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2015-09-10 07:22张芸
考试周刊 2015年50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幼儿

张芸

摘 要: 现如今的独生子女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表现,会对儿童长大成人后的人际交往产生不利影响,可见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品德,增强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

关键词: 幼儿 社会交往能力 培养方法

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通过交往,人们能够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互助的社会,越来越需要人们具有善于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应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等表现。国外有观察研究表明,在幼儿阶段只有10%到24%的儿童是受欢迎的,而10%到22%的儿童是被拒绝型的,而12%到20%的儿童是被忽略型的。被拒绝的儿童和被忽略的儿童往往都不受同伴欢迎,他们也很难获得成功体验,长此以往对他们社会性的发展很不利,而且会对儿童长大成人后的人际交往产生不利影响,可见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良好的社会品德,增强社会性,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非常重要。

教育部门曾在幼儿园教育《新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同时《新纲要》强调:“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促进幼儿社会性方面的发展是每一所幼儿园必须完成的教育任务之一。因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同时影响幼儿的个性化发展。21世纪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不仅存在激烈的竞争,人们的合作和相互依存也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祖国的花朵们”拥有较好的社会交往能力。这不仅是孩子智力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他们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品质。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人。

一、明确与人交往的态度,开展分享活动,教给幼儿交往的方法。

与人交往应是友好、平等、互相尊重的,我们要求幼儿明确与人交往的态度,能主动与人交往。幼儿交往的环境是一个群体。因此,要教会幼儿交往中如何友好协商,即掌握交往的方法。教师应先教会幼儿交往的语言如:礼貌用语,每天幼儿入园时老师可以主动热情地和幼儿打招呼,幼儿见到同伴主动打招呼“你好”“我叫XX”“有空来我家玩”;协商语言:“给我看好吗?”“给我玩玩可以吗?”抱歉语言:“对不起。”除了教给孩子交往的语言还应教给孩子交往时的态度、表情、动作。当然教师要处处以身作则处处给孩子做好示范,在幼儿游戏时,教师应以“大朋友”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积极引导和做好示范。

孩子在家庭只限于与家人交往。进入幼儿园后,交往范围明显扩大了,他们要学会与同伴交往和合作。为让幼儿感受集体生活中与人交往的乐趣,我们会在相应的主题活动中开展相关分享活动。如:在“玩具总动员”主题活动中,请幼儿带自己喜欢的玩具到幼儿园和同伴分享,并在集体面前介绍玩具的名称、性能及玩法。分享活动中,使孩子们体验“怎样和同伴一起玩”、“别人抢你的玩具该如何处理”、“你想玩别人的玩具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弄坏了玩具怎么办”,等等,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明白如何爱护玩具、不争抢。同时,教师仔细观察,随时提醒、启发,及时鼓励他们的交往行为。活动结束后,设置话题讨论:“你今天玩得开心吗?”“、你喜欢哪些玩具”、“你和谁在一起玩”。从中体验交往带来的乐趣。

除了分享玩具,孩子们还可以分享家中带来的食品。把爱吃的食物、好看的图书、碟片等与同伴分享。通过分享活动,促进孩子们的语言能力、交往能力、交换能力和拒绝能力的发展,让孩子们接触现实生活,促进自我发展,并初步学会处理简单问题的能力。

二、对幼儿进行合作精神的培养,提高幼儿交往能力。

首先创造有利于合作的环境,如:创设供幼儿和同伴共同分享玩具的“玩具角”供幼儿合作的图画本等,让幼儿享受合作带来的乐趣。

其次开展一些合作性游戏,如:两人三足、送信等活动需要配合默契加快速度才能取得胜利。在合作性游戏中幼儿可能一时还很难领会活动的意图,因此每次游戏结束后都要进行分析,对游戏中存在的某些不合理想象进行提醒,对友好合作的现象进行表扬,我们可以利用评价的机会让幼儿明白相互合作、合理分工的道理。

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学会合作:如艺术活动“蚂蚁搬豆”,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旋律中感受到了许多蚂蚁的合作才能把豆搬回家;语言活动“萝卜回来了”在好听的童话故事中感受到了同伴之间的互相关爱;语言活动“三只羊”的故事让幼儿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起来就能够战胜大灰狼,团结起来就能够战胜困难,在活动中逐步渗透合作意识,使幼儿接受合作精神的教育。

再次,开展“大带小”混龄活动,提高交往合作能力。“大带小”混龄教育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年龄小的孩子遇到困难时可从年长的孩子那里得到帮助和启迪,年龄大的孩子能感受到帮助别人所带来的乐趣,这样,在孩子们交往能力提高的同时,还养成了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互爱护、相互照顾、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的习惯,同时自信心和责任感得以不断提升。

三、利用主题“过生日”活动,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发展。

每当孩子“过生日”那一天,部分家长热衷于让孩子在幼儿园过生日,希望孩子在轻松、愉快的集体生日活动中体验来自教师和同伴的关心、爱护和祝福。这样的生日活动有助于幼儿与同伴间的相互交往、增进幼儿之间、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发展,有一天,陆依小朋友高兴地走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说“:张老师,今天是我的生日。”旁边的小朋友迅速围了过来,纷纷祝她生日快乐。蛋糕送来后,陆依小朋友站在燃有生日蜡烛的蛋糕前,接受大家的祝福,并许下自己美好的心愿。孩子们一起唱“生日快乐歌”,每人送上一祝福的话语。教师对生性怯懦、不爱说话和交往的孩子,要给适当鼓励,讲出自己的祝福话,让她感受集体的温暖。之后“祝你生日快乐”的乐曲中,在温馨、充满爱心的环境中,孩子尝生日蛋糕,回味美好时光。通过“过生日”活动对与不善交往的孩子,给予正确引导,使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愉快、健康成长,成为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四、开展角色游戏,提高幼儿交往能力。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有充分的游戏活动的时间,因为游戏和活动是幼儿进行交往、提高交往技能的最好机会特别是角色游戏。角色扮演的价值重在促进儿童“社会化”,使幼儿逐渐掌握社会行为规范的道德准则,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为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供有利的学习环境。幼儿时期,由于其思维的自我中心特征,因此他们往往在考虑问题时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缺乏转换“社会视觉”的能力(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立场,用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而角色游戏是以扮演某种社会角色为基本特征的,扮演角色就必须从思想上尽量摆脱自我,而以所扮演角色自居,想角色所想,急角色所急,体验角色的情感需要。例如:我们在活动室里设立娃娃家角、医院角、表演角等,让幼儿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不但能掌握社会行为规范,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意识,而且能学习不同的角色间的交往方式:“娃娃”与“长辈”的交往、“医生”与“病人”的交往、“营业员”与“顾客”的交往,等等,幼儿你来我往,能保持愉快情绪,更增添幼儿交往的兴趣。另外,幼儿在游戏角色中活动,扮演各种角色,逐步认识理解角色的义务、职责,不断学习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进而使同情心、责任感得到发展,并逐步养成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例如:“公共汽车队”的司机把“娃娃家”中的爷爷、奶奶送去“表演角”看表演;售票员搀着“老公公”过马路等。幼儿在你来我往中,能保持愉快的情绪,更增添幼儿交往的兴趣。同时,幼儿由于扮演各种角色,并戏角色中活动,因此会逐步认识理解角色的义务职责,从中学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进而使社会同情心、责任心得到发展,并逐步养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德。教师在幼儿游戏时应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各种关系,培养幼儿群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五、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1.做孩子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互相心、爱护,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幼儿的成长也起很大作用。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往往是孩子模仿的榜样。家长们一定看过中央台黄金时段的一则广告:每天,劳累了一天的妈妈总忘不了给婆婆端来一盆热水,让老人家暖暖脚,舒舒心,站在一旁的孩子深受触动,也端来一盆热水,走到妈妈跟前,甜甜地说:“妈妈洗脚。”相信为人父母者,看到这一情景,无不深受感动。它也生动地告诉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关爱,光靠口头教育是不够的,关键是要营造一个互相关爱的家庭环境:父母要以自身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感染孩子,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社交榜样。父母对待孩子及其家庭成员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往往也成为孩子对待家长和同伴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家长除了要在外认真工作、团结同事外,还应与邻里和睦相处,首先要调节好家庭的气氛,夫妻、婆媳互敬互爱,才会形成“与人为善”的交往思想,使幼儿在观看、模仿成人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长此以往,同样的品质和行为方式就再现于孩子身上。

2.为孩子创造外出玩的机会。出去串门时,尽可能把孩子带上。家长出去串门时带着孩子,可以使孩子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有机会学习一些社交礼仪和规矩。

总之,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培养的,孩子正是在与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待人处应有的态度,获得社交技能,发展社会性行为。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地方,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他们在这一环境中树立交往意识。同时,社会交往是幼儿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对于维护幼儿的心理健康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崔立秀.关于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及其策略的研究[J].成功(教育),2011(08).

[3]王晓霞.家长应重视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幼教博览,2002(11).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