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是企业“走出去”的必修课

2015-09-10 07:22高鑫
中国报道 2015年1期
关键词:同学会走出去融合

高鑫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与全球经贸合作的逐步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奔赴海外,拓展国际市场。根据2014年9月,由中国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中国1.53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2.54万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分布在全球184个国家(地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达6604.8亿美元,较上年排名前进两位,位居全球第11位。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尽管这些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突飞猛进,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起步阶段。很多中国企业同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外企在华的发展一样,受文化、政策、人力储备等因素的影响,国际化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与不同国家的文化融合已成为企业“走出去”的必修课之一。

由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组织发起,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多年来持续关注中国企业“走出去”,在2014年12月12日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论坛上,更将主题聚焦为“多元文化:适应、兼容、发展”,旨在探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和中国倡导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形势下,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面临中外文化差异时如何适应、兼容、发展,通过不同文化风俗和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更好地沟通与理解,使之转化成为企业发展的潜力和动力。

论坛中与会嘉宾不仅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政府政策层面阐述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大环境,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什么和如何解决文化融合问题,还从“走出去”的实践中总结了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文化差异、文化适应、文化交融和文化管理的成功经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长陈竺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国际场合表示欢迎世界各国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并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把“一带一路”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这是新的国际和历史背景下,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举措。然而,我们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企业“走出去”还面临着艰巨的挑战。中国企业“走出去”必然会遇到文化适应、文化交融等问题,我们总的原则应该是“充分尊重,求同存异,学习借鉴,优势互补”,最终达到彼此适应、相互兼容、共同发展的目标。

对于文化融合在“走出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全国政协原副主席白立忱表示,文化融合是企业“走出去”的必修课。中国企业“走出去”必然帶有中国文化的烙印,“走出去”的企业切不可全面照搬已有的文化,而是要勇于去掉企业原有文化与当地文化不适应的部分,实现中外文化的融合。包括中国文化与所在地文化在企业内部的融合。企业要坚持中国文化中有利于企业在当地发展的因素,吸收当地文化精华,实现中外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吸收,在碰撞基础上升华,形成一种新的企业文化形式。

商务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张向晨表示,由于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中国海外企业与当地社会在文化融合方面面临不同程度的障碍。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规模将越来越大,国际社会对中国海外企业和中国经济影响力的关注度也将持续提高。因此,中国的海外企业要在促进中国的产品、服务、资本输出的同时,积极地对外推介我国的优秀价值理念和传统文化精粹,引导外界深入了解中国实际,扩大国家正面的影响,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政府部门也要加强服务,提高国际化的经营水平,指导海外企业加强文化建设,积极融入当地社会。

而在中美双边关系资深顾问斯坦利·贝尔(Stanley Barer)看来, 中国开始实施“走出去”政策,不但可以服务于中国人民的利益,还能为其他国家创造类似的机会。事实是全球化已经深深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无论你住在何地,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都被全球化影响着。全球化把所有的国家都联系在一起,像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也许有一些和你存在不同意见的成员,但你必须学会在一起生活,寻求共同点,并且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

猜你喜欢
同学会走出去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同学会
我的同学会发光
留学同学会之超级社团
同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