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荷芳 潘莉萍
要想获得人类全体的经验,教学做合一是最有效力的。教学做合一,就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是怎样做,就怎样学,想怎样学,就怎样教。这与新课程强调的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以学定教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新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在课堂上充分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亲身经历、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学科问题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共同探究。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从而使课堂变得更开放,让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场所;使学生学得更主动,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过程。
一、把句号改为问号,让学生“活”起来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探索;有探索,才有创新;有创新,才能发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于通过讲解和教具的演示,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掩盖学生头脑中的问号。只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不注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再创造、再发现过程,无法使全体学生真正“活”起来,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性教学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探索学习过程,把外在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把教材中的句号改为问号,还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无论是在字词的理解、句子的分析上,还是对课文内容和中心的把握上,都不能简单地包办代替,把知识硬塞给学生,而不顾他们的感受和体验。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去分析,去理解,去主动地探索,以获取新知。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先把教材中的句号改为问号,再把一个个问号转化为句号。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心智潜能的发展。
二、把教学改为学做,让学生“动”起来
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很值得我们深思。究竟是教语文,还是学语文?传统的课堂教学习惯于“先教后学,先讲后练”,表现了“重教轻学、重说轻做”的狭隘的教学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自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十分有限。可是,学生是有个性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自我发展主体。发展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提供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和理解,享受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教《军神》一课时,我先请学生自读课文,读后交流各自了解的内容。有关于故事情节的,有关于人物评价的,也有结合课文对词句理解的。接着,我引导学生将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并根据这些句子认真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品质,并轻声练读。最后,我请学生把自己认为理解最深刻、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并说说这样朗读的依据。这样教师充分让位还权,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留足让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自主阅读、自由选读,有效促进了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把循规改为超越。让学生“灵”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学生的天性就是好动、好奇、好问,争强好胜,富有灵性,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把学生的这些天性给扼杀掉了。学生只能循规蹈矩,机械模仿,死记硬背,想说不敢说,想做不敢做。这样只能使学生学会模仿、继承,不会创造、发展,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陶行知先生的那句名言“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就是指导我们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发展性教学的课堂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自由的、开放式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在课堂上毫无压抑感,毫不拘谨,毫不害怕,感到十分自由、宽松,十分的开放,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做到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超越,敢于创新。
例如,上面提到的《军神》一课的教学,让学生自学后交流了解的内容,旨在让学生自由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将自己理解最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同学听”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对语言的敏感之处也就不一样,而朗读则是对自身的理解、感悟的超越。同学间的交流、评点,既能相互启发,又便于形成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这也是学法、教法上的创新和超越。
陶先生的教育理论是一座宝库,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汲取其宝贵的经验,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让它在实践中熠熠生辉,让新课改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走向深入。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荆溪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