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栋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终于在9 月落地。
一条《意见》,百样解读。
批评者认为,改革力度不够;赞成者表示,这是顺应国情的务实选择。更有人用“且行且珍惜”来表达此番改革之不易。
公平地说,这恐怕也是当下各利益主体反复博弈的“最大公约数”。
在关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命题上,有不同看法甚至激烈争论都再正常不过。
问题在于,争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经济更具活力,让资源配置更为合理。
需要厘清的是,“顶层设计”只是国企改革的“设计图”而非“施工图”,顶层设计这个“1”,需要随后出台“N”个配套方案才能得以实施。这里就包括9 月末国务院发布的国企混改意见等后续方案。
一步到位,快刀斩乱麻式的改革,从来就不是解决复杂中国经济难题的好办法。渐进式改革思路下的“逐个推进、着眼增量”的做法自有它的道理。
令人担忧的是,不少人在没有充分理解 “设计图”的时候,就急不可耐准备 “施工”了。
有消息称,某些大型国企酝酿一下子推出大量子公司或附属资产板块,待价而沽;而在加快央企整体上市的规划讨论中,海外接盘者的身影依稀可见。
于是有人雀跃,一定要赶上这国资“最后的盛宴”。也有人警示,不能让历史重演,改革不该成为部分利益关联者最后的盛宴。
“盛宴”有代价,少数人“满意”的背后,是历史性无可挽回的损失。
此前数轮国企改革过程中,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并不罕见。
例如一些外资接盘者仅靠少量成本,就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资本收益。畸高的收益率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冠以各种名目的转让和出售,都是在报价不公开、操PRELUDE作不透明、缺少外部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完成的。
这样的“试错成本”令人扼腕,更不该在制度化反腐已经开启的今天重现。
因此,决策层需要考虑在“设计”和“施工”开始之间,尽快从制度安排上避免发生类似的情况。
国资管理与外部交易主体的连接交集,应该且只能有一条途径,那就是“三公”和“透明”的交易场所。也就是说,无论是所谓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率、大型企业整体上市、还是推进混改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其过程必须建立在信息充分披露与市场主体广泛参与之下。
如果说,当年的国资转让中“贱卖”和寻租的发生,是因为市场还不够健全;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架构相对完整,游戏规则更趋公平的当下,操作者怎么去做就显得十分关键。
只有阳光下的资源整合,才能真正让国企价值得到真实体现。
必须承认,上述讨论背后,是一个沉重但无法绕开的国资流失话题。在热切的改革氛围中,怀有种种动机的人们并不愿意面对这个问题。决策者也生怕这顶“大帽子”让执行层畏首畏尾。
然而,在我看来,拥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才会设法通过市场化手段,在法治思维下规避风险,化解矛盾。
国资改革,需要健全的制度保证和认真守规的人,二者缺一不可。这也可以视为是考验依法治国决心的一次绝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