到,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无论如何精彩,都无法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科技只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而心与心的距离,还是需要在“线下”构建。

在寒冷的冬季腾出手来温暖别人,这是慢的温暖:放慢行走的脚步,让时间轻轻地走,让云慢慢地飘,慢是舒缓的轻松,是从容的姿态,让“微”也休息片刻吧。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市杏南中学后溪校区)

猜你喜欢
事物微信
微信
微信
单独中的洞见
春的消息(节选)
微信
微信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