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玲 冯兆海
摘 要: 考试失利在所难免,老师和学生无疑都面临着压力,老师应如何面对呢?本文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患得患失 坦然面对 及锋再试
考试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阶段性的考评尤其如此。其目的不仅是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学习,而且是为了改进和完善教师的教学。正规操作的考评,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现状,有利于其认识自身的学习情况,找准努力方向,调整和改进学习方法。同时,可一定程度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成效,为教师乃至管理者查漏补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及策略提供依据。因此,考试作为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十分必要的。这里,我们要说: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变化,诸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而且要关注老师的情感态度等。
老师乃至管理者往往会因为一次统考,尤其是记录上册乃至排榜而患得患失。考试时,担心失利而焦虑紧张;考试后,本来可以彻底释放,但同时倘觉得遗憾,在焦虑中等待,便会寝食难安……排了大榜:差强人意或名列榜首,又会转忧为喜或扬眉吐气;名落孙山或考试失利,也会烦恼沮丧,有的乃至怨天尤人或垂头丧气……
诚然,我们为了实现预期目标,用心费力乃至废寝忘食,每次考试都特别在乎,师生都面临着很大压力。考得好,大获全胜,自然皆大欢喜;考砸了,一败涂地,哪个能气定神闲?年轻教师,初出茅庐,谁不想崭露头角,谁不想收获预期的硕果;中年教师,蒸蒸日上,更那堪风吹花落;老教师,奋斗近一生,纵不能百战百胜,也当保持“晚节”。就这么煎熬,就这样患得患失……
我们最近组织了一次统考,从出题的保密与考试的监控等环节,都是很严格的。无论城乡一律封卷集中在市里指定地方判卷,成绩一律列表,几个学年按学生成绩排了大榜,还按各班级平均成绩排榜并注明了任课教师,引起了很大反响。考好的长舒一口气,大获全胜的,师生同庆、人心振奋,也有居安思危、再接再厉之想;考得差的惴惴不安,付出了而无相应的回报,也会郁闷烦恼、愁云惨淡,当然,也能有及锋再试的雪耻之念。我(本文第二作者)在考试后,最初听三年级学生反映写信格式没写好,而五年级所任数学科答得却很轻松(这个班级以前成绩在全镇曾是倒数第一),便也一忧一喜。虽然这两科都是才初接一个学期,但向有虚名,成绩不显乃至一败涂地,将何面目见家乡父老,怎么对得起学生与家长的信任与期许?还有两年就退休了,怎么能保证全身而退?一时功利因素主宰,竟寝不安枕,食不甘味。在煎熬中终于等到了成绩出来,三年级的语文虽未排榜,估算平均成绩全镇反而有可能排第二名;五年级的数学,虽有三分之一得满分,但平均成绩并不靠前。真是有虚惊的焦虑,又有虚望的些许遗憾,心情总算归于平静。就是这样的患得患失……
教育本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正是在缺憾与反思总结中前进、成长。教育家就没有失败的经历吗?我们所见的多是光辉的一面。其实,教育家亦人也,也会面对失败挫折,只是他们能够坚韧不拔、愈挫弥坚、矢志不渝,故能成就。
兵法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1]没有绝对的常胜将军,考试也无常,失利难免。那么,失败反而有理了吗?有理——乃理性的思考、总结、调整、改变,然后提升。教育本来就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不是一次战胜就可号称战无不胜。战胜攻取,我们希望不失一地一城,但千虑一失,谁能保证每战必胜?况且,最后胜利,又岂在一城一地之得失呢?只出一本书未必就是什么家,一次优胜也不必沾沾自喜,而一次的失利又何必患得患失?岂能灰心丧气。
“知耻近乎勇”。曹沫不死三败辱,讨回失地亦英雄;高祖屡败胜项羽,威加海内成一统;冯异败阵退回溪,反败为胜奏大功……比起他们,我们即使有这点小的挫折又算什么呢?我们不能学霸王兵败乌江而自弃,而需要一种豁达,并卧薪尝胆,以图东山再起。相信:走出阴霾就是阳光的明丽。“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不管天有多黑,星星还在夜里闪亮。不管夜有多长,黎明早已在那头盼望。”(《眼光》)通往理想的巅峰,本来就既有花草芬芳,又有沟壑纵横。海浪不回避撞击才壮观,人生因有遗憾的面对而有波澜,“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2],“留得子胥豪气在”,及锋再试定成败。“中原逐鹿”,还不知鹿在谁手,我们就应有一种气概,就应坦然面对成败。我们还能够准备面对新的挫折,也更渴望和努力走向成功。并且坚信:“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3]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亏损不市,良师也不应因失利而不教,况且,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参考文献:
[1]王望菊.少儿童话故事乐园.孙子兵法[M].远方出版社,2009.1:36-37.
[2]论语.子罕篇第九.四书[M].长春市古籍书店,1983.4:92.
[3]范晔.冯岑贾列传第七.后汉书[M].中华书局: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