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玲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普及,农村课程改革越来越深入,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许多局限,如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资源有限等,极大地制约中学英语教学的全面展开。为此,一定要积极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并且丰富教学资源,从而有效提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 局限 对策
英语是一门费时长、收效少的学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严重的两极化、厌学、情绪低落等情况,极大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导致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1]。为此,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改进对策,强化教学效果。
一、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局限
(一)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较低,并且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导致中学英语教学质量较差。同时,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理念已经在教师心中根深蒂固,导致教学模式落后,影响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材不合理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教材改版是成功的,特别是在强调应用方面,现行教材体现的十分到位。同时,现行英语教材在语言交际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但是现行英语教材中的城市化特点越来越突出,背离农村需求,导致教学与学习难度增加,影响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Where is the post office?”这一内容的时候,主要就是通过学生所处环境的介绍,学习问路方式,但是农村与城市不同,均是一些小路,并且没有名字,根本无法表达,从而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教学资源有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教育事业中的投入越来越多。英语教学逐渐由“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模式过渡到“多媒体、远程教育、网络”等现代化模式,农村学校配置一些多媒体教室,开展远程教育,并且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但是近些年来出现很多问题,一是因为教师不愿意花时间充实自己,导致其无法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二是国家配备设施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因为学校技术、资金等投入不足,导致设施损坏无法使用,成为摆设,无法辅助教学,从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
二、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改进对策
(一)转变教学理念
在以往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教师为主,基本均是按照“讲解-翻译-朗读-做题”的程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经常处在被动学习地位,只是死记硬背英语词汇、句型、课文等,导致学生英语语言表达及综合运用能力较弱。为此一定要转变教师教学的理念,树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2]。比如,在教学“I want to be an actor.”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在肯定学生英语表达的基础上,纠正学生的一些用法错误。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还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
(二)强化教材改革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英语教材知识体系越来越新颖,但是对中学英语教与学的适应性较差,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有效提高教材利用效率,可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帮助与支持下,对教材内容予以改进,使其适应农村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强化教学效果。同时,加深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展开全面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这一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农活进行描述。在农村,很多学生在假期的时候都会帮家里干活,这样不仅可以完成教学内容,还可以使学生更热爱生活。
(三)丰富教学资源
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还要注重教学资源的丰富。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师待遇,增加设备,缩小城乡差距,促使教学全面展开[3]。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定制一些英语报刊、书籍等,在使用过程中要求学生爱护这些报刊、书籍,这样就可以长期保存与使用这些资源,不仅可以补充教材教学的不足,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语
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因为各种因素条件的制约,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此一定要深入研究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从而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重新编制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军.为学生创设英语语言环境——浅谈我国农村中学英语教学[J].科学咨询,2012(20):73.
[2]叶梅芳.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2(38):97-98.
[3]杨发荣.新课程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常见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09):13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