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太平天国的宗教思想与儒家思想

2015-09-10 07:22孙玲
考试周刊 2015年67期
关键词:太平天国儒家思想

孙玲

摘    要: 文章就太平天国的宗教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关系及太平天国对儒家思想态度的演变展开论述。

关键词: 太平天国    宗教思想    儒家思想

太平天国宗教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学界涉猎无多,主要是学界存在这样一在种思维——太平天国运动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与宗教这种被经典作家斥之为“精神鸦片”之类的东西不应有过多联系,多数人是怀着讥笑和咒骂的心情对它不予置评,或许也是有所顾虑不敢提及也未可知。简又文察觉到大陆学界的这种倾向,语重心长地指出:“(太平基督教)是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之源头及性质,亦即其建国创制之主要原则,举凡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全部制度,包括其思想、书籍、命令、理想、甚至每个人之日常行为、生活,无不受宗教之透彻的支配;非彻底了解其宗教方面之真实内容,简直不能了解及诠释这革命大运动之真相及意义,甚且很容易流于误会及错解焉。”①简氏对太平天国宗教研究虽有开创之功但也无力改变整个学界的偏向。据笔者粗略的统计,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结束前,论及中国历史上的农民战争和宗教关系的文章有6篇②。而专门涉及太平天国宗教的文章更是寥寥,就笔者所见大约有5篇③。在浩如烟海的太平天国著作中,每每遇到这个问题学者们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1978年以后,这个现象发生了较大改观。比较多的学者对太平天国宗教的产生、教义演变及其与各方关系的演进迹象进行了细致、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一、太平天国的宗教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关系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宗教思想与儒家思想关系,在“文革”时几乎所有相关文章都是对洪秀全怎样破坏偶像、打倒神权、捣毁孔子牌位的颂扬,仿佛洪秀全和太平天国麾下的子民真的是对孔子恨之入骨,跟儒家作毫不留情的决裂。事实上,太平天国的上述举动,本是从废止偶像崇拜这一教义出发的宗教行为,它绝少任何政治象征意义。而在“文革”那个混乱的年代里,这个问题的探讨跟学术也无关。

“文革”结束后学界才得以平心静气地对待太平天国的宗教和儒家思想的关系。而注意点是从《天条书》、《太平诏书》、《百正歌》、“三原道”等书的不同版本间对待儒家典训名言运用程度不同引起的。学者们奇怪地发现,在早期版本中,洪秀全塞进了大量儒学教条,毫不吝啬地搬来儒家经典作为论据,并且将很多儒家思想和基督教的某些原始教义杂糅在一起,他的新宗教理论正是这样开始的。

胡思庸在《太平天国与儒家思想》里肯定地指出,洪秀全的早期思想充满儒家气味,对孔子怀着温和的敬意,只是到了天京之后,这温和的敬意变成了大胆的藐视和嘲弄。这也就解释了不同版本的《太平诏书》、《天条书》对儒家典籍名训为何前后反差巨大。因此,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对于儒家思想就形成了又反对、又吸收,有时猛烈斗争、有时又力求适应的复杂矛盾关系。

太平天国宗教信仰与传统儒学的关系,若从表层和里层、外在和内涵,分不同时段、不同侧面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合考察,并从社会思想文化这个整体上把握,则更有利于研究的深入。

二、太平天国对儒家思想态度的演变

王庆成就太平天国对儒家态度的演变作了一番详细阐述:在1843年前后的几年中,洪秀全努力追寻的救世方案和理想的社会,儒家经典和中国传统文化曾是他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来源。对于1843年洪秀全砸烂孔子牌位的故事,王庆成的解释是,在接受拜上帝信仰后,洪秀全必然不会完全赞同儒学,至少他会不同意孔子怀疑鬼神即怀疑灵界的观点。从他的著作看,他认为可以同意、接受或利用的孔孟学说、语句,并不是个别的,甚至偶尔仍称孔孟为“圣人”。所以,王庆成认为,在1853年前,太平天国并没有否定和打倒孔子,对孔子和儒学在相当程度上是尊重的。但是定都天京后,洪秀全转而否定儒学,排斥古人,进行一种形式上而非内容上的反孔,这可能与他个人的心理经验有关,意在造成独尊上帝的旗帜下前无古人的局面;在遭到杨秀清反对后,洪秀全被迫下令停止焚禁古书,规定四书五经待删改后仍准民间阅读;杨秀清死后,洪秀全禁绝儒学的态度虽有小的松动,但基本上仍坚持到底④。

程歗在《晚清乡土社会》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太平天国以反孔著称,然而意味深长的事实是,在一定程度上讲,儒家那种注重敬天法祖、远于鬼魂神灵、力劈佛道虚妄的传统,恰好在客观上为拜上帝会的传播创造了某种有利的精神环境。而下层劳动者的功利性信仰取向,特别是与之相联系的某种菲薄鬼神的素朴意识,则是促使他们在动乱时期暂时从偶像转向上帝的内在动力。洪秀全为促使这种信仰的转折,做了相当出色的理论工作。”洪秀全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在仔细考量了两广社会的信仰民俗和群众心理状态之后,抓住了其中的薄弱环节,并且将自己的宗教信仰以一种狂飙突起式的风暴席卷了整个乡土社会,将原本就杂乱无章的乡民信仰世界越搅越浑,让群众唯他马首是瞻。

对于洪秀全的排儒运动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简单抛弃的粗暴做法,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有利有弊。太平天国对于传统文化的粗暴态度,带来的政治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如此就把本来可以争取到革命队伍中的众多士子文人,杜绝于天国大门之外。这也给了曾国藩等人利用太平天国文化政策失误的机会⑤。

注释:

①简又文.《太平天国典制通考》.简氏猛进书屋,1958:1568.

②孙祚民.《中国农民战争和宗教关系》.《历史研究》1956年第5期;杨宽:《论中国农民战争中革命思想的作用及其与宗教的关系》,《学术月刊》1960年第7期;戎笙、龙盛运、何龄修:《试论中国农民战争和宗教的关系》,《人民日报》,1960年10月17日;杨宽:《再论中国农民战争中革命思想的作用及其与宗教的关系》,《文汇报》,1961年1月15日;邵循正:《秘密会社、宗教和农民战争》,《北京大学学报》,1961年第3期;李祖训:《农民有没有自己的思想武器——和蔡美彪、孙祚民同志商榷》,《史学月刊》,1964年第12期.

③广西通志馆:《拜上帝会和少数民族》,《太平天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陈申如:《英美传教士破坏太平天国“拜上帝教”的阴谋活动》,《江海学刊》,1963年第3期;刘真才:《略论拜上帝会在广西初创时期的斗争策略》,《广西日报》1963年5月15日;徐绪典:《论太平天国的拜上帝会与基督教的关系》,《文史哲》1963年第5期;胡思庸:《太平天国与儒家思想》,《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二集),中华书局,1965.

④王庆成.《太平天国的文献和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⑤梁义群.《评太平天国对中西文化的选择》.《太平天国与近代中国》.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猜你喜欢
太平天国儒家思想
论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
儒家思想与书法
先秦儒家思想中的老学因素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太平天国等级婚姻研究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
略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太平天国也说“国”
方寸中的太平天国钱
厚积薄发 游刃有余——评《太平天国军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