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的尽头

2015-09-10 07:22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郭敬明维度时代

单纯地说《小时代》系列烂或不烂已没多少意义。说烂,有人会说还有更烂的;说它唯利是图,有人会说它卖钱,但也讲友情爱情和奋斗的意义;说它粗暴愚蠢,有人会说,《小时代4》的“神结尾”,很多人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在《小时代》电影的热销中,狂热粉丝也好,部分奢侈炫富的少男少女也好,都无法代表“90后”或者“年轻一代”整体。事实上,“90后”一代人虽然因高度的自我意识和对物质的崇拜受到诟病,但另一方面,成长在互联网时代的他们,也拥有比前辈更多的信息资源、更广的视野和更大的挑战权威的勇气。或许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个“大”时代有没有给予他们足够强的动机,以发出有意义的声音。

愿人们的爱恨,为你加冕

《小时代》的图书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愿人们的爱恨,为你加冕。”

这大概能成为郭敬明与他的《小时代》系列最为贴切的“注脚”。

《小时代》这十年是我生命中最快最跌宕的时期

2015年7月6日,又一部跨界导演执导的青春电影首映,电影放映之后,网络上一片哀嚎,

“我对不起《小时代》,小四,请收下我的膝盖”这样的话不绝于耳。

事实上,类似这样“自扇耳光”的言论,在这两年已经伴随着一部又一部的青春片上映而多次出现。用一位普通观众的话来说:“我对国产青春片的底线被不断刷新,已经开始自我怀疑,以前对《小时代》是不是太苛刻了?”或许连郭敬明自己也没想到,他竟然还有机会“逆袭”。

7月9日,《小时代》系列电影终结篇《小时代4:灵魂尽头》公映,经历了拜金的价值观辩驳、跨界的专业质疑,此时,距离郭敬明拍摄第一部《小时代》电影已经过去两年,而他构思第一本《小时代》小说,也已经是十年前的“前尘往事”。《小时代》从郭敬明开始构思小说到拍摄电影上映,陪伴很多人在骂声中走过了十年。

这十年,是《小时代》一边经受着讽刺谩骂,并一路高歌赚钱的十年,是郭敬明从作家到两年四部戏的“老”导演的十年,是他的林萧、顾里、南湘、宫洺各自在世界角落里浮沉,随后摇身一变男神女神的十年,也是中国电影圈最光怪陆离的十年。

郭敬明从一个见证者变成了“弄潮儿”。连郭敬明自己都不能不承认:“《小时代》这十年算是我目前生命中发展最陕,也最跌宕起伏的时期。”

十年起伏,郭敬明早已身经百战。“现在时态”的郭敬明,已经凭借13亿的票房,成为了中国第一套系列青春电影的成功缔造者,被捧上了“中国电影圈第—个产品经理”的地位。

如今叫他“小四”的人少了,更多的时候,他被“郭导”和“郭总”的声音环绕,他出现在各种流光溢彩的浮华世界中,并成为人群中一个“闪烁”的小个子。

是粉丝把我托起到今天的偶像地位

2008年,杨幂还不是林萧,她如大多数普通女生一样,在大学校园里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失恋。不知道自己是谁,要怎样做才对,没有男朋友,没有工作,一片茫然,只有灰暗和不安。将她救出泥潭的是一本叫做《小时代1,O折纸时代》的书。

这套系列小说出版后疯狂畅销,写这本书的是那位被《纽约时报》授以“中国最成功作家”冠冕的“80后”作家郭敬明。郭敬明与他的《小时代》从这里开始,成为当时大众文化层面的—个时代标记。

郭敬明在书中为他的粉丝打造了一座纸醉金迷的幻城。那时候,或许连郭敬明自己也还不曾想到,从这套书开始,有一天,他会为中国电影圈带来更多争议和新时代的“狂欢”。

2013年刚进入电影圈的时候,郭敬明是大学影视专业肄业生,—个连片场都没进过的新导演,对于他的跨界,很多人都当做看个笑话。

郭敬明不甘心,他从纪录片里偷师导演的片场指挥风范,学习写剧本,当时的制片人安晓芬说,在电影创作的一年间,郭敬明常常每天只睡3-4个小时,“经常是早晨3点回去,6点起来继续”。

监制柴智屏的台湾团队都在帮助着他,于是他倒也不怯场,顺带还萌发了不少技术追求,所以我们能看到,这位新手在《小时代1》里甚至“炫”起了电影大师们最爱的长镜头。

而与他共同创作剧本的编剧团队,教他电影技巧的助理团队,帮他画电影分镜的漫画团队,再到后期,他还有自己宣传物料的设计团队,这其中的大多数都是他在做图书出版时朗积累下的资源。

跨界导演混电影圈没什么优势,最实打实的基础,其实就是“自带粉丝出场模式”,郭敬明深谙其中道理。一路走来,除了自己那“工作代替生活”的拼命劲之外,是粉丝共同把他托起到今天的偶像地位,他太清楚塞一点。

《小时代》将混沌的人群划得界限分明

《小时代》第一部电影上映的时候,在北京的首映式上,几乎人山人海一票难求。第一次做导演,郭敬明就以近5亿票房的成绩,瞬间成为了众矢之的。

他很快适应了这个状态,他用票房迅速引得关注。在不久之后的上海电影节上,郭敬明首度以导演的身份受邀,作为最年轻的“80后”新导演与大导演们同台论道。他在现场向电影前辈们“建言”:“电影观众的年龄正在发生着变化,2013年的当下,已经变成21.7岁。如果还用上一代的想法拍电影,那会出现问题的。”

郭敬明为电影行业带来争议和冲击的同时,他与他的《小时代》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更带来无法回避的产业思考。比如,大家发现青春片这个题材市场空间巨大,从《小时代》之后开始,新片上映演员主创们开始玩儿命地跑路演、变着花样发海报和视频特辑(当然这些也是学习自好莱坞的《暮光tg<》、《饥饿游戏》的玩法)。

《小时代》从2013年的第一部,到2015年的第四部完结,角色们完成了从校园到进入社会的人生转变。而郭敬明也完成了自己从导演新手,到导演“老手”,到被大家称为“产品经理”的过程。

回头看看201 3年的那些口诛笔伐,已是此一时彼一时。

不过,外界对于《小时代》的粉丝电影定位,郭敬明却并不同意。

他一面强调《小时代》有强烈的“郭敬明”符号,意指也是某种意义的作者电影,但它又符合社会表达,以及当下的主流价值观。

郭敬明嘴里常常会谈到一些与他的作品气质相距甚远的大师,比如他喜欢诺兰、李安,喜欢他们的商业与艺术兼顾,再比如,他会引用蔡明亮的话,说要把混沌的人群,用《小时代》这样一部作品,划得界限分明。

严格来说,《小时代》产生的话题作用,确实把当下的电影观众分成了两波,互相看不顺眼。郭敬明自己也去研究两种属性的观众评分:

“要么是5分要么是1分,非常对立的状态。”

每年成百上千的电影被记住的有多少

“此前批评的言论只代表那段时间的风向标。到现在可能大家又看到很多的电影,或者看到很多剧之后,发现《小时代》其实也挺不错的,某些方面也做得还算很有诚意。我接受大家的批评,但应该把评论的时间尺度放长—些。”郭敬明承认,自己和团队,因为这些逆转的言论,受到了鼓励。

过去几十年,他觉得一提到电影,大家首先认为这是个意识形态的东西,得看它反映了什么人性,传递了什么家国情怀。

这几年,他的新感受是,我们可以把电影视为一个娱乐项目,“跟我去唱KTV、逛街买件衣服,其实是—样的。我买一件衣服需要什么情怀?我需要对这个国家、民族、人性肩负什么力量吗?”

郭敬明描摹了一幅现实图景,“今天我跟朋友无聊了,想打打闹闹地去电影院,看—个好笑的电影,走出电影院,生活与工作都在照旧”,郭敬明露出难得的夸张表情问,“不会现在还有人说,我看完—部电影,我整个人生就巨变了吧?”这种观众观念的转变,在他眼中,是“小时代翻案”的最根本原因。

《小时代》无论从票房,还是产业思考上,无疑不会被中国电影产业所忽视。作为在十年中国电影史图景中最光怪陆离的一个时代片段,郭敬明认为,以什么方式被铭记不重要,“每年有几百几千部电影,真正能够被大家记住的能有多少?”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时代总是在向前,当年叱咤风云的一代代导演们,面对市场与新生人群,渐渐失去往日的光环,在票房的舞台上和全民娱乐的狂欢下,成为不合时宜的被奚落对象。郭敬明坦言,自己也很害怕老,害怕某个瞬间忽然进发出的老气想法。

他当然不会不明白,大部分人都在持续被时代所淘汰,“当有一天我的表达已经跟这个时代很脱节时,我会顺其自然去接受这个事实,我的时代过去了,新的时代到来了。”但目前,他还在力所能及地用与“90后”、“00后”不断玩在—起的方式,保持着“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说起他的目标,郭敬明眼睛放光,自顾自数着,“时装界的卡尔·拉格斐、乔治·阿玛尼,或者是电影界的詹姆斯·卡梅隆、雷德利·斯科特……他们年纪很大,却依然引领着这个世界最前沿的潮流。”

《小时代4》上映的时候,我买了一张90块钱的原价票看了一场下午两点的巨幕,坐在双双对对的姑娘中间,全程听见她们的啜泣、欢笑、吐槽、交谈。但令我震惊的是,在这个过程里,我竟然也笑了,也为“抱春来”这种梗拍了大腿叫绝,最可怕的是,我也哭了,且若不控制,#看小时代4哭成狗#塞种貌似病毒营销的事件,就要发生在我身上——排除音乐的强力渲染和郭敬明过于刻意的悲剧感的堆积,我试图弄清成因。

我思索了很久,甚至翻出了自己的“少女时代”记忆,回忆起了我学生时代的四姐妹们。我惊讶地发现,原来真的从小到大,我和我身边的女孩—直是在以“四”这样的数字联系在—起的。虽然每个阶段另外三个都会换人,但无疑,确实始终是四个人的。

小学时,我是边走路边给大家讲我现编的故事的那个人,总有另外三个女孩挽着我的手。她们当中,一个朴实无华,言听计从,—个身姿柔软,活跃醒目,还有一个温婉可人,沉静如水。我呢?我是骄傲嚣张的,又阴郁病弱的。

初中时,朴实无华的还在,又来了—个美艳动人的,我还是骄傲嚣张的,又满腹心事的。最后一个娇俏可人的,是中考之前训练体育时才突然冒出来,她拦住我的去路,问我,能跟你一起跑50米吗?她眼波明媚,身姿姣好,就这么闯来,非要跟我做朋友,分享着她的欢喜优伤心事好奇,四人帮又一次建立。

高中时,娇俏可人的还在,我越来越像—个少年,有时分不清是想保护她,还是真的爱着她,又来了呆萌木讷的,孤独无助的。我们甚至门年里都在传阅同—个日记本。

大学时,一切痕迹都被重置,女孩们都在天涯。我却重新认识了另外三个女孩,经历着惊,闻魄的大学时代。

后来,奔l亡于社会的生;舌里,工作让人没有性别,我发现,身边已经没有了姐妹,全是兄弟。

那我是谁呢?

我不是—直都在演丑角,随时能把大家逗笑的那个人吗?我不是始终勤奋,想要证明自己能力的那个人吗?我不是相信人心,愿意成就他人的那个人吗?我不是大包大揽,独自担当,从不考虑自己承受能力的那个人吗?

所谓唐宛如贱萌的解构人生困境,顾里的硬撑一口气非要担当,林萧坚持相信友谊相信爱情,南湘为了打碎被写好的命运奋力挣出自己的阶层,都不过是你人生中各种子人格的—种延伸。

你是唐宛如,也是林萧,也是南湘,也是顾里,灵魂尽头,不过是对自己人格的整合,解决左右手互搏,打碎自己不肯谅解自己的,自己嫌弃自己的,自己背叛自己的,自己折磨自己的困境,走到一种绝对的接纳里。是的,也许我不好看不完美好似宛如,也许我不坚强不勇敢好似林萧,也许我不磊落不单纯好似南湘,也许我不柔软不示弱好似顾里,也许你拥有以上所有特质,也许你一直在挣扎着到底要做哪个自己,但到了你每一次和自己决斗,鲜血淋漓之后,你都会比上一个版本获得更完整圆融的人格。而他人也都是你某个子人格的集中投射,所谓朋友,甚至爱人,都逃不出这个心理学原则。

因此,令每个正值青春的女孩,都对四姐妹有代入感,是最不困难的事情,于是你虐待和碾压她们任何一个,观众都有痛感。也因此大家始终都在等着这出大戏的完满,因为不得到完整的自我,没有人会停止探索和追逐。

《小时代》从第一部就动用了一种“我在故事结尾其实已经死了,但我就是想给你讲讲,我死之前都遭遇了什么故事”的旁白,贯穿了全系列,一部比一部说的直白,什么死神的镰刀,上帝的结局,腥红的落幕,即便不看原著,你对他们的死亡也该毫无意外。

而观众自己呢7试图在电影里找到人生意义?多么荒唐。但这荒唐不过来自于国产电影这门年来越积越多的尴尬阳粗糙,IMDB TOF)100,哪—部拎出来让你读不到另外一种继续生活的可能和正视生命真正能量的勇气?

比起其他的玛丽苏电影来,《小时代》系列至少还贡献了玛丽苏以外的选择,你可以像唐宛如一样靠自嘲解构人生,但你可能会玩多了之后破相,你也可以像顾里一样靠包揽责任改变命运,但你可能扛久了之后重病。霸道总裁?他们不是这个系列里的终极答案,这是郭敬明对女孩们唯一负责的一点。对不起,你要去自己拿回自己的人生,哭也好,撕也好,婊也好,癌也好,你做主,靠不得别人。

我很想问小四:“你一定要让他们死在青春里,不面对生活的真相吗?”但如果真的有那样的机会,他未必会实话实说简洁地答我。因为生活,有很多种真相。灵魂的尽头,都得自己去走。还能不能和看《小时代》的人做朋友

去电影院看《小时代4》,我在后面笑出了眼泪,前排的姑娘哭成了泪人,我们彼此看不上。正如这个笑话所形容的那样,《小时代4》的上映,收获了两极分化极其严重的评价。有人认为它是自己青春的最好注脚,而有人却扬言要删掉所有去看《小时代》的好友。

一时间,《小时代》似乎成了友谊的试金石。

在此,我们姑且不论它是好还是不好,我们只来讨论到底还能不能和去看《小时代》的人做朋友。

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极其常见的行为:仅仅因为一个维度的观点与自己不同,便把一个好友删除拉黑。可是,我们应该意识到:每个人都是多维度的。往大了说,便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俗称“三观”)。

依照百度百科的定义,不同价值观至少有6个维度,而^生观和价f哥见分别至少有7个和16个维度。

即使每个维度只有3种不同的观点(实际上远远不止),那世界E三观的总数为3×6=564859072962。大约有5600亿种,远多于世界的总人口数。

所以,要找到两个三观完全一样(或者放低要求为基本一样)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一个人,仅仅因为一个维度(娱乐观)下的一个分维度(电影观)的不同,就解除了与自己不同的所有人的好友关系,是非常不成熟的。

虽说维度是有权重的,并且很多维度是相关的。但是,一部电影的权重在众多维度中其实不可能太高(如果这都很高的话,交一个好友就实在是太累了),而维度相关也并不意味着维度一定相同。很多时候,我们会错误地把两个维度强行等同起来,从而形成—种固有偏见。

比如,喜欢“凤凰传奇”的一定是乡巴佬——我要拉黑所有听“凤凰传奇”的;IT男都很埋汰,不懂风情——我绝不和IT男交朋友;上海男人全都是旧老婆的娘娘腔—一上海男人我见—个骂一个。这些观点很常见吧?仔细想想,其实者阱寺别不靠谱。

其实,“看《小时代》”本身不能说明太多问题。因为大家“看《小时代》”的原因本来就大相径庭:有的人是喜欢看MV般的美丽画面;有的人是喜欢看土豪们撕逼;有的人是借止上回忆自己的青春期;有的人是想了解“00后”的兴趣爱好;有的人是陪女朋友看的;有的人只是想在微博上吐槽;有的人则是因为喜欢郭敬明……这些人一足在其他维度上有什么明显的共同特征吗?未必。

现在你因为“看《小时代》”而删除了一部分人,在剩下的那部分好友中,随着你的深入接触,你会逐渐发现他们或者这点和你冲突,或者那点和你冲突……以乎每个人都有让你删好友的冲动。这下你可怎么办?

如果你依旧维持现有删好友的标准,你会发现用不了太长时间,在这个广袤的世界上竟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

而且,看《小时代》的妹子也可能会弹琴会做饭喜欢旅游喜欢健身。如果看《小时代》一3,会弹琴+3,会做饭+9,喜欢旅游+5,喜欢健身+8……那么,虽然她因为看《小时代》扣了3分,但是总分也很高啊。何况,在交朋友这件事上,又不是参加高考,总分越高就越好。

其实,如果去看《小时代》的妹子颜值足够高,别说做朋友啦,就是做女朋友也没问题啊。

猜你喜欢
郭敬明维度时代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郭敬明的“小”与“大”
名人读《意林》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