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淤村不仅是开化国家公园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是我省“五水共治”的一个典范。最近,我们到下淤村进行了调查和总结。
下淤之情
下淤的昨天,并不起眼。即使是3年前的下淤,依然还是与青山为伴,静静地坐落在205国道旁,没有什么业态,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悠然自得,是一个平凡的小乡村。
从村庄面貌看,脏乱常伴。村里随处可见垃圾,河道的水面上经常有垃圾漂浮物,乱排乱倒现象较为突出;农户的门前屋后杂草丛生,柴火随意堆放,猪圈污水横流。为了彻底改变村容村貌,村里建立了统一的养殖场,将生猪养殖进行了集中管理,而且还建了沼气池用于供气,实现了再利用、再循环。
从经济基础看,十分薄弱。2013年以前,下淤村是一个没有任何集体经济的小村庄,全村261户、936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占比69%,基本上以外出务工(370个劳力在外务工)或到县城打零工为生。下淤现有耕地656亩、林地1470亩,受封山育林等因素的制约,农户的生产、经营性收入十分有限。
从自然条件看,朴实无华。下淤除了距离开化县城只有几分钟车程这一突出的交通区位优势以外,和开化的绝大多数村庄一样,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是一个青山环绕、碧水长流的村庄。
下淤之变
如今,走进下淤,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一幅因水而美、因水而富、因水而兴的天然画卷正朝着我们徐徐展开。2014年年初,这个村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依托“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优势,对河道、村庄进行了整治,成功打造“水岸风情、休闲下淤”3A级景区村,形成集亲水游玩、农事体验、写生创作、户外烧烤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乐园。抚今追昔,无论是群众的居住环境还是生产生活条件,下淤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变:思想观念。绿水青山不保,金山银山何来?治水造景让荒废的滩涂成为“吸金”的金钥匙,2014年以来下淤每到节假日总是车水马龙,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诠释了绿水青山的无穷魅力和蕴藏的无限商机。寓有形于无形,村民的思想观念更是发生了巨变,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入河已成为下淤村民的行为习惯,一些经营业主更是自觉地将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
二变:村庄面貌。3月的下淤,杨柳依依,百花争艳,徜徉在金黄的油菜花海,信步在长达2000米的河边栈道上,别有一番水岸风情,乡情乡愁油然而生。穿村而过,整洁有序,花落庭院,看不到丁点的垃圾。循着美丽的“月亮山”拾级而上,草木葱茏,绿树成荫,曲径通幽。为开发这座富有神话故事的“月亮山”,村里东拼西凑投资了300万元,新建了登山门楼及游步道1000米,在游步道沿线新建休闲亭、观景台,添置了竹艺风情门楼、长廊、草屋、竹艺凉亭等休闲设施,供游客爬山锻炼、观景休闲。此外下淤村还新建了3500平方米停车场。目前,村里的各项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日益提升。不仅如此,下淤村还先后获得了县特色文化村、衢州市农家乐特色村、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等诸多的荣誉称号。
三变:文化场所。2012年,下淤村投资了150万元,建成面积1100平方米的村综合大楼,便民服务中心和农民书屋一应俱全,大楼门口为村民的排舞健身场所。在村文体休闲广场,宣传橱窗、公开栏和健身器材均分布其间。村内主道大都设置别具一格的文化墙,其中有一面绘有中外爱情故事的文化墙格外引人注目。据了解,这是下淤村正着力打造的以“休闲、浪漫、爱情”为主题的爱情主题公园的一部分,墙上有牛郎织女、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灰姑娘和王子、西厢记、凤求凰、克娄巴特拉和凯撒安东尼等。
四变:业态发展。良好的村庄环境,吸引了人气集聚,催生了业态发展,民宿(农家乐)、水上泛舟等乡村休闲旅游业态应运而生,休闲采摘、婚纱摄影、野外烧烤等三大旅游产品有力地吸引着城市客源。在文体休闲广场东侧,我们还看到了建设占地1000平方米的两层古色古香农家乐联排房,现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外墙粉刷阶段。这个村现有民宿(农家乐)经营户26户,包括亲水经济、烧烤经济等,共解决了村里200余人就业。自助烧烤炉灶现有200余套,日接待能力达1500余人。人气集聚带来了裂变效应,激活了创意农业园。站在长达3600米的田间游步道上,200亩的创意农业园一览无余,四季有鲜有乐,春天以油菜花为主,夏秋季以向日葵花为主栽品种,其间种植迷你番薯、食用笋等不同作物,观光、赏花、采摘融为一体。放眼望去,映入眼帘的还有50亩的果蔬采摘园,有草莓基地、西瓜基地、提子基地、甘蔗基地等。为激活美丽业态,音坑乡还将一些节庆活动有意识地安排到下淤村。葡萄采摘节,2014“众慕葵葵、梦享青春”葵花节,走近国家公园—“汉唐香府”书画笔会以及旅行社游客入住国家公园——首发仪式等系列主题活动在下淤爱情主题公园精彩亮相,带火了下淤的烧烤、民宿(农家乐)。去年“五一”,下淤游客井喷,日均客流超过2000人;到了“十一”,日均客流提高至5000人左右;双休日游客最多时达到近3000人次。
五变:收入增长。下淤农家乐的老品牌——欢聚农家乐,2013年平均每天营业额还只有1000余元,2014年平均每天营业额飙升至2000余元,重大节假日可达上万元,去年一年的营业额实现了80多万元。下淤的发展给农户带来了真金白银,率先“试水”户外烧烤业主徐庆仙介绍,去年一年净收入就达到了10多万元。初步统计,2014全年接待旅游人次10万余人,直接拉动旅游消费500余万元。同时,也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下淤村村支书叶志廷给我们算了一笔帐,他说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49万元,农村集体经济收入48万余元,增幅分别达到10%、140%;为了充分利用资源,江滨公园被划分为3个烧烤区块,年租金从去年的22万元竞价到36万元;加上即将开业的农家乐以及乡村酒店——霞洲度假村对外招租以后的收入,201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将突破100万元。
下淤之思
短短的两三年时间,下淤为什么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热闹非凡的景区村,经验和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1.要因地制宜建乡村。下淤村治水成效显著,主要得益于对自身拥有资源的深入分析和科学利用,特别是将山、水等自然生态元素与河道、农田等现有资源做到了有机结合。他们始终坚持项目带动,借智借力包装了一批文化旅游项目,适时启动了滨水休闲带、农家乐休闲区、五彩田园农耕区、山林漫步区等工程建设,开发了水上乐园、观光农业、野外烧烤、民宿度假等产品项目。乡村旅游业发展带动了旅游投资,目前,烧烤园、月亮山游步道、霞洲度假村民宿、创意农业园、水车木船等项目已完工。
2.要突出重点建乡村。2004年开始,下淤村就通过规划引领,全面开展国家生态村、省级美丽乡村重点村、精品村等建设。2014年,县委、县政府通过充分研判,将下淤村与芹阳桃溪、密赛共同纳入“金溪桃韵”3A级组团。在一系列项目建设中,他们得到了县农办、水利局、文旅局等部门的项目支撑和资金扶持。换个角度而言,我们的职能部门在扶持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村庄的自然风貌和现有资源,充分考虑建设的可行性、投入的实效性以及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实施重点倾斜扶持。
3.要彰显特色建乡村。乡村旅游要提高竞争力,必须谋求差异化发展,在彰显特色上下功夫。开化国家公园启动建设以后,下淤村以3A级景区村创建为目标,按照“全域景区化、景区公园化”理念来规划乡村、建设乡村,将“美学”、“创意”、“风情”等概念有机地融入到了村庄设计中。比如,为打造“浪漫下淤”的特色,计划在创意农业园内布局“丘比特”及“大黄鸭”图案。丘比特象征爱情,其以油菜为底色,用小麦作画丘比特,以紫云英勾勒心的图案。大黄鸭爱环游世界,散播快乐与爱,该创意园融入“爱情”元素后,将与下淤爱情主题公园相得益彰。
4.要科学谋划布业态。除了民宿(农家乐)、采摘基地、摄影基地等业态以外,下淤村依托风景如画的龙潭库区水资源,在东岸已建成河畔文化写生茶楼,占地面积260平方米。同时修建了库区堰坝、生态护堤,并进行绿化、彩化工程,开发水上游乐项目。下淤村还积极对接,引进总投资4000余万元的汉唐香府文化基地和生态旅游休闲园等两个旅游项目,其中汉唐香府文化基地项目集香道及传统文化体验、文化创意、古琴体验、茶楼休闲为一体,是游客品茶论道、陶冶情操的绝佳之处。
5.要凝聚合力建乡村。下淤之变是靠干出来的。从规划设计、土地流转、项目建设,到招商引资、业态管理、安全保障,无一不是靠乡村两级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白+黑”、“5+2”干出来的,无一不凝聚着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心血。据不完全统计,围绕着下淤治水美村和乡村旅游业发展,仅今年乡村两级开会研究不下于30次,亲临现场调研指导更是不计其数,特别是4月初选择在下淤召开的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大会,更为其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应该说下淤之变与县、乡、村三级共同努力以及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特别是离不开音坑乡党委政府的积极谋划、村级组织的坚强领导、全体村民的拥护支持。
下淤之谋
近几年,下淤乡村旅游在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是旅游产品开发单一,旅游要素不够健全;乡村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专业人才匮乏,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不足;旅游安全管理及运营机制不够完善。这些问题都需要尽快予以解决。
1.更加注重环境优化和提升。从全县来看,下淤的村庄环境堪称一流,但是还有提升的空间。当前急需做好两篇文章,一是优化景区环境。以“景中无杆、镜中无线”为目标,充分满足游客爱好摄影的需求,加快电力、通讯等重大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要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再建一些应急停车场以及公共厕所等,以满足“五一”、“十一”等旅游旺季的需求。要丰富花卉品种,如以薰衣草、大黄菊等延续下淤创意园油菜花收割后的补植品种,力求做到繁花四季看不尽。二是尽快串点成线。将下淤爱情主题公园与音铿双溪公园、儒山读经源古村落串点成线,融为一体。通过规划修编、项目建设,最终打造成“环下淤、音铿、儒山3A级大景区”。同时通过绿道网建设,将下淤与芹阳密赛科创园连为一体,做大做优下淤3A级景区,对下淤水岸周边游步道以及双溪公园对面山体进行绿化彩化,全面优化周围环境。
2.更加注重业态丰富和繁荣。从下淤乡村休闲旅游业来看,感到可以体验、可供消费的项目太少、能供游客逗留的时间较短,这是乡村休闲旅游业的一个“短板”。下淤的发展要防止走向“卖门票不卖内容”的低层次旅游,而是要充分考虑观赏、休闲、娱乐等多元需求,努力通过业态的丰富和完善让游客有机会在这里尽情地消费、体验。如可以布置一些农家书屋或者农特产品经营区,常态化举办篝火晚会、夜间节目表演、对歌会等娱乐活动,让游客能够在这里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或者轻松愉快地采购本地特色农产品。另外,在招投标过程中,村两委要始终掌握优质资源的主动权和处置权,与业主或农户签订场地出租协议时,对业态布局进行严格控制。
3.更加注重模式探索和创新。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要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引进市场化运营模式,交由专业的团队经营、管理,实现乡村旅游质的飞跃。就下淤而言,当前应重点考虑针对水上游乐项目组建经济合作社,制订规章制度对经营户进行约束,落实主体责任;长远可考虑组建旅游发展公司,公司化模式运营,聘请职业经理人运营管理,建设乡土导游队伍,提供专业规范的导游讲解服务。
4.更加注重管理跟进和强化。乡村休闲旅游业管理十分重要。我县乡村休闲旅游业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随着开化国家公园品牌效应的突现,大量游客的涌入,资源稀缺紧张、旅游设施滞后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在资源可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尤其要重视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向管理要空间、要效益。如对水上游乐设施登记造册,划定水域范围,完善救生设施,督促经营户购买商业险;加强对农家乐、烧烤等的规范化管理,防止“宰客”现象和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要优化细节服务,科学设置整个景区的停车场、农家乐及公厕等相应服务设施的导向示意图;注重乡村旅游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提高乡村休闲旅游的管理水平。
(课题组成员:严颂华?摇余新兵?摇苏良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