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2015-09-10 02:12朱发超
考试周刊 2015年50期
关键词:初中生习惯数学

朱发超

新课改实施多年来,初中数学教学仍然显得时间紧,任务重。怎样既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又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成为摆在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决战课堂,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就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途径。

一、高效课堂的特点

高效率,简单地理解,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工作。高效课堂就是在45分钟时间内,使学生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尽可能大的提高。高效数学课堂应具备如下特点。

1.课堂容量大

在一节课中,能够轻松完成规定的课堂任务,甚至得以扩展,有“意外”的收获。

2.教学效果好

高效率不能片面追求高容量而忽视学生的掌握和学生的落实,不能以蜻蜓点水式的方式快速切换。牺牲学生掌握与落实的容量是无效容量。相反,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方法的容量才是真正的课堂容量,才是有效的课堂容量,一节课上完后,应使90%的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90%以上的内容,才称得上课堂教学效果好,而不注重效果的课堂不是高效课堂。

3.学生学得轻松

一节数学课,虽然内容多、容量大,但学生思考、交流,做题都很顺畅,学生兴趣浓,学得开心,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没有感到困乏、劳累,只感到学了很多知识,掌握了很多方法,明白了很多道理,破解了很多“难题”,成长了很多,壮大了很多,这就是学得轻松。高效课堂要求学生学得轻松。

4.教师教得轻松

一节课顺畅、简洁,教师完全融入课堂教学中,只是通过指示、指导、启发和较少的讲解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就是教得轻松。轻松的课堂,时间在教师的掌控中,但过得很快;轻松的课堂,教师感到心情愉悦,感到上课就是一种享受,是自身价值的实现,是很快有硕果回报的有趣的劳动。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教得轻松。

5.效益高

高效课堂既要追求效率,又要追求效益。学生通过一节数学课,不仅学到知识、方法、技巧等显性知识,还要使自己的自学能力,交流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能力得以提高。另外,通过数学课,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的数学能力,素质水平提高了,也会反过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总之,高效率不仅要求“教书”的效率高,还要求“育人”的效率高。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措施

1.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极大兴趣的时候,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够很快被学生吸收。虽然我国素质教育已经开展了多年,但是许多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还是很难进行启发式教学,往往将本来应该是十分生动的内容,以“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讲述。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知识时多考虑自己讲授的知识及教授的方法能否引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了普遍运用。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符号、枯燥的数学定理、复杂的证明过程呈现出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思维。(3)向学生讲述一下关于数学的小知识或者是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冀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的知识点是勾股定理,教师在讲勾股定理这一章时,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下古代人是怎样发现勾股定理的,或者是向学生讲述一下古代人是怎样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再比如,第十五章的知识点是轴对称,教师可以列举一些体现轴对称特点的中国古代建筑物,比如说故宫的建筑模式。

2.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质疑的习惯。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活动的重要品质。通过对数学学习成绩较好的初中生的长期观察发现,他们一般都具有较强的质疑能力,而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其质疑能力就相对较弱。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需要适当培养学生的数学质疑习惯。如一道典型的解无理方程的题,我们常用的解法就是把其中的一个二次根式移到“=”的右边,然后通过把方程两边同时进行平方,最终去掉二次根号的方式求解。这样的解题方法无疑是正确的。学生也都是这样解题的。但是当学生呈现出自己的解题方法之后,我要求他们换个角度思考,看看有没有别的方法解决该问题。在我的引导之下,学生很快发现:二次根式的值都是非负的,因此两个二次根式的和为零。那么,这两个二次根式的值一定均为0。于是学生很快就得出这样的算式。这样一来,该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2)听课的习惯。无意注意是能够向有意注意有效转化的。有意注意形成之后就可以再次升华为有意后注意。所谓的有意后注意简单来说就是人的一种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有意后注意,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例如,在讲“正数与负数”时,在课堂导入阶段,我提出一系列问题:对于前半部分的这些算式,学生是经常接触的,也是他们所熟悉的,但是对于这些问题他们却是首次接触。因此这些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无意注意。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我继续引导:“为解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和探讨正数和负数。”这样说的主要目的就是点明主题,引导学生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在经过初步学习后,我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零上5℃表示为+5℃,那么零下4℃应该怎样表示呢?在该问题的讨论和解决过程中,有效促进了学生有意注意的升华,最终形成有意后注意,进而有效培养学生注意听讲的习惯。注意听讲是初中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数学学习必备的素养。如果缺乏注意听讲的习惯,那么他们就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更不能对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消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不断培养学生注意听讲的习惯。

(3)运算准确性习惯。运算能力是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经常会做题出错,进而导致其考试成绩不理想。这种情况的存在,对于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效培养初中生的运算准确性。例如,在讲“公式法分解因式”时,除了要引导初中生掌握公式的基本特征之外,教师还要将其和“整式乘法”中的公式分化开,从而达到有效抑制公式误用而形成的干扰,最终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运算准确性。又如,在解一些计算题的时候,教师应该首先引导学生掌握运算的通法法则,还要对于一些常用的数据进行熟记。唯有如此,才可能发现计算对象的特点,进而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计算。比如,计算的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按照顺序进行计算。如此一来,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出该算式的答案为-2。事实上,很多初中生出现做题错误都是由于他们缺乏运算的准确性习惯所造成的,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对他们的运算准确性习惯进行培养,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3.提问的艺术

(1)问题必须有思维容量。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提问是失败的,只有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拓宽了他们的思路,才能够提高其探究能力,引起他们对数学的热情。即使学生回答问题偏颇,即便是并非尽善尽美,教师也要表扬其优点,给予赞美,加以挖掘。面积求出来之后,斜边AB上的高如何得出?此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求直线y=2x+3、y=-2x-1及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这样就把问题由一条直线转化为两条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2)锻炼提问的技巧。掌握提问方式,提高问题质量,抓住学生的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充分被调动起来,学生就会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三、结语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数学教师应紧跟改革步伐,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要一成不变地将讲授法放在首位,而是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教师要尊重并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疑问,发表与众不同的观点,并肯定他们的探索、求知欲望,促进他们的知识得到扩展,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初中生习惯数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