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文明的崛起” 的教材分析对比

2015-09-10 07:22郑玉珍
考试周刊 2015年48期
关键词:世界市场岳麓殖民

郑玉珍

2004年广东作为首批进行新课改的省份,实行“一标多本”教学模式,各地市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不同版本的教材,一省内必须使用三个版本或以上教材。高考的依据从过去的教材演变成课标与考纲,从过去考查知识演变成考查学生能力,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无疑是重大的转变。

实际教学中教师面对很多困惑,“如何考察”?“考试深度与难度如何把握”?这都必须实现转变,才能应对新一轮教学。许多教师想到一个对策:对各个版本进行分析与对比,找出相同点。高考中必须做到面对各版本教材不偏不倚,几个版本教材的相同内容就是考试的主要内容。

本文试图就世界经济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分析各版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对世界近代经济发展的学习要求:2.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分别要求掌握:(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3)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本文试以岳麓版第三版教材、人教版第三版教材、人民版第四版教材、大象版第一版教材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内容进行比较,试图找出这一内容的异同,并剖析本单元的高频考点。

首先,在单元结构上存在差异。岳麓版《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整个单元的主线叙述工业文明的兴起、发展与扩展。这一单元内容比较丰富,从单元标题可以看到既有世界史的内容又有中国史的内容。单元包含西方工业文明兴起与发展,中国工业文明兴起与发展,中国近代生活变迁三大内容。而其他版本教材则分成三个单元内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其中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内容合成一单元,岳麓版教材分成两部分——近代与现代分别叙述。

这一单元包括许多高考高频考点: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和萎缩,中国近代生活的变迁。下文将对这些考点进行比较分析。

一、新航路开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人类社会古代的几大文明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孤立地发展着。从15 世纪末开始,西欧国家的航海家和商人纷纷扬帆远航,陆续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连接起来,将世界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类地域性分散发展的历史开始改变。从此,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状态被打破,联系日益密切。新航路的开辟给欧洲带去大量资金和原料,促使西欧经济产生重大变革。

在“新航路开辟”一节内容上,人教版在所有版本中最接近传统观点和旧教材,相对易懂。人民版相对难懂,新航路开辟就是“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从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角度讲述文明从分散走向衔接,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学习难度和教学难度都是最大的。

二、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到18 世纪,欧洲的殖民和海外贸易活动推动了世界市场扩展。北美、大洋洲都卷入世界市场。欧洲内地和亚洲内地越来越多地为世界市场生产商品。世界市场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本原始积累,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的破坏和灾难,同时客观上促进殖民地的近代化,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殖民扩张

无论是课标还是考纲,明确考查的是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只有岳麓版的教材涉及荷兰、英国两国的殖民扩张,还讲述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扩张。岳麓版对殖民扩张这一内容的阐述更全面,更具完整性,既与新航路开辟中葡萄牙、西班牙的航路开辟紧密联系,又完整叙述殖民霸权的演变。

在对殖民扩张的评价上,岳麓版的内容相对较少,没有单独作为一小节阐述。大象版的评价最贴近课标要求,主要叙述: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人民版对殖民扩张的评价较全面,讲述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殖民地、欧洲带来的影响,也是四个版本中唯一提到殖民扩张客观上“迫使这些地区(殖民地)相继进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既讲述了殖民扩张对殖民地的破坏性又明确讲述了殖民扩张对殖民地带来的建设性。大象版侧重阐述殖民扩张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促使大西洋市场、亚洲市场的形成并与欧洲联系。

在三角贸易这一内容的处理上,岳麓版教材在最后有较为详细的阐述。人教版在最后进行阐述,并在“学习延伸”一栏中要求学生思考。人民版把这一内容作为“强盗的贸易”一部分进行阐述。大象版只在知识阅读部分补充了黑奴贸易内容。

殖民霸主的争夺这一内容上,人民版在 “殖民霸权的角逐”一小节上作为单独内容讲述,而且篇幅要比其他版本的内容多。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

19 世纪60 至70 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密切了国际交流,逐渐在欧美及亚洲扩展,法、美、德、俄、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工业革命相继开展和陆续完成。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交往更频繁,为世界市场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工业革命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使人际关系、国际交往日趋密切,促进国际间的人口和资本流动,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这一内容上,四个版本的教材基本都会阐述几个高频考点:为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经济组织的调整;工业革命的影响。只是在具体内容上、侧重上有所不同。

大象版在这一节内容中补充了:工业革命的概念、工业革命的扩展两大内容,人民版补充了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到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电信工具的创新使人们的跨时空联系日趋频繁和便利。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世界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各地区人民之间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带来了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内容中,四个版本都阐述了工业革命的技术成就、垄断组织、世界市场的扩展。内容相似,但侧重不一样。在阐述世界市场的方式时都强调国际贸易、殖民扩张,同时强调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促进。

除了岳麓版外,其他三个版本都强调美国、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就。在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上,都上升到世界经济体系高度,不仅论述对世界市场的促进,而且强调形成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与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内容相呼应。

大象版补充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和“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两小节内容。人民版补充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与美国的对外扩张两部分内容。

总的来说,大象版和人民版讲述的历史史实较多,而且人民版的学术味更浓,全面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进行阐述,大象版的教材相比其他教材更完整阐述课标展现的问题。人教版更接近旧版教材,新意较少。岳麓版教材对内容的处理有很大突破,首先是单元设计上,继而是具体内容处理上。

猜你喜欢
世界市场岳麓殖民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重构与发展
宋拓岳麓寺碑册
殖民岂能有功
消失的殖民村庄和神秘字符
“一带一路”倡议是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新实践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的提出与理论内涵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历史叙事与能力培养——以岳麓版、人教版“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一课为例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