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炜
我们常指的干爹,在西方一般称为教父,意大利最著名的两个“教父”最近就相继上了头条。
65岁“黑手党教父”维托里奥·卡萨莫尼卡去世,“儿孙们”为他上演了一场“好莱坞”式葬礼,他的一幅肖像的浮现在罗马圓形大剧场和圣彼得大教堂上空的画面,抬头写着“罗马之王”。
在教父文化颇为浓厚的意大利,贝卢斯科尼可谓政坛最大的教父。上个月,他又被判刑了,这回是因为收买议员被判了3年。
已经数不清这是他第几次被判刑,两年前,在法院判他7年监禁且终身不得担任公职时,很少打诳语的意大利著名导演丁度·巴拉斯言之凿凿,要拍一部关于老贝丑闻的电影,名字就叫《谢谢你,干爹》。
当然,因为“意大利都懂的”原因,这部电影没能拍成,依然有大量的年轻女孩儿称贝氏为“干爹”,而当年那些拜他为教父的青年也早已纷纷攀至权力的半山腰,提供让他不断重返政治舞台的动力。
贝卢斯科尼早年为了获取政治和经济支持,在黑手党老大面前还不是俯首帖耳,大行交易;但在上位后,为了标榜形象,又叫嚷着要打击黑手党势力,引来的是多头不讨好。
从人类形成稳定社会关系肇始,自己没有“好爹”,就要去找个强势的“干爹”,这种文化就一直畸形的存在并发展着。当然干爹和干儿子之间,相互利用各取所需。不管是官场或是战场,商场还是职场,只要是名利场,莫不如是,但这些非血亲威胁着的关系膜一旦扯破,双方屡屡会反目成仇。
后唐太祖李克用靠十三太保一起打天下,最后却相互猜忌,各怀鬼胎;一代名导张彻用干儿子部部做主角,虽有一时间的名利双收,却最终落得晚景凄凉;就连在竞技体育中,不少教练们的干儿子一开始出场率总会高一些,随着成绩下滑,舆论责问,反目成仇的不在少数。
有人说,干亲之间关系很复杂,比婆媳关系更难,处起来是门“学问”。这不,在美国纽约,专门有一所大学教授年轻人如何“傍干爹”,主要从性、理解、慷慨、吸引力和互惠互利等五方面指导年轻人如何成功傍上干爹。可以说,性是最原始的资本,但互惠互利则是能延续这段关系最关键的砝码。而在英国,人们就干脆把这样的干爹叫做“糖爹”,意思很直接,你不发糖,别人怎么会单单跑来认你当爹?
让别人痛快争着认爹,很多时候并不是一件你情我愿的事。有的人糖豆很多,收干儿子收得也多,其中的利益纠葛过于复杂,或怀有不明动机,危险自来。唐初的刑部尚书张亮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可他有个喜欢给人当干爹的嗜好,连欧阳修后来也说他是“志趣奇谲”。有人想整他,正愁抓不到把柄,见他认了干儿子,就来了主意。唐太宗收到控告信后,觉得张亮养了500多个干儿子,是不是有谋逆之心啊。其实,张亮还真没有这份心,但照样被咔擦处斩了。所以,迷信干爹和迷信当干爹的,往往都没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