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丽琴
摘 要: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语文教育教学及其他学科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应注意研究后进生的形成原因,结合语文课程的特点,重视做好他们的教育转化工作。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这是一线教育工作者长期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 后进生 语文教学 转化策略
后进生,也称学困生,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及其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在班级中虽然人数不多但普遍存在,若做不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会影响整个班级良好班风的形成,同时也会影响他们的语文学习成绩。必须帮助后进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留心观察、勤于动笔的习惯;倾听交流、看书读报的习惯,使他们做到课内向课外延伸。要做好后进生的工作,就必须了解其形成原因,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教育不当。
首先,家长的行为有问题。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家长并没有对自身言行加以约束,表现平庸,言语粗俗等。其次,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问题。最普遍的就是因为孩子越来越少,独生子女居多,所以家长溺爱。要么出现另一个极端,野蛮粗暴,教育的办法非打即骂。在这里,我们要说遗传家庭基因,它会影响孩子,但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家长切记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类固定孩子生长思维的话语。
(二)学校教育深度不够。
首先,对于后进生这样的特殊群体来说,班级笼统的教学方式,或“一刀切”的教学办法对他们来说是有困难的,是跟不上节奏的,所以出现了与其他学生越来越大的差距。其次,教师的态度与耐心不足,当今社会,教师压力很大,忙于全班教学就已很疲劳,所以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常有,但收效甚微,苦口婆心效果不佳时,就出现僵持状态,转化工作难以收到效果。当然,学生的智力、体质等原因是非常关键的,也是他们成为后进生的重要因素。
(三)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不扎实。
后进生认为语文枯燥无味,上课不爱听老师讲课,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动脑,更不爱上课发言。对以前所学过的字词诗文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要么当时没学会,要么学了之后没强化记忆,以致忘记无法再提运用。阅读量非常少,不爱阅读,说话写作训练出现理屈词穷的尴尬局面。不爱观察,语文来自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爱观察,爱思考的孩子,不会出现语文学不会的问题。
二、语文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一)走进孩子心灵,爱与方法并驾齐驱。
首先,语文课堂是语言充分发挥的场地,学会怎样与后进生沟通,这是关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问题学生,要偏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如背会一首小诗,会写几个词语,都要及时表扬鼓励。美国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班杜拉说:“主体丧失了自信心,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力量。”教师要深入了解其犯错误的原因及思想动态,注意尊重他们,关心相信他们,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之乐于接受与你的交谈,达到教育的目的。
其次,发现后进生在语文课堂中表现出来的长处和闪光点。对后进生应抱有积极的期待心理,也就是教育心理学上所说的自我效能期待。比如有些孩子上课不爱发言,但写的字特别整齐漂亮,此时就该多加鼓励,有些孩子不爱写作业,可是上课发言积极,爱动脑。此时,语文老师就应善于发现,夸大他们的闪光点,开发他们的优点,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能力,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和舞台,开发潜能,常实施鼓励性评价。
(二)做好家校联系,为孩子转化提供保障。
针对家教不得法的不同类型的家庭,语文老师就应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与家长交流、讨论,不定期地召开不同形式的家长会,交流孩子语文方面表现出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什么样的方式更适合孩子,共同探讨和交流。家长一定要控制自己,无论言行,凡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都应避免,以使困难孩子在语文学习习惯和课堂行为习惯上得到彻底的改变,还需要家庭的感染和激励。
(三)语文课堂是属于孩子们,帮助完善品格。
首先,语文课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能让孩子消除疑惧,大声地读课文,讲故事,和孩子们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如果学生不会读课文了,不会背诵了,老师嫌弃后进生,采取不适当的方法,就会损伤他们敏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不满和反抗心理,最终导致他们拒绝一切教育。我们可以用亲和的语言,让他们慢慢来,这样后进生才会相信教师的善意,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明确什么样的才是正确的、高尚的,消除疑惧和对立情绪,敞开心扉,乐于接近教师并接受指导。
其次,利用语文课,给孩子举例子,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念。尽管后进生不断出现问题,不断承认错误,但本人并不一定真正意识到问题的性质、危害。为此,教师可向他们提供有正反面经验教训的生动事例。通过启发、讨论,他们会明辨是非,分清好坏。最好的范例,就是身边的,他们熟悉的一些人的转化事例教育他们,激发后进生不断要求进步的上进心。
最后,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反复抓。教师针对每个后进生,选择灵活有效的教育措施,促进转化,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因为后进生的思想转变,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要深入调查了解反复的原因,坚持不懈地、耐心细致地做好反复教育的工作。
(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成绩。
后进生语文成绩较差,纪律观念往往不强,必然是教师注意的重点对象。他们普遍对学习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认为读、写、说、背、练没意思,字难一点就忘了笔画,课文里有了生字就会卡在那儿,半天读不出来。首先,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笨,自己一定能够学好。其次,语文老师经常与任课教师加强联系,了解他们在其他课上的学习情况,争取到任课教师的配合,为他们单独指导,提高学习成绩。当他们只要有一点的进步,就要及时地表扬,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教育后进生没有现成的妙策和固定模式,只有学校、家庭携起手来,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他们一些关爱,积极探索,采取最佳的方法和技巧,努力做好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相信孩子们,相信他们正在我们期待的路上。
参考文献:
[1]中小学课堂素质教育艺术丛书.延边人民出版社.
[2]吴凤鸣.浅谈“语文课堂后进生”的转化工作,2004.1.27.
[3]仲伟光.后进生转化的有效性对策新探[J].现代教育科学,2009(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