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化学案导学,优化教学设计

2015-09-10 22:38尹翔翔
考试周刊 2015年84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学案导学优化设计

尹翔翔

摘 要: “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一般来说,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一是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使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二是有启发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是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做到循序渐进。四是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此外,学案还应做到精益求精使课堂设计达到最优化,教师更应充分利用好学案,使其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

关键词: 学案导学 优化设计 减负增效

随着常州市中小学减负增效工作的深入推进,全市减负增效工作初见成效,各校一线老师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新途径。其中“学案导学”制的推行颇具成效。

“学案导学”是对学习方式的进一步优化,目的是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居市长指出:“应提升学案编制水平和使用效益……切实发挥好学案的积极作用,真正把学案作为指导学生自学、提升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载体和工具。”

那么怎样的学案才是精致的学案呢?如何利用好学案呢?

首先,学案的目标设计应该是明确的,教与学的思路应该是清晰的,知识点是系统相连的,例题是精选、实用性强的。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他们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将更多精力投入课堂教学中,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我在近年摸索到的课堂操作一般环节是:利用学案明确目标,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利用学案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习惯——利用学案引发探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学案设计理应依据学习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定,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下面我就从自己设计的一个“美文推荐课”《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的学案案例,谈谈“学案导学”对优化语文教学设计、实现减负增效的作用。

一、学案之“预谋篇”

一般来说,学案要具备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定位三维目标,逐层设定,突出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目标的表述往往通过能识记、能默写、能背诵、能掌握、能了解、能理解、能感知等明确的能力行为动词。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的掌握量、掌握程度,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和目标性。

在《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一课学案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为你提供资料”、“我们的学习目标”、“本文学习重点、难点”等内容,学习新课文,如果不能充分预知,预习,预谋,那么怎能知己知彼、有效将之“攻克”呢?“为你提供资料”减去学生另外费尽心思查找时代背景、作者介绍的时间,为学生走进课文内容,走近作者思想,做好预备工作。

另外,学案的“整体感知,初懂成长”部分,也是我要求学生在预习中通过自学完成的学习任务。如果没有学案的预习,学生的初步学习往往就会较为肤浅、粗略、笼统。我要求学生预习时根据学案“整体感知”的要求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划出每段的中心句,并思考:作者对成长的理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试着加以概括、说明。有了老师的引导,学生的预习有了方向、目标明确,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对课堂学习树立了信心。

二、学案之“攻略篇”

有了学案,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作用就不在教,而在学,教学生学。学案不等于教案,“学案导学”的作用体现在老师以学生为中心,促进他们自主学习,指导、引导他们“学什么”、“怎样学”。使学生学会学习,由表及里,逐渐走进课文,深入文本,挖掘要义。在课堂上有了第一部分“整体感知”的基础,学生逐渐深入第二部分“重点赏析,理解成长”。老师引导学生重点研读课文第四段,画出关键句。参照示例,小组合作讨论,说说作者还从哪些方面阐述了成长“丰饶”的特点,各个方面的内涵是什么?对文章最深奥“蹲苗”的理解是引导他们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例,从“‘蹲’,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这句话寻找突破口。

在学案制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过去依靠教师灌输、消极等待的学习习惯,变得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学案导学”有助于精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结构,优化学习方式,真正成为指导学生自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载体和工具,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实效,达到增效减负的目的。

三、学案之“开拓篇”

理解了课文,不能故步自封,还要进行拓展。学案教学设计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引进课外资源,引入生活源泉,讓思维之溪潺潺流淌。在学案第三部分“联系自我,品悟成长”中,老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成长还是一件怎样的事呢?请仿照文中的表现手法(至少用到一种修辞),写出你的感悟。”“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对成长的解读。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成长经历,其中有许多烦恼。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向你的同桌诉说自己成长的烦恼。作为他的朋友,请同桌对他说一句劝勉的话,帮他走出困境,更好地前行。”此处老师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学知,还有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是学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学生生活就是关注学生生命、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借助学案依据文本的有益拓展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究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个人成长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提高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从而增强学习实效。

“学案导学”符合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学习理念,无疑是促进语文课堂教学优化设计的一条十分有效而重要的途径,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最大限度提高。不仅解放了教师,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赢,而且促使教师享受职业,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肖学平.导学课堂教学模式.2012.3.

[2]张海晨,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2010.10.

[3]赵加琛,张成菊.学案教学设计.2009.8.

[4]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学案导学优化设计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学案导学”之我见
基于simulation的医用升降椅参数化设计
简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优化策略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