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校机械专业课堂教学比较研究

2015-09-10 07:22张华周一丹倪红军黄明宇
考试周刊 2015年94期
关键词:机械专业高等教育课堂教学

张华 周一丹 倪红军 黄明宇

摘 要: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将理论知识和要点面对面直接传授给学生。针对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以机械专业课程为例,通过对美国密歇根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和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对比研究,总结中国高校机械专业课堂教学需要提升之处,有利于机械专业开展工程教育专业国际化认证。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课堂教学 机械专业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针对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的教学计划由不同课程组成,而每门课程都要围绕课堂教学展开。教材的选定,教案的编写,以及授课笔记的撰写都是为课堂教学做精心准备;课后的学生作业批改、定期的考查和期末的考试都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验收。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的高低。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开展,国际化的教育理念逐渐对国内的课堂教学产生影响。很多高校针对专业课程开展了“双语”教学模式或者“全英文”教学模式,从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上都试图接近国际化标准。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获得普遍成功,课堂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机械专业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以机械专业课程为例,通过对美国密歇根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和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专业课程课堂教学的对比研究,分析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课堂氛围的差异性,以探索国内高校机械专业课堂教学需要改善的地方,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理念的差异

中美高校在课堂教学中都是以讲授方式授课,但存在明显的教学理念上的差异。中国教师的课堂教学推崇的是知识的灌输,往往形成了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如同宗教的信徒,教师就像传教士,学生被动吸收知识;美国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的是问题探讨,鼓励学生开展独立思考和批判,学生对教师的授课不是简单的囫囵吞枣,而是一种正确引导下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

中国高校这种灌输知识的教学理念,导致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学生则是被动记录笔记,摘抄要点,这样会挫伤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的思维固化、僵化,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相反的是,美国高校探讨问题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与教师放在一个平等的空间,没有主客之分,教师的作用是提出问题和考虑问题的大体思路或者方向,学生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自由空间,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模式的差异

2.1课程设计的差异

机械专业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紧密联系的专业。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绝对不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灌输,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不同的课程知识要能融会贯通。但是,国内高校普遍的做法是大一学习工程制图,大二学习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大三学习工程材料、刀具和机械制造工艺。学生学习的情况是一个学期考完一门,就丢掉一门,各门专业课相对独立,缺乏必要联系。密歇根大学工学院机械系将将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机械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进行了有机融合,课堂教学结合实验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够有的放矢,使得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机械工程的核心知识。

2.2课堂环境的差异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考的扩招,学生人数激增。课堂教学往往是大班化教学,阶梯教室中一般有百人以上的学生,面对这样的课堂环境,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也不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讲台高高地立于教室的中央,教师上课往往站在讲台后方,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压迫感。美国的高校课堂更多的是小班化教学,一个教室一般30个学生座位,教师使用的讲台和学生的课桌一样高,座椅的摆放很随机,可以任意移动,方便排列成半圆式或者圆圈式,无形中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表见解。

学习机械专业课程知识时,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出发,必须有各式各样的学具和仪器设备。国内高校把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分开,在课堂教学讲授的是理论知识;时间开设的实验教学是实践技能的培训,这就存在明显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美国除了一般的课堂教室以外,还有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开辟的专门的教学工作室。针对机械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会有不同机械模型及其灯光照射形成不同视图的教具;针对机械专业的机械设计课程的传动教学,会有齿轮传动、链传动和皮带传动的机械实物装置,供学生现场装拆;针对机械专业的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夹具设计,会有各种不同的通用夹具、常见的专用夹具等实物,供学生亲自动手装夹零件。这些课堂环境针对不同的课程教学专门设计,针对性强,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2.3考核方式的差异

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国内普遍采用一张考卷的形式,考题大部分是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这一类的客观题,学生只要在考前对着重点内容进行死记硬背,就能轻松过关。美国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更加灵活,平时作业往往是小组协作完成,都需要查阅大量资料,进行自主设计,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模仿或者抄袭。最后的考题都是主观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答,没有客观的唯一标准。谁的解题思路能够独辟蹊径,有明显的新颖性就能够得到高分。这种考核方式的差异也体现了中美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理念的差异。

3.课堂氛围的差异

活跃的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一大保障。国内高校的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属于典型的“一言堂”。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仅限于教师的课堂提问,很少有学生主动举手提问,对老师授课内容能够提出质疑的更是寥寥无几。美国高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始终是平等的,围绕一个主题,相互探讨,激烈的辩论很常见,甚至老师更多时候是一个倾听者,再听取不同小组同学各自的陈述,然后进行点评和分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十分欢迎学生提问,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当堂释疑解惑。这样互动式的学习和活跃的课堂氛围,保证每个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程参与教学活动,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结语

本文以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南通大学为例,对中美高校机械工程专业课堂教学进行了对比,重点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课堂氛围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内工科课堂教学需要改进之处,主要包括:(1)将知识灌输的理念转化为问题的探讨,通过融入知识的针对性问题的探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2)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无论从课程体系的设计,课堂环境的布置到课后的考核方式都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考核;(3)课堂氛围通过师生的角色转换调动,要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教学,化被动为主动。

参考文献:

[1]张华,周一丹,倪红军,黄明宇.中美高校机械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科教文汇,2014,11.

[2]郭杉,胡金蝉.中美课堂教学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

[3]陈志蕾.中美课堂教学之差异——基于公开课的教学比较[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3(6).

[4]郑文平.析中美课堂教学的差异[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8).

[5]彭英娟,赵波.中美课堂教学行为的差异性对比分析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8.

[6]宋树杰.中美课堂教学之比较[J].山东教育,2006,35.

猜你喜欢
机械专业高等教育课堂教学
多元思维下中职机械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专业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紧密对接航空制造产业 创新航空机制专业内涵建设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