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山
作为一名研训工作的管理者,如何实现研训的终极目标——促进师生发展?我认为,首先要通过研训促进教师的素质提升,再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面对教研活动的随意性、目标不明确的现实,如何能够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开展教研活动就成为开展此项研究的出发点。以评课为例:听课前,研训教师不是带着任务去听课,所以评课时,就会根据自己发现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指出的或许是重难点把握问题、或许是课堂设计问题、或许是板书问题、或许是知识点的准确性问题、或许是教态问题等。总之,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理念,评过之后就算了,上课教师听后如云里雾里,评者置身事外,也不是以学习者、研究者的身份介入。这种研训,虽然上课教师是主体但总体过程忽视了研训对教师的培训功能。为此,我校将教研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作为研训活动的主线,实现了通过研训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目标。
一、教研问题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善于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为没有人要他去发现问题。教师关注的是自己的教法和策略,没有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我们首先要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随着反思的不断深入,教师自己就爱问问题了,并且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地扩展。如,我今天的课为什么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为什么没有实现学生“我要学”的转变?为什么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问题想得多了,想得深了,教师的思维也就变得活跃了,自然而然地就把思路引导到解决问题上来了。
二、问题课题化
提出了问题,汇总了问题,怎样解决问题?首先我们把共性问题凝结成课题,在区域内开展研究。教师个人每学期确定一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研后及时整理,力求能够取得研究成果,并能在区域内有应用推广的价值。为推进东港市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活动,充分发挥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学校内涵发展中的指导作用,2014年上报备案的小课题有1544个。评选出优秀课题261个。
三、课题课程化
有了大众研究的基础,教研员的工作重心再转移到“训”上。各学科根据本学科教师课题研究的实际情况,征求教师意见,每学期选择两个共性的课题作为培训课程进行培训,汇总小学9个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综合),中学12个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体育)的培训课程,21个学科每个学科的系列化培训汇成了教师进修学校的校本培训课程。使参训学员能更深入地理解所研究的课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解决,提升了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使东港市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教育教学能力有了整体提高。
“三化”研训,通过教师提出问题,体现了教师是研训的主体;通过课题的研究,激发了教师参与研训的积极性;通过教研员领衔的课程培训,聚合集体智慧,提升了研训工作效率。今后,我们要继续开展“三化”研训,继续把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作为研训的主要目的,充分挖掘教研资源,积极抓住问题、课题、课程形成研训特色。
(作者单位:辽宁东港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