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德育”奠基学生幸福人生

2015-09-10 07:22范可敬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阳光能力课程

范可敬

乐观、积极的阳光心态,自强、奉献的阳光品格,创造健康、高雅的阳光生活的能力,这三大要素是关乎学生当下成长和未来幸福的重要因素,也是日坛中学开展“阳光德育”的目标追求。

“阳光德育”通过高雅氛围的营造、丰富活动的开展、多彩课程的设置、健康成长的规划,给学生充满正能量的指引,唤醒他们自我成长的意识,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帮助学生自我定位

在环境设置上,我们着力打造体现日坛特色的文化内涵,校园以君子大德之色——红色作为主色调,以梅、兰、竹、菊、莲作为五个楼层的装饰主题,希望学生修君子之德,养君子之气,培强国之智,强刚健之体,求内质之美,培养高雅、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热忱、奋进的公民品格。

拥有14万册图书的学校图书馆每天开放,书籍码放、借阅以及阅览室的管理,完全参照标准图书馆的规格,让学生不但书卷在手,更能书香在心;阅读角的设立,让学生自主阅读的乐趣得到了满足,从杂志的选择到管理,都由学生一手操办,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还培养了自律能力;每个楼层配备大型电子阅读器,内存的2000余册原版图书可供师生随时下载,让阅读的形式更加丰富、便捷;“网上图书馆”的建设,让数字化为主要形态的课程资源得到充分使用,特别是日坛中学课程资源中心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使用,使大量辅助学习资料呈献给全体师生,拓宽了学生的求知领域,给予学生自我探索的空间与机会,利于他们对自己的未来自主设计。

网络中心的150台电脑全天开放,供学生研究性学习使用;数字化实验室、化学重点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等设备先进齐全,为学生的特长开发、品性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探索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准备。

经过招聘与竞选,学生电视台、日坛之声广播站真正成为了学生自我锻炼的场所。学生微电影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承担采、编、播任务,学生从自己的视角,用最美的画面和声音呈现校园的动人生活;“日坛之声”广播站围绕日坛中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将每周二的时事广播与每周五的“日坛之声”作为传播师生心声和播散主流文化的窗口,传递着时代的强音。每到课间,多媒体播放器滚动播放名曲、名画赏析,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促进学生自我发现

《日坛中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在1999年提出并实施,让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个人成长目标更加清晰。我们通过设置课程、开展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在选择、体验、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己还可以开发的能力,还可能有的成就,还需提升的素养,还要追求的目标。

从最初的选修课到现在的社团活动、校本项目课程,都是基于学生需求而开设的。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爱好不等于特长,潜能可能被埋没,于是增设了“传统与文化”“科技与创新”“艺术与生活”“运动与健康”四类体验性课程,鼓励学生在课程、活动中承担不同的工作,并要求课程结束后要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我们配套开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以过程记录、自评他评的方式,确定每个阶段的增长点,激励学生在体验中自我发现。

这些课程的设置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他们的个性化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升学深造、就业需要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审视自我,对基础、特长、兴趣和发展方向等有一个较全面的认定,学会从自己的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不盲目追求所谓热门专业或职业;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在各门课的学习中有所投入、有所担当;学会与人合作,在小组学习与社团活动中整合意见,包容他人;学会从指导教师、学长和家长处获取帮助,将自己的发展大计与周围人协商,主动设计自己的成才计划。

鼓舞学生自我成长

在不断的尝试中,学校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课程和品牌活动,为有特长的学生搭建了广阔的舞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给予了强大的助力。

为了满足学生的创新发展需求,学校特别组建了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两个领域的学生研究院,吸纳在研究性学习、创新大赛、全国数理化大赛等活动中有突出成绩的学生成为学生研究员,同时,鼓励其他学生通过自荐申报、审核成为学生研究员。我们特聘清华大学教授作为荣誉院长,组建导师团队,建设重点实验室,建立研究基地,开设研究课程,鼓舞学生自我成长;北京市翱翔计划化学课程基地校的确立,也为学生在化学方面的成长需求提供了更坚实的课程基础。屡获全国一等奖的无线电项目、健美操项目,曾获北京市一等奖的机器人项目,北京市金帆交响乐团带领下的四支音乐团队,秉承中华传统绘画艺术的墨艺轩、剪纸社等十六个品牌课程,从师资吸纳、学员选拔、课程管理、成果展示、经费支持等方面已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每个学期的推介展示活动,吸引着更多有追求的优秀学子加入他们的团队。

一年一度的吉尼斯校园挑战赛、阳光大舞台艺术展演、科技嘉年华、情满中华诗歌朗诵会,每月一次的草地音乐会等品牌活动,让在科、艺、体方面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得以一展所长;心理嘉年华由心理协会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手操办,他们对心理教育的热情和渴求,通过会刊和活动传达给每一位师生;校级、班级志愿服务基地的建立,让学生的公民品格得到更好的锤炼。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成长,德育处牵头制定了《北京市日坛中学学生年度荣誉申报制度》,其中特别突出了单项荣誉奖,对在特长(科技、艺术、体育、学业)、社会实践活动、社区志愿服务等方面有突出表现或获得突出成绩的同学予以奖励。

引导学生自我规划

幸福课程是我校德育与心育有机结合的产物,由心理课程、拓展课程、学业规划、主题活动四部分构成。它的形成第一方面是因为学校虽然已有基于积极心理学,在阳光心态与阳光品格的培养方面较为成熟的心育内容,但是创造阳光生活的能力既包括学习能力,又包括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自我规划”,无疑是学生在迎接人生重要挑战前最应做好的准备,而这些是被原有心育目标忽略而又极具现实意义的内容;第二方面源于学生的成长困惑——自我规划不足,因为家长的过分关注使学生普遍存在自我认知不清,对专业认识不够,对社会了解不够,对自我的规划往往盲目或盲从,在创造阳光生活的路上人为制造了太多波折;第三方面源于学生普遍的成长问题——学习内驱力缺乏,家境的优越和外界的诱惑,使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内驱力。

针对学生当下成长与未来发展,为激发学生成长内驱力,学校以“幸福”作为关键词,以积极情绪、积极人际关系、拥有幸福的方法和能力等为主要内容,搭建了以阳光心态调节、阳光品格塑造、阳光生活能力提升三大核心版块的阳光心理课程教学框架,形成了学校的心理校本课程——幸福课。

拓展课程由三个部分构成,实现了家庭、社会、学校三大成长因素的融合。其一,以生涯教学内容为主轴,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业规划有机结合,借助心理课引导学生科学、客观地自我认知;其二,设计职业体验之旅,由学生根据个人职业兴趣与自我能力取向,组建体验小组,自主联系体验单位,进行体验与访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加了解职业的艰辛,了解职业对人的素质、能力的要求,了解到工作中还需要很多专业技能之外的素质,如责任心、服务意识、耐心等,从而科学自我评估,重新定位理想;其三,开展社会大讲堂活动,邀请家长或学长走进课堂,向学生讲述自己的成败得失,尤其是中学阶段的品德、习惯、知识储备对未来职业选择与发展的影响,以真实的“人书”,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

《生涯规划书》由“职业规划”与“学业规划”两部分构成,在撰写和多次修订的过程中,学生将个人能力与选择的职业对个人能力需求相比照,从而修订所选择的职业方向,并反观学业,确定需重点关注的学科及需扩充与提高的知识、能力,以及每个学年要达到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

主题活动中的“生涯故事演讲”由班级演讲和年级分享两部分组成。通过成长历程的自我梳理,学生对自己重新发现,深刻反思,慎重规划,并在了解彼此的过程中获得成长的正能量。种子论坛的举办,让学生了解同龄人的经历及想法,了解别人有什么样的理想,从而获得启发,受到激励。

“阳光德育”的实施,让日坛学子更加客观地认识自我,夯实基础,激发潜能,理性超越;更加科学地规划成长,放眼未来,立足当下,稳步进取;更加理智地审视世界,悦纳自我,包容他人,乐观生活。

编辑 王雪莉

猜你喜欢
阳光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走,出发!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走在阳光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