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林
几番执教《陈情表》,每次感受不尽相同。初次教授以情而教,再次以孝而教,这次教授除了“孝情”“忠心”之外,笔者感受最深刻的是《陈情表》中李密的人生智慧和文学才气。
李密的《陈情表》全文只有475字,以侍亲孝顺之情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在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普世逻辑之下,能让晋武帝赞叹“密不空有名也,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下郡县供养其祖母奉膳”,足见《陈情表》绝非只是一篇以情动人的表文。从《陈情表》中,我们能否品出一些其他味道呢?那要从李密的人生经历说起。
史书记载李密的祖父李光,曾任朱提太守。其父早亡,母何氏改嫁,幼年体弱多病,甚好学,师事蜀国大儒谯周,博览五经,尤精《左氏春秋传》,以文学见长,少仕蜀,为郎,数使吴,谯周的门徒把他比作子游子夏。其实,灭蜀后,继洗将军邓艾敬慕他的才能,请他出任主傅,李密就曾以奉养祖母为由,谢绝了邓艾的聘请。泰始三年(公元267年)晋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诏征李密为太子冼马,这时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岁,年老多病,面对此种两难情势,李密该如何是好?
就这样,在个人与国家之间,在孝道与国忠之间,在亲情与君臣之情间,哀婉曲折,幽径沟回。李密深知在这政权更迭之际表明政治态度,并且表示与统治者合作已是刻不容缓、十万火急的事,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别有用心,一定会招来杀身之祸。事实上,在晋王朝建立的前后,掌权的司马氏就是以别有用心为由杀戮了许多名士。为了防止产生猜疑,他的确有必要郑重声明,自己并不讲究名节,完全是因为祖母尚在,年老体弱,需要照顾。事实上,在李密一再推辞任职之后,已经出现了“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的严峻局面。颇有政治经验的李密怎会不知?赶紧上表陈情。结果,李密的《陈情表》确达成了一种“无咎”的圆通态势,也为自己赢得了“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的美名,李密的故事虽然没有被载入元代郭守正辑录的《二十四孝》,但他与《陈情表》一起因此誉满朝野。足见《陈情表》一定是李密反复斟酌,再三权衡的“墨心”之作,凝结了李密的心血和智慧。
的确,祖母去世后,李密也履行了承诺,先后出了任温州县令、尚书郎、汉中太守等军职,但任期内他却在汉中勉县倡建武侯祠,那不是对故国的追忆么?还有一次他酒后赋诗:“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中无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这不是对新朝的不满吗?此诗激怒了晋武帝,后被免官回乡。其实在此之前他就曾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就差点被人举报。
综观李密后来的言行,我们不难发现,正是这篇只有475字的《陈情表》悄然遮蔽了李密本不愿在新朝出仕的真正动机。由此可见一篇《陈情表》充分展示了李密的人生智慧。还是让我们再次回到《陈情表》中一同挖掘,探寻李密的人生智慧。
表文中首先用“逮奉圣朝,沐浴清化,伏唯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等语言在恭维奉承中指明晋朝是倡导以孝治理天下的,这就为说理设置了一个大前提。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万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等言辞恳切的语言,指出臣不奉诏,是为了尽孝。最后再用“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养刘之的短也,愿乞终养。”提出解决尽忠与尽孝这一矛盾的方法,即先尽孝后尽忠。这个说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三段论,这样的说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有理有据,再加上“况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明节,今亡臣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名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这样的心迹表白,再加上“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这样的决心,理通情顺。
李密在表文中按照儒家所谓“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的伦理道德,从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忠孝双全、两尽其美的形象,至此已不容晋武帝不许。否则,晋武帝就会陷入不孝之泥淖,自食其言,失信于天下。虽然我们无法揣度当时晋武帝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但一定会理解晋武帝赞“密,不空有名也,乃停召。”的原因。
在那个伴君如伴虎的封建时代,对于一个蜀国旧臣而言,区区一份“陈情”,不但可以免去忤逆抗旨的死罪,还能感动铁石心肠的君王,那就不仅仅是文笔的魔力了,更主要的是展示了李密在处于困境中善于摆脱和保全自己的大智慧,正所谓“君子精敏”。
再者,李密后来的言行,就单倡建武侯祠和酒后赋诗“官中无人,不如归田”之事,其中任何一件,都是忤逆之罪。可是晋武帝虽然十分愤怒,但只是罢免了他的官职,后卒于家中,得以善终。其原因与《陈情表》密不可分。是《陈情表》让李密赢得了晋武帝的嘉奖赞许,是《陈情表》让李密以孝而著稱于世。我想,后来晋武帝只是罢免他的官,却不深究,也许是有所顾忌。
另外,《陈情表》给笔者深刻感受的还有李密的文学才气。李密师事蜀中大儒谯周,谯周门徒把他比作子游子夏,论其文学才气可是名副其实。表文开始叙述幼年之不幸,用“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皆四字成句,言简意赅,句式齐整。叙述家境用“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媳,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字字含情,句句都能激起读者的怜悯同情,句式错落,骈散相见。叙述郡县逼迫之急切,用“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音节紧凑,语气短促,真可谓恰如其分。叙述祖母年老多病用“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等形象的比喻让人怜惜,不得不动容。表达祖孙情深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句句催人泪下。文中还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等典故。既形象生动,又情真意切且内涵丰富。
《陈情表》以孝张本,以情为文,言情恳切,委婉动人。许多词句如“急于星火”,“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直至今天,人们还经常引用,这充分展示了李密杰出的文学才气。
《陈情表》一文就像一颗璀璨的宝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光芒,笔者认为其中肯定闪烁着耐人寻味的智慧火花。理解这一点一定会有利于引领学生逐步走向成熟,特别是当我们遇到困难,处于困境时,如何面对?李密的《陈情表》会给我们一些启示。笔者相信李密在陈情表一文中所展现出的文学才气,一定会深深吸引和感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