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中利用废旧物制作打击乐的实践研究

2015-09-10 19:09:10刘小娟
考试周刊 2015年58期
关键词:打击乐物品幼儿园

刘小娟

打击乐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同时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打击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集体意识及多方面协调能力。但是,组织打击乐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的幼儿教育提倡研究幼儿、研究学科、研究教育策略,具体到打击乐应该研究些什么呢?我认为打击乐的重点应该突出节奏的特点、乐器的特点及乐器与音乐之间的联系。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打击乐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通过这项幼儿喜爱的音乐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增强纪律和责任感,使他们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功的感受,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一、问题

自从我们开始了课题研究“动手——再利用——幼儿教学中废旧物制作打击乐的应用研究”,我尝试和孩子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打击乐器,在和孩子制作时发现:

1.孩子要在家长帮助下留心搜集一些日常生活中丢弃的废物,如废纸盒、糖纸、瓶盖、饮料瓶、废布头、毛线、耶子壳等,将其消毒,进行简单归类,放置于大纸盒中,如需要可随时取得。

2.制作的打击乐器要是孩子经常接触的,不宜脱离孩子认知及周围生活。儿童很早就用感官去看、去听、去说,去认识周围世界,所以自制乐器的内容要选择儿童经常看到的且喜爱的物体。如铃鼓、沙球、小铃等,这样能调动孩子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加入到制作玩具的活动中。

3.在制作乐器前,可让孩子自己设计、想象,老师对他们的构思加以肯定,孩子能自己动手的尽量让他们做。

4.制作乐器的过程应鼓励儿童和成人一起动手。一些剪、贴、粘、折、画等活动可根据儿童年龄和能力,适当让他们参加。如自制“双音响木”,“响木”可让幼儿画,涂上鲜艳的颜色,布置成漂亮的画面,由于管子比较硬,老师可帮他们钻好洞。

利用生活中一些废旧物品或自然材料,和孩子一起制作打击乐器,好处很多:

首先它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从选材到造型设计都需要孩子积极思维想象,能发展孩子的智力和创造才能。

第二,可以培养孩子不怕困难,坚持到底,完成任务的良好意志品质。

第三,可以使孩子手的动作得到发展,掌握使用各种工具的本领,造就出一双灵巧的手。

第四,可以从小养成孩子勤劳节俭的美德,认识到废物不废,一双勤劳的手可以变废为宝。

第五,可以密切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爸爸妈妈何不试一试呢?

二、教学策略

在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操作的乐器,引导他们联想生活中常见的、可发出声音的、与自己所持乐器相同或相近的物品,发动幼儿从家里找来各类废旧材料:小棒、铁制小棍、铝盒、易拉罐等,将陶制的小猪装上硬币,充当打击乐的“沙球”,两个圆形木板钻出洞为“响板”,废旧自行车铃充当“碰铃”,废旧礼品盒中的圆筒配上小棍为“响筒”,饮料罐的铝盖穿上铁丝圈冒充“手铃”,还可以制成木鱼、串铃……各种打击乐器在这些废旧物品中“变”出来,在琴声的伴奏下,孩子们拿着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演奏熟悉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大雨和小雨》等,在相互敲打中,罐与罐、瓶与瓶发出不同声响,鼓励幼儿进行比较,并大胆描述。在此活动中,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角,始终都在积极参与、合作。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培养孩子在活动中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表现及与他人协调合作的能力。

在打击乐活动中,我还重视通过自身语言、表情、手势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采用一定教学手段,保持注意的稳定性,达到活动目的。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表情要丰富,随目的的变化有暗示性,善于用眼神和幼儿交流;语音、语调、语速掌握要有分寸,运用得当,有感染力;恰当地用动作表现内容;教学方法以幼儿为主体,一切从感受入手,通过小游戏,进行简短节奏发声练习,用故事、玩具、节奏乐、头饰、图片、声势练习(拍手、拍腿、跺脚、嘴打响……)进行教学,整个教育活动始终处在听听、跳跳、拍拍、敲敲、打打的活动状态,每个教育活动都有新鲜多变的内容,让幼儿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相互交替,保持注意的稳定性,使幼儿沉浸在欢乐之中。

在打击乐活动中,严格按幼儿注意发展规律,采用相应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幼儿的有意注意提高了,注意的稳定性增强了。许多原来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的幼儿,已能注意看老师的指挥、听前奏整齐地开始和结束,与同伴齐奏。与此同时,教师可指导幼儿将良好的注意品质迁移到其他活动中,让幼儿明白之所以能演奏好听的曲子,是因为小朋友专注参与活动的结果,在日常学习、游戏中同样集中注意力,使自己学到更多本领。打击乐演奏活动是发展幼儿多种能力的积极活动,幼儿乐于参与,大胆创新,从中受益无穷。

美好的环境创设成就美好的心灵,不良的环境造就扭曲的心理,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大部分是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获得的。设想,如果一个幼儿园果皮满地,到处是脏水、垃圾,没有绿化,地上垃圾老师熟视无睹,孩子见闻目睹,长大了怎么会成为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人呢?为了让幼儿在良好环境中健康成长,必须优化环境。因此,为了让幼儿感受环保作品的美与趣,我将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美工作品布置在教室里,讓幼儿去欣赏、去理解、去感受、去发现、去创造。

三、教育效果

在收集美工材料时首先考虑材料的环保性,因为这可以让孩子知道生活中很多材料是有再次利用价值的,只要我们肯动脑筋,就能让它变得有用,从而让孩子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有人把幼儿园比喻成“废品回收厂”,把幼儿园老师比喻成“收破烂的人”,我觉得一点都不过分。生活中,一些废旧物品、材料往往被人们当做没用的垃圾处理掉。然而对于我们来说,却隐藏着很多教育价值,所以我们视其为宝贝。废旧物品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经济实惠、节能环保、取材方便。我们经常用废旧材料进行美工制作,而临时收集往往供不应求,且限制幼儿的选择,让幼儿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和幼儿一起探讨后,我们一致决定在班上创立一个环保角落,随时收集废品,随时满足美工活动的需求。

幼儿自由挑选“环保角落”里的材料,利用提供的工具,發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美工活动,让幼儿明白废旧资源回收再利用的价值,同时渗透环保教育。如在晨间美工活动时,利用废纸揉成团做成纸球,玩推球、滚接球、投篮等体育游戏,既丰富游戏材料,又锻炼身体。再如收集饮料瓶类,可以制作花篮、杯子、手镯、飞机、汽车等,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还可以玩“盖瓶乐”,就是瓶盖与瓶子配对,通过幼儿不断尝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做事坚持不放弃的品质,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在瓶子里装入沙子,玩“打保龄球”的游戏,锻炼幼儿击准能力;还可以装入小石子、豆子等,当“打击乐器”玩,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其实,每一种废旧材料对幼儿来说,都具有意想不到的教育价值。在幼儿与废旧材料拼拼、搭搭、剪剪、做做、玩玩等互动中,促进幼儿情感和认知能力同步发展。既锻炼幼儿各方面能力,又增强幼儿环保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自由、尽兴,真是一举多得。

一种良好的习惯养成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幼儿正处于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密切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培养幼儿的环境意识。如玩美工时不浪费纸,能把废旧物放到指定地点,爱护幼儿园每一件物品,并能随时清理环境中不干净、不整洁的地方,这样的随机教育既让幼儿克服自身不良行为,又有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的作用。在一次美工活动结束后,我发现地面上满是废纸片。于是我拿出录像机,把满地废纸的场面录了下来,然后在电视上播放。让幼儿观看,然后我问:“你们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吗?”孩子们都摇头表示不愿意,有的还大声地说不愿意。于是我就这件事开展了一次有关“纸”的主题活动,让幼儿在了解纸的用途及造纸原理的同时,知道浪费纸是污染环境的行为,大家必须节约用纸。通过这件事情,给幼儿心灵上一次很大的触动。因为孩子的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知识较少,缺乏环保意识,要让环保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动,教师、家长还要及时引导孩子们积累经验、规范行为。

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我们的环保教育也不会让家长“袖手旁观”,我在活动中引领家长积极参与,在我们的引领下家长也行动起来,当他们发现有废旧物品时都会帮助我们搜集,家里有废旧物品会带到幼儿园,在小区里发现废旧物品会搜集起来带到幼儿园,有了这样的家长、这样的孩子,我们的环保教育会继续下去,我想这样能节约很多资源,自然会给大家一个绿色的世界。

以后的日子,我们的变废为宝活动还会继续,让我们的宝贝在节约中体会动手的乐趣。

猜你喜欢
打击乐物品幼儿园
称物品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西洋打击乐和民族打击乐的异同及融合
魅力中国(2019年20期)2019-12-18 13:36:06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黄河金三角打击乐协会(津宝)古典打击乐教室成立仪式在山西举行
“2016津宝第二届蓝魔(美国)行进打击乐表演培训”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