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茜
摘 要: 本文论述班主任谈话的重要教育意义和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应遵循的基本要求。班主任与学生谈话应注意有针对性、说理性和启迪性,使每一次谈话都有谈话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班主任 谈话艺术 针对性 说理性 启迪性
开展班级工作,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处理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全面有针对性的教育,班主任经常运用的方法就是谈话。这种方法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学生,便于班主任创造和谐、平静的气氛,让师生表达真实思想,促进情感交流和融合,增强教育效果。总之,班主任谈话在整个班主任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这并不代表只要经常和学生谈话,就可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并不是所有班主任都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好谈话法。对学生不进行全面深入了解,致使谈话缺乏针对性,失去教育意义者有之;缺少必要耐心、诚心和真情,用粗暴的训斥代替说理,严重伤害学生自尊心者有之……
凡此种种谈话,时常碰钉子。轻者学生赌气,低头不语,不予配合;重者与班主任当面顶牛,谈崩或谈僵,班主任进退两难,陷入尴尬局面。那么如何运用谈话法,才能取得谈话成功呢?这里有谈话艺术问题。这里所讲的谈话艺术,指班主任通过口头语言艺术,直接与学生交谈,交流思想信息,摆事实,讲道理,情理交融,疏通思想,入情入理地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良好品德和个性,促进班级工作开展的一种教育方法。不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交往中的谈话,班主任与学生谈话要具备基本要求。
一、针对性
谈话方式和态度有多种,要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必须根据不同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运用不同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1.因人施言。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心理特征选择谈话语言。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由于个性心理不同,有的学生内向敏感,有的学生外向活泼,施教时应注意用不同语言。首先,注意学生性格、气质,选用不同语言。班主任在和学生谈话时,应根据学生不同个性特点,采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其次,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差异,选用不同语言。成绩优秀的学生学习勤奋,学习能力强,但不好的特征是骄傲,只顾分数而不愿参加文体活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存在一些消极的心理因素,诸如厌学,与老师对立等,这是最可怕的心理因素,对这类学生的谈话艺术尤其重要,对他们只能是鼓舞和帮助,而不是挖苦和训斥。最后,根据性别差异。从智力差异看,女生偏于形象思维,而男生更多地偏于逻辑思维,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在性格上,男生多开朗、勇敢、不拘小节,但也有不少人逞强好胜;女生多文静温和、细致耐心、待人亲切等,但也有不少人优柔寡断、性情脆弱。班主任在与男生或女生谈话时,应注意由于性别不同带来的各方面差异,并据此选择合适的谈话语言。
2.要因时施言。抓住引发学生思想转变的时机,见机而言,因势利导,以求事半功倍之效。特别对于那些犯了错误想悔改,或被人误解、曲解的学生,更要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只有时机恰当,谈话才能收到得心应手、水到渠成的效果。谈早了,条件不成熟,达不到预期目的,甚至可能起反作用,谈晚了,又会事过境迁,失去意义。
二、说理性
班主任找学生谈话的目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认识,改正缺点,纠正错误。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在谈话过程中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认识到不良思想和行为造成的危害,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并启发矫正错误行为的愿望,从而达到知其错而自觉抵制,知其丑而决心改正的积极效果。说理要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说理必须有理。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要说理,必须有理,是经得起推敲的理,是实践验证的理,不是主观臆断的理。这样,说理才能理直气壮,才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第二,情理结合。说理不仅要进行理论灌输,还应注意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没有情感基础,道理再正确,也打动不了人心,难以被人接受。第三,要讲究说理艺术。首先,要注意语言艺术,把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形象深刻。力求做到语言生动、鲜明、简练,有逻辑性、有趣味性、有感染力。其次,要善于喻理于事,用生动、典型的事例说明道理,增强道理的感染力。最后,说理要透彻,善于抓住事物的根本,抓住事物的根本透彻分析,说理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三、启迪性
班主任的谈话语言不应是生硬的、干巴巴的、乏味的,而应该注意巧妙地引导学生,善于把握问题情景,创设问题,通过具有启发性的语言,诱导学生勤于思考,领悟出新的道理,从而矫正自己的言行。与简单粗暴的训斥或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相比较,启迪性教育口语更容易让学生愉快接受。班主任谈话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年轻、鲜活、富有活力的学生,他们有很多创造力和想象力。班主任与学生谈话,要真正体现的是师生之间的亲切“谈心”,而不是“我说你听”强行灌注。一次成功的谈话付出的劳动不亚于一堂好课的艺术构思。课堂教學要讲究艺术,同样,与学生谈话也要讲究艺术,这样才能以语言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
参考文献:
[1]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59-89.
[2]时伟.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