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公车管理改革

2015-09-10 13:12彭古伟
考试周刊 2015年68期
关键词:公车高校改革

彭古伟

摘    要: 高校公车管理中,历史形成的弊端已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阻碍之一,为使高校摆脱这一财政困难,本文从分析高校公车管理中费用居高不下的原因入手,提出几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改革方法,并着力强调只有实行公车管理市场化,实现利益均衡是高校公车改革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高校    公车    管理    改革

“公车”,《周礼·春官·巾车》有曰:“掌公车之政令。”郑玄注:“公,犹官也。”汉朝以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因此以“公车”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官车”。

新中国成立后,由战争时期转入和平建设时期。经济体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政府工作人员实行供给制。为了保障政府工作人员(尤为领导干部)工作需要,公车以行政配制为手段,用计划指标来控制,从买车、管车到用车,整套环节中的所有费用都由国家支付。这在当时是必要的,起了良好的历史作用。但是,当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这种历史上的公车管理体制就出现了诸多弊端,必须进行改革,让它进入历史博物馆。

2014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国家机关公车改革正在进行,作为高校,笔者认为其应与国家机关改革同步进行。

一、公车费用增长成为高校发展的财政巨大负担

1998年高校扩招后,各校通过银行贷款用于扩建校园、增添设备、改善师资等。就重庆市高校而言,无一例外均是贷款办学,但十年后出现了现在的问题:欠款几个亿无法还清,甚至无法正常发放教师工资。高校在这种特殊时期的财政危机中,公车费用逐年增长便是各高校财政支出的一大负担。在被称为“象牙塔”的高校,这种“车轮下的腐败”甚至成为滋生干部腐败的温床,在昔日人们心目中纯洁的净土也有了污染,神圣的殿堂不再神圣。高校公车费用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1.公务活动增加,相应增加公车的运转频率,从而增加公车费用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扩大,高校行政人员数量迅速增加,特别是职务较高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增加,致使职务消费增加,学校经费开支增大。如为了完成扩招任务,某些高校在校本部无法扩容的情况下,只能到校外二级学院或寻找办学条件成熟的单位合作办学。这样一来,人员往来频繁,公车使用和相关费用势必增加;为了保障和加快本校持续稳定发展,各高校横向和纵向公务活动大量增加;部分非省城的高校为加强与省城主管单位的紧密联系,频繁往来于省市之间,一个月内少则几十趟,多则几百趟,小车费用支出不可估量;高校考察培训、学术交流和经验学习比较频繁,各高校在举办和参与这些活动时,公车运转率成倍增长,公车费用当然只增不减。

2.公车数量越来越多,购车标准越来越高,购车费用直线上升

有的高校虽然办学经费短缺,办学条件较差,却在出行、接待等方面要面子、讲排场,大手大脚。近年来,高校中的贪污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趋势,其中公车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高校中,公车数量与日俱增,本来公车配备的目的是更好地执行公务,更快地完成工作,但是有的学校几乎每个机关处室都配有公车,公车成了“公款买的私车”。此外,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说法——没有公车的处长就没有面子,在学校中没有地位,全然不顾国家有关支出项目的明文规定:高校公务用车排气量不能超过2.0,每辆价格控制在25万元以下。小车的价值越高,保险费、修理费、配件等费用相应增加,更有许多高档豪华车投入大、维护成本很高,有关专业人士称,公车每万里使用成本高出社会车辆5至10倍,从而增加公车费用支出。

3.公车私用现象严重

个别高校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个人修养存在不足,一些人“官本位”思想较重,认为当官就是为了“捞钱”,为了“享受”,致使公车私用现象五花八门、举不胜举。如公车接送家属子女上班上学;车队参与迎亲、送亲车队、殉葬车队、踏青车队;每逢节假日,就到了公车私用最繁忙的一天,有时公车还忙不过来;另外,还有极少数领导干部住宅离上班工作地点只有一步之遥,但早中晚上下班还要公车接送;更有些领导为了照顾关系,让公车为自己的朋友、熟人、甚至下级办事,使公车费用无限制扩大。

4.公车费用支出中的其他“黑洞”

一是少数领导、部门将所谓的“工作联系费”,虚开公车费用报销;二是极少数单位为了小团体利益,以虚假公车费用套取现金,为小团体谋福利;三是“车耗子”,有少数司机和其他人员弄虚作假,在小车修理和油耗上大做文章,损公肥私。

在我国高校中,像这样的公车使用现状不在少数,使公车成为高校最大的公务开支之一。公车使用中的种种弊端,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浪费,侵犯了国家公职人员的廉洁性,更严重的是影响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当前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相悖。为使高校能稳步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公车滥用无度的现状,高校公车改革已势在必行。

二、几种公车改革模式

1.统一集中管理、严格规章制度,提高公车运行的效率和降低公车运行的成本

(1)作为高校的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成为廉洁从政的表率,保护国家利益,维护高校利益,用好高校的每一分钱,充分发挥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高校的公车驾驶员,应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与内在修养,要积极学政治、学法律,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扰,堵塞工作中的“暗洞”,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磨炼艰苦奋斗的意志,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2)营造民主、公开、透明的高校公车使用氛围。公车改革的实质是剥离公车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让公众参与,让权力制约贯穿改革始终,这必然是公车改革的治本之策。各高校应充分发挥公众的智慧,征询民主党派、专家教授、教职工代表的意见,充分运用公开听证的办法,讨论确定公车改革方案。学校要把各级领导干部的各种职务公车使用标准定期向群众公布,每年年底把全校公车消费向教职工公布,让人一目了然,营造民主、公开、透明的高校公车使用氛围。

(3)健全并严格执行各种使用、管理公车的规章制度。一是进一步完善公车费用支出的政府采购制度,堵塞公车燃修费的漏洞。二是严格控制公车数量和费用支出标准,根据各部门的工作性质,确定公车数量和年费用的支出标准。一旦突破,可实行重处,而不仅是超标部分自负,以达到压缩公车数量和公车费用支出,强化公务活动的成本和效率意识的目的。三是将公车使用纳入廉政建设考核范围,公车费用支出及出车情况可在本单位按月实行公示制度,接受群众监督,并将结果报同级纪检或监察部门考核,达到杜绝公车私用和堵住公车费用支出“黑洞”的目的,强化领导干部在职务消费上的自律意识。四是对驾驶员实行奖惩有别的管理制度,每月对每辆车的行驶数及油耗、修理费用等进行公示,对超标的进行惩罚,对节约者实行奖励,每年对各项指标达到优秀的驾驶员可实行一定数额的经济奖励,以防止他们在修理及油耗上的损公肥私行为。

同时,在严格公车使用制度方面,应如智利严格填写派车单的做法:派车单的内容是:用车人、用车单位、用车事由、目的地、下车时间、返回时间、行车公里数,用车人和司机在返回后都必须签字。这样做能有效遏止公车私用无度的现象。

2.货币化模式,改公务派车为交通补贴

实施高校公车改革的有效途径是实行货币化消费,这种模式是把公车的使用与使用人的利益直接挂钩,变隐性收入为显性收入,减少不少浪费。这种通过货币化形式,使高校公务人员职位消耗的社会价值准确表现出来,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标准化、制度化和绩效考核。对于属于校级领导公车使用部分可核定标准,包干使用,节约奖励,超额自付。也可进行半货币化模式改革,即保留公车,由学校后勤部门统一管理,对处级部门实行公车有偿使用,以年度进行结算,节约部分以货币形式直接发给部门,超支重罚。可以强化公务活动的成本和效率意识,强化各级领导在公车使用上的自律意识。

3.公车改革市场化

只有走这条路,才能使国家、集体利益不受损害,使社会、单位利益均衡,才能满足公务办事用车的要求。邓小平关于经济改革的理论很多,其中最核心的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这是所有经济改革的灵魂、理论基础、总的指导思想。他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公车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总的原则就是市场化,离开了这个总的原则,公车改革就是行不通的甚至是错误的。公车改革属经济利益调整的范围,那么就要按市场经济这个总的原则来改革。

公车改革市场化就是把学校公车的资源和公务活动的交通需求进入市场配置,公务用车(除特殊需要以外)进入市场,用市场满足公务用车需要。简单来说,就是公务活动时,坐出租车,回各部门报销,可以把现在的公车移交给各校后勤集团,组建公车出租公司。这种办法是简单易行、省钱、省力、省物的合理办法。因为现在的交通应该说是很方便的,无论是向上级领导汇报,或者到兄弟单位联系,还是下基层调查,都能随时满足需要。公车市场化有很多好处,包括减轻学校财政重负。有数字为证,全国公车消费占单位行政经费90%左右,占到全部国家财政支出的38%。如果全面推广公车社会化市场化运作,国家财政负担必将大大减轻,全国高校公车消费亦如此。所以公车整体交给后勤集团作市场管理,也能减少浪费,提高效率,有利于维护学校整体利益,还可杜绝公车私用现象。

总之,高校公车改革同国家机关公车改革一样势在必行,这也是继“招生阳光工程”之后,又一件关系到高校声誉和生存、发展的大事。

参考文献:

[1]李松.“公车改革”循公开[J].瞭望,2008,(9):92-93.

[2]李小斌.公车私用的思考[J].观察与思考,2008,(6):19.

[3]汪伟.国外公车管理的成功经验浅析[J].管理世界,2008,(10):86.

[4]姚晓军.建立“四定”“四统一”的节约型公车管理模式[J].中国机关后勤,2006,(2):24.

[5]许秀平.行政事业单位公车管理应对措施[J].统计与咨询,2007,(2):58-59.

[6]陈选祯.政府部门公车管理亟待改革[J].财政与发展,2004,(6):36.

[7]余诚.政府机关公车改革中有关利益均衡的问题[J].文史博览,2008,(3):33-35.

猜你喜欢
公车高校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公车上书”不是“戊戌变法”开始的序幕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改革创新(二)
第二批公车拍卖总成交902万元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