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经典教育案例的现实反思

2015-09-10 07:22殷玉龙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5年9期
关键词:小东小杰陶行知

殷玉龙

作为经典教育案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一直为教师们所推崇,虽然时隔多年,再次进行解读,发现其意蕴依然深刻,对教育教学仍然有启迪作用。

一、故事回顾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有一次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等在校长室准备挨训,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异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的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流着泪说:“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说:“你能正确认识错误,我再奖你一块糖,我的糖送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王友怀揣着校长给的糖果离开校长室,此刻他的心情不难想象。

二、故事审读

角度之一:要智慧地选择教育的契机和时间。

陶行知先生发现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制止之后,并没有立即进行教育,而是让孩子放学之后去找他,到时再根据情况进行教育。这里的智慧表现为一个“立即”和一个“不立即”。正在进行中的冲突如果不立即制止容易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所以不管谁对谁错,先停止冲突为最佳,而不是有人说,我让你先打,打累了就不打了,把事情搞大了,下次就不敢了;冲突中的孩子正处于怒火上升的时期,比较冲动,这时不适合立即进行相关的教育和批评,否则很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就提醒我们在处理孩子间的正面冲突中,要冷静一下:让学生冷静下来,静思己过;让自己冷静下来,寻找对策。如此,“过一会的教育”自然远比“立即的教育”效果要好。

其实远不止是在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时需要这样,在缓解师生之间的冲突时也需要如此。

案例:又是周一了,小海又准时的肚子疼,头疼,又需要请假了。其实他是因为双休日作业基本没做,没办法交差,干脆采取这种方法躲避,然后想办法抄完,下午照样漂漂亮亮地把作业交上来。但是这次班主任洞穿了他的诡计,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接下来就看如何处理了。不立即处理,容易产生“破窗效应”,别的同学会怎样想?他能抄作业,我当然也可以啊。立即处理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过程是这样的,班主任沉积多时的怒火终于爆发了,劈头盖脸一通咆哮,然后责令小海站出去并通知家长前来解决问题。可小海家长来了之后,小海不见了……

反思:案例中的教师在处理问题时不够冷静,操之过急。当即制止是正确的,立即解决确有不妥。人都怕被“揭短”,何况是孩子?再说,认识错误需要时间,也需要一个过程。此时教师要先冷静下来,教师的冷静是为了让孩子有冷静的机会,有悔过的时间和空间,切不可直接采取狂风暴雨的方式将孩子逼到墙角,让师生双方都没有缓冲回旋的余地。当然也不是什么事情都要往后拖延的,一切因时因地而动,关键是教师要有选择教育契机和时点的智慧,学会灵活处理。

角度之二:要详细地了解事件的前因和后果。

从“四块糖的故事”中,我们知道陶行知先生的智慧不仅表现在立即制止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同学的行为,没有根据自己看到的表面现象去进行批评教育,而是让孩子先回去,下午再来处理;更表现在他利用这段时间,抽空去了解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认识,知道王友是事出有因,于是形成了全面准确的综合判断,这才有了后面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行为,也才有了王友的感动至极,流泪“悔过”的教育效果。

案例:值日班长在进行一天的班级情况点评,点名批评了小东和小杰,小杰当场就表示了不满,引发了班级的混乱,班主任及时赶到方才震住,点评得以继续。放学后,小杰来到办公室做解释,班主任却还是满腔怒火,不愿意给小杰解释的机会,只是强调即使不是值日班长点评的这样,也不可以当场吵闹,而是应该事后解决,责令小杰写检查,小杰不服,双方不欢而散……

反思:教育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多突发事件,需要教师及时处理。但教师不清楚事件的前因后果,处理起来就容易犯主观性错误。案例中的班主任因主观臆断,不做详细调查,不做细致分析,也不愿听学生的解释,就很难做出完整准确的判断,小杰自然不服,结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见,全面地了解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也是教育智慧的体现。

角度之三:要合理地选择教育的场合和背景。

陶行知先生在制止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之后,没有就地批评他的错误行为(王友用泥块砸同学的行为不管什么原因都是错误的),因为旁边还有其他同学,又是一个较为开放的场合,环境相对比较复杂,显然不利于教育。而让他下午到办公室,在办公室里,只有先生与王友面对面,这里的教育环境相对比较简单,这时去讲道理,给批评,提要求,王友同学都相对比较容易接受。放学后,没有先生的再次催促,王友主动到办公室准备挨训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案例:课到临近结束,数学老师正在巡视学生的当堂巩固情况,突然一声尖叫,打破了教室的宁静。随之,汤同学报告:老师,我不给小东抄,他就踢我,把我腿踢疼了,我没控制住,对不起,扰乱班级纪律了。自然汤同学的行为无可厚非。再看看小东因为私下的动作被曝光,干脆不管不顾,昂着头,一副你能把我怎样的架势。刚好下课铃声响了,老师淡然地宣布下课之后,说,老师一节课下来也累了,哪位同学帮老师把本子搬到办公室去?(稍停顿)要不小东你辛苦一下,帮老师一个忙。……后来,小东从办公室出来,诚恳地向汤同学道了歉。

反思:教育环境是指学校影响学生的一切内外部条件的综合。案例中的教育环境是狭义的,重点指被批评教育的学生周围的情况。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尊心,犯了错误,如果在大庭广众之下教育批评,哪怕再有道理,也会使学生觉得伤自尊,自然会产生抵触心理。不管老师后来采用了什么方法,首先老师避开了大庭广众之下这个让小东抗拒和抵触的教育环境,就使教育行为成功了一半。可见,合理地选择教育的场合和背景,有时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角度之四:要有针对性地给予恰当的表扬和批评。

故事中的陶行知先生最令笔者折服的是,他的表扬不是形而上的空谈,而是明确具体有针对性,而且四块糖的奖励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奖励的链条。第一块糖奖的是王友的守时,第二块糖奖的是王友当时听从先生的要求,立即停止了对同学的伤害行为,第三块糖是针对王友因为打抱不平才去砸同学的,这些都是围绕一个中心事件实际发生的,通过这个奖励链条的循循善诱,最终让王友自己认识到错误所在。王友本来以为来了就是挨训的,没想到却还因此受到了表扬,自然受到感化,主动承认错误。顺势,陶先生立即针对王友的认识给出相应的奖励——第四块糖,为这个事件的处理画上了一个句号,但这个奖励所产生的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四块糖”在王友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自然会对其今后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也正是“四块糖的故事”的教育魅力所在。

案例:开学以来一直比较积极比较阳光的小赵最近有点郁闷,今天在全校组织的作业纸整理互查中,他未能按照要求整理,被通报批评,并给班级考核带来很坏的影响。班主任很生气,强压怒火,晚放学把小赵找来,对其前一段时间比较积极地参与班级管理给予了肯定。然后迅速转到今天作业纸整理的话题上,上升到了严重败坏班级荣誉,没有集体组织观念的高度。小赵始终一言不发,面无表情,几乎没有任何反应。看看天黑,班主任怕出事,只好让他先回家。

反思:在赏识教育的感召下,很多老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都会先说上一两句夸奖孩子的话,然后迅速转弯,对孩子进行无情的批斗。表面上看来也做到了赏识,做到了尽可能的表扬,但这种只图表面,没有具体针对性的表扬缺乏实在意义,很多同学好像看透了这招惯式一样,并不领老师的情,因而教育的效果也不明显。班主任对小赵的表扬明显就属于这种,表扬缺乏针对性,跟今天的作业纸检查没有太多的联系,纯粹是为了批评而表扬,教育环节缺乏连贯性,而且是具有断崖式的跳跃,学生难以接受。

其实对这个经典教育案例进行解读的角度还有很多,比如学会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等,我们要做的是务必要联系到自己的校本和班本以及涉及具体事件的人本;更要清楚解读的是其精神和实质,传承的是其方法表层下的教育智慧,而不能简单地去模仿。现在学生犯了错误,你再去用糖果作为奖励,非但不能起到作用,甚至会被学生耻笑,因此要让这样的经典继续传承,继续发挥影响,那就必须抱着一颗好学之心,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只有这样,经典才能继续在现代教育中熠熠生辉。

(作者单位:江苏宝应县实验初中)

猜你喜欢
小东小杰陶行知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约定
洗澡
陶行知夜归
妈妈的爱
为啥总挨骂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香蕉皮的家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他鼓励了我(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