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次工业革命,人将做回自己

2015-09-10 07:22赵洋
中国报道 2015年1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机器

赵洋

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一段早期历程。当时,工业生产完成了从工厂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时期。那是一次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生产与科技的革命。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是那个时代的标志,因此人们也把那段时期称作“机器时代”。

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下的大英帝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电气技术又带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理性与进步似乎凌驾一切,带给乐观的人们昂首进步的无限可能。

带来物质和城市化

那时,工业产品第一次成为日用品被大量生产,各种曾经稀缺的货品开始进入普通消费者的购物单。仅以最简单的工业产品——别针——为例:在18世纪下半叶亚当 ·斯密的时代,手工工场中平均每人每天可制造4800枚别针,这种效率已令时人惊叹不已。到19世纪中期,装备蒸汽机和加工机械的工厂里,每人每天可制造出60万枚别针。到20世纪初,被电动工具武装起来的工人每天制造的别针竟达到1500万枚。

在19世纪的英国,工厂就业岗位的增加吸引了大量农业人口涌入城市。除了以伦敦为中心的经济发达的东南地区以外,“好像用魔杖一挥”,英国又四处出现了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新型的工业中心。

但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恶果是工人阶层的赤贫。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曾这样描述当时的现状:“古往今来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个国家,让成千上万7岁至12岁的儿童每天在热不可耐的有害健康的环境下连续不断地工作15个小时;其中只给他们40分钟用来吃饭和换空气,而换空气时又往往是在潮湿的地下室或顶楼中,或在附近的狭窄街道和污秽小巷里。”

工业革命前,欧洲只有小部分人在城市居住,当时西方城市人口平均不到一万,大部分的市民都是商人和工匠。商人以出售工匠的制品谋生,而工匠则多在家中用手动的工具和简单的机器生产纺织品和日用品维持生计。

那时的城市生活并不尽如人意,污秽横流的街道是疫病暴发的温床,有身份的人更愿意住在乡下的庄园里。

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医学和卫生设施的进步消除了这些疾病源,城市居民不再因瘟疫而大量死亡,自罗马帝国衰亡以来已被欧洲人遗忘的清洁自来水、集中式排水系统和垃圾处理系统又回到了城市中,铁路运输保证了城市的粮食供应。先后发生工业革命的德国、法国、美国均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巨大的社会变化,因为居住在城市意味着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农业社会开始转变为工业社会,忙碌的城市文明把悠闲的乡村文明排挤到次要地位。

因工业革命而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重塑了人们的思想,普通人对个人幸福的追求远甚于来世福祉或集体利益。工业革命造就的中产阶级对民主政治产生了参与的兴趣,导致欧洲各国赋予更多国民选举与被选举权。

从日积跬步到日行千里

在工业革命前,马可·波罗和伊本·白图泰花一辈子时间走到遥远国度就可以名垂青史,海外殖民地的消息传回宗主国要半年时间。通信和交通的滞后使帝国难以有效治理,是蒸汽机、内燃机驱动的交通工具加上电讯网把地球缩小了。

早在13世纪,英国科学先驱罗吉尔 ·培根就预言:“在将来,马车不用马拉,并会以难以置信的速度飞驰。”诚如斯言,火车的前身可以追溯至英国18世纪的有轨马车。1829年,为了给即将建成的世界上第一条公用铁路选购车头,英国政府在利物浦举行了一场蒸汽机车比赛。史蒂芬森研制的“火箭”号机车以高速下的可靠性能取得优胜。此后,蒸汽机车垄断铁路牵引动力达100年之久。

1880年,中国开通第一条永久性铁路。1883年,巴黎到君士坦丁堡的“东方快车”开通。在《八十天环游地球》故事发生的年代,若是没有火车,主人公断无可能在三个月内完成环球壮举。

蒸汽火车堪称第一种“时间机器”,可以高速跨越多个时区。汽油机发明以后,飞机和飞艇成为具有实用价值的交通工具。1898年,侨居法国的巴西人杜蒙第一次把汽车发动机装到气球上,大大改进了飛艇的性能。1901年,他驾驶飞艇首次成功绕飞艾菲尔铁塔,获10万法郎奖金。一次他操纵飞艇在繁华的大饭店前着陆,步入餐厅就餐,引来观者无数,其技术“极客”的绅士派头令21世纪的明星也相形见绌。

三年后的1904年,流亡海外的康有为也在巴黎实现了“飘然驭风而行”的梦想,乘观光气球在2000尺高空俯瞰人世。在飘然欲仙之际,来自农业社会的维新派领袖仍不忘地面纷繁争斗,预言气球和飞艇会在未来的战争中发挥作用:“天空交戟,益为神物”“必为百年后一大关系事!”其实,并没有过100年那么久。仅仅八年后,飞艇就成了最早投入战争使用的航空器,比飞机上战场还要早。

此时的人类,可谓上天入海无所不能。1850年蒸汽船开始争夺帆船的货运订单。爱迪生和贝尔等电气发明家进一步在时间上把人拉近。1890年贝尔获得电话专利以后,成立了贝尔电话公司,电话逐渐成为简便的通讯工具。当时美国已有电话机135万部。到1920年贝尔系统电话公司几乎运营全美四分之三的电话,美国在成为“车轮上的国度”之前,已经是一个电话网上的国家了。

代价是流水线上人的机械化

发电厂和输电线不仅提供了电灯的能源,解决了各行业的能源问题,还彻底消除了家庭劳动中令人讨厌的工作。

1900年以后,美国家庭普遍使用电器,如电炉取代煤炉或气炉,机械电冰箱取代冰盒,电动缝纫机取代脚踩缝纫机。特别是繁重的家庭清洁工作,由于电动洗衣机、电熨斗和真空吸尘器的使用而大大减轻。妇女有了空闲的时间,可以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和社会活动,各式各样的妇女俱乐部创立起来,这比妇女参政运动者的鼓动宣传更有效力。

男人的世界却是另一番场面,在实行“福特制”的流水线工厂里,分工愈来愈细,从前完成整件工作的手艺人,现在只做一件工作的一部分,流水线分工把每个工人的肢体活动变成精密计算过的效率最高的程式化操作,分分钟固定不变地重复着,工人成了机器。

恩格斯早有预见地写道:“如果说自愿的生产活动是我们所知道的最高的享受,那么强制劳动就是一種最残酷、最带侮辱性的痛苦。还有什么能比必须从早到晚整天地做那种自己讨厌的事情更可怕呢!”在电影《摩登时代》中,卓别林把人的活动节奏由机器节奏规定这一可笑且可怕的事实演绎得淋漓尽致。

1895年出现的电影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伟大发明,虽然它让过去难以进戏院的普通劳动者也能消费精彩的表演,但电影工业、广播工业、报纸工业的构词法显示了文化事业工业化的一面。文化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组织方式在制造业节奏的带动下迅速地机械化、工厂化。广播电视、通俗文学和电影快速推出又快速消退,造成了一批批被文化学者麦克卢汉称为“有产品而无情感”的吉光片羽。

未来,不会打网球的医生不是好导演

以往的工业革命,发生场所都在资本集中的领域,如工厂、铁路、电话网等。以智能互联网、智能电网和先进制造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将有可能使曾经集中的技术权力分散到每个人、每个家庭中。

社交媒体造成的信息源分散,以及智能电网形成的能源分布式供给布局带来的是权力的下放。当通信和能源交易成本趋向零时,个体的时间就是最为稀缺的资源了。

由于生产力激增造成的闲暇时间增加,使一个工厂工人可能在下班后变为产品设计师、园艺师、乐队鼓手,“医生中网球打得最好的”或“最会拍电影的数学家”将不再是调侃,社会分工变得模糊。

此时,除了一些必须标准化的产品,大多数流水线已经随着定制设计与个性化生产而消亡。机器体系的消逝造成社会分工的变化,掌握着计算机绘图软件和3D打印机的普通人愿意分享自己的设计和产品。21世纪初网友在网上交流对事物的看法,21世纪新工业革命时代的网友则交流事物本身。

手工艺会迎来新生。因为产业革命而消逝的手工艺者行会将再次出现,从业者用激光实物扫描仪代替圆规和卡尺,重新以人的尺度度量世界。新的工业设计将更关心使用者的情感,而不是机器的效率。

因为生产力冗余,据估计,到2040年,全球制造业工人数量将从现在的1.63亿下降到区区几百万。由于生活必需品的唾手可得,人们有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内容。工作可以只与兴趣相关,而与金钱回报无关。人可以做回自己,不必再是机器中的螺丝钉。人人都是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有机成分,活着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快乐。

因为生产不再按照市场预测进行,而是按照订单进行,浪费会大大减少。生产端与消费端的接近也降低了流通环节的损耗。碳排放的降低、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减少使大自然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在自然环境恢复的同时,钢筋水泥的人工环境也会被宜居的绿色建筑重构。虚拟现实通讯技术和高效的公共交通网络将给城乡布局带来全新变化。两个世纪以来第一次,人口会从城市向乡村流动。此时的乡村,有更多绿意、更多太阳能和沼气。

自然节奏将逐渐取代机器节奏。因电力照明、7×24新闻、无所不在的电信、航空时差、三班倒工作所导致的时间混乱会被重整。人的生活节奏将再次与日升月落和四季相联系。各种工业社会特有的心理疾病将只在历史书中出现。

共享、协作的互联网精神将延伸到现实世界,现今人们不计酬劳地共同打造一个网络百科全书,未来掌握微型电厂和微型工厂的无数个体也会共同打造更伟大的实体工程,世界大同或许不再是遥远的梦。

人要做回自己。这是工业革命200年来人们历经繁荣与磨难悟出的道理。现在,新技术给了我们这种可能性,是否迈出这一步,选择权在每个人手中。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机器
机器狗
机器狗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无所不能的机器
神奇的写作机器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未来机器城
工业革命
从“工业革命背景”看复习课中的史论结合
工业革命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