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园区一批批地呈现,但最终能真正发挥产业聚集作用并实现盈利的却少之又少,有些产业园最终沦为房地产商的经营地,有的渐渐地失去了最开始火热时的生气,半死不活地拖着。用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过的句子来表达就是“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但在天府之国成都,有这样一个被人称为“别有一村”的地方——浓园国际艺术村,其于2005年成立,时至今日,这个产业园区的规模越来越大,呈现良好的经营态势。在园子中的一位法国艺术家曾评价说:“那简直是住在伊甸园里创作。”到底是怎样的生态环境和经营模式使这个艺术村散发源源不断的活力?为此,《经济》记者专程采访了成都浓园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丽。
孵化器式的培养模式
在浓园的艺术家一般分为3种,第一种是大师级别的,他们是比较著名的艺术家,浓园在其中充当经纪人的角色,帮他们做代理。另外,这批艺术家还经常同中青年艺术家进行沟通交流;第二种是中青年艺术家,浓园主要为这部分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推广展览和销售;第三种是刚毕业的年轻艺术家,浓园为他们免费提供3年的吃住等开销,这类艺术家只需要在浓园专心创作即可。
“当然,并不是艺术家进浓园之后就‘万事大吉’了。”杨丽说,随着越来越多艺术家入驻浓园,浓园为艺术家提供的场所也很紧张。
她介绍说,浓园会为每位艺术家提供最多3年的扶持。在这期间,有大师来教这些艺术家,每年都会有权威人士来专门看他们的作品。此外,浓园还会为艺术家做一系列的市场推广,包括展览、交流、开品鉴会等。3年之后如果作品还是不行的话,就会采用末位淘汰的方法让其离开浓园,然后让新一批的艺术家进园。
十年来,杨丽一直坚持这样的理念:所有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去把玩,去品玩它,而不是把它放在箱子里面。而且,艺术家发展到一定程度,他的作品就会是一种商品。
基于这样的理念,杨丽非常尊重艺术家的劳动成果,并且珍视这些作品。当遇到艺术家的创作与市场脱轨或者相背离的情况时,杨丽的做法是去改变艺术家的思维,但宗旨是“不干扰艺术家创作”。
谈及此,杨丽采用的是逆向激励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先培养中青年艺术家,他们的思想稍微活跃一些,比较容易说动。根据杨丽本身的室内设计的知识,再加上前些年的市场经验积累,她非常清楚如何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把这些艺术作品植入到千家万户。艺术家的创作加上杨丽的市场经验,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一出来,在市场上就能获得广泛的市场,甚至比一些资质比较深的艺术家的画卖得还好。“有成功的案例之后,再反过去说服原本不愿意改变的艺术家,往往收效较好。”杨丽说。
此外,杨丽如果发现很有潜力的艺术家,也会不遗余力去帮助他们。杨丽介绍说,曾经有位艺术家很有艺术天分,但因为家庭条件的限制,使得他只能画一些行画,得知这一情况之后,杨丽他们买断了这位艺术家所有的作品。并在浓园为其提供了一个独立的创作空间,让其专心画画,并脱离以前的影子。“如今,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已经达到5万每平方米。”谈到这里,杨丽很是欣慰。这些年从杨丽手中走出来的艺术家不下50位。
软硬件皆优的舒适环境
如今,浓园已有200余位艺术家及36家艺术机构入驻,涉及到油画、版画、雕塑、设计、国画、书法、摄影等艺术门类。但在采访过程中,杨丽提到,浓园和艺术家从来不签约。对此,杨丽的解释是:根据多年的经验和市场观察,除非这个经纪公司很有背景,否则签约的艺术家最终成功的很少。而类似画廊的那种合作方式,也最多能做十几位艺术家,很难形成良性循环。
那么,浓园到底是凭什么吸引到这么多艺术家呢?
得天独厚的硬环境为其加分不少。浓园的整个环境给人一种世外桃源之感,其绿色覆盖率达到80%,艺术家创作的场所“藏”在茂密的丛林中,每个人至少拥有70平米的独立创作区域,鸟语花香,甚是自然舒适。而且成都本身就给人一种内心宁静之感,能让艺术家的心沉淀下来,专心创作。此外,杨丽介绍说,浓园有两个园区拥有天然的农园,可以养鸡、种蔬菜等,“都是纯天然,有回归自然的意境”。如果艺术家心情不好,不想创作,也可以自由去写生或者到浓园旗下的写生点去放空自己,寻找灵感。
更让艺术家愿意在浓园长期安心创作的还有浓园两位创始人的人格魅力。在浓园,没有“杨董事长”,只有浓园国际艺术村的村长(杨丽的丈夫)和村委书记(杨丽)。整个氛围如同小村庄一样,人情味很浓。
浓园的艺术家对杨丽也非常信任。“每年开办的展会很多,我们只需要把艺术家的作品梳理一下,就可以直接装框,然后放到展区。”杨丽说,“不需要和艺术家说,这是最基本的信任,长期之后,就会让艺术家形成一个很自然的参与模式。”
在杨丽看来,她自己是为艺术家做后勤服务的“员工”。她介绍说,浓园里面有80岁的艺术家,都叫她“杨姐”。在浓园工作的员工,有很多都是待了十年以上。如果哪位员工家里儿子结婚什么的,杨丽都知道。很多员工也很喜欢和杨丽聊天谈心。
的确,轻松的氛围,没有俗世的纷扰,怎能不吸引一波又一波热爱艺术的人前去呢?
情怀式的经营理念
在采访过程中,杨丽介绍说,浓园在距成都市中心15公里的地方,开创了一个园区,叫天艺浓园体验馆,主要是依托原创艺术基地原本的艺术家资源,专门从事国内外艺术家的交流,艺术品展览销售,休闲式的体验,从而打造综合性的艺术体验场地。
艺术家、商家、藏家,各有各的出发点,这么多年来,杨丽却能在这三者中把浓园做得越来越大,这其中的平衡点是如何把握的,杨丽有自己的方法。
她分析说,艺术家作为创作者,有自己的想法;产业园作为商业方,难免要从商业角度去考虑;藏家有藏家的个性需求。杨丽在其中的角色就是努力使三者实现共赢。
“艺术家作品的价格有一个非常理性的增长期,不可能一开始就出现高价格。藏家虽然有钱,但并不愿意为艺术买单。因此要先采用体验式的活动来做一些推广。”杨丽说。人们消费的也许并不是艺术本身,可能是艺术衍生品或者生活必需品。最开始不能太功利,要慢慢去创造消费的潜在性,培养消费者的兴趣和消费习惯。
杨丽说,在国外,艺术家、藏家之间有很明晰的界限,但在国内这个市场并不明显。如果把艺术家的作品直接销售出去,市场会对艺术家有一个反作用力,导致艺术家的作品偏离最开始的独特性,出现趋同的状态,可能在前期的时候艺术家会觉得自己的作品得到了市场的承认,但越到后来,因为其失去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最终会失去市场。
因此,“对于艺术家的创作培养,应倾向于私人订制。这样在艺术市场渐渐趋于理性的时候,艺术家才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杨丽说。
实际上,浓园模式的灵感是来自电商,他们自己创作了很多节日,比如乞巧节、国画艺术节、太极文化节、茶文化节等,以此来培养藏家的消费习惯和兴趣爱好,形成可持续消费。比如,在国画艺术节,浓园会选择在国画题材方面有涉猎的艺术家来做访谈和推广活动,增加影响力,扩大宣传面。在太极文化节,浓园从养生切入,激发有钱人懂得欣赏艺术品的潜质,并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感受文化氛围,随后让他们走入收藏的行列。在茶文化节,园区内的李宗伟老师会创作很多与禅文化相关的艺术品。作品被感兴趣的藏家放在家里作为一种装饰,渐渐成为他们消费的一种方式。
杨丽说:“究其根本,既要让艺术家创作出有市场需求的作品,也要让消费者在进行体验式消费的同时,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并持续为之消费。”
实际上做了这么多年的艺术,杨丽感概良多,这个园区对她而言不仅是一个园区,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追求。杨丽向记者介绍说,最初开始做这个事情,是因为自己的丈夫(浓园的村长)。他以前是学艺术画画的,但早期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没能如愿上川美。当时他就下定决心,挣到钱的时候,一定要重新拿起画笔,并且帮助没有条件但又想从事画画的人实现他们的梦想。
正是因为这样的情怀,杨丽才能把浓园从最开始的事业,做到现在的产业,最后甚至想作为一种生态循环下去。采访结束时,杨丽说过两天她即将到德国去办展。连续一个多月的奔波,她一点都不觉得累,她说:“希望为艺术家提供一个良好的艺术生态,让纯正的艺术之风吹到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