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应是一个自我设限的封闭体系,而应是一个与世界文明保持密切互动的开放过程。确立“世界向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中国和世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路径。党的一代代领导人坚持“世界向度”,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并引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当前,我们亟需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过于集中于“中国向度”的局面,切实加强相关研究的“世界向度”,以凸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丰富的世界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世界向度”;人类文明;全球化视野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1-0056-04
作者简介:范鹏(1983-),男,河南遂平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自从诞生以后,在其走向世界并指导各个民族和国家实践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一个“民族化”和“本土化”的问题。一定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化”的逻辑延伸和空间拓展,它不应是一个自我设限的封闭体系,而应是一个与世界文明保持密切互动的开放过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首先立足于中国国情和现实阶段,以充分体现“中国向度”;同时又必须拥有世界历史眼光,将其置于全球化视野和人类文明进程中加以观照和把握,以充分体现“世界向度”。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解决中国问题的经验证明,缺乏“世界向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导致党的理论创新工作陷入误区、停滞不前,最终给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必须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世界向度”,以更好地发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指导作用,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更加坚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一、确立“世界向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
“中国向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和核心,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但这一视角无法涵盖全部视域和内容。倘若仅仅停留在“中国视角”层面,缺乏在全球视野中的比较和对话的维度,必然制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的广度、深度和创新程度,进而降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的世界价值。[1]因此,在“中国向度”和“中国视角”之外,还必须确立起“世界向度”和“世界视角”,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
“世界向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和实践取向,马克思主义本身即是“世界历史”的产物和“人类知识总和”的结晶。相应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必须是一个坚持世界历史眼光、确立“世界向度”、不断地从人类文明中汲取营养和价值的过程。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基础和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面临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虽然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处时代和环境不同,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不同,但是若想顺利地达成其肩负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成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除了须对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有正确把握外,还必须对世界局势和时代特征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才制定出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纲领、战略和策略,有效引领了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前进。
确立“世界向度”,意味着我们党一直致力于推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决不能脱离人类文明发展轨道,相反,在人类历史已成为“世界历史”、全球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的形势下,任何关起门来搞自我封闭、搞狭隘的民族主义或地域性共产主义的做法,都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背道而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始终坚持世界历史眼光,必须真正确立“世界向度”,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把“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变成只具有“中国特色”的“自说自话”的体系,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有了一定程度的单向度特征。[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向度”,至少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1.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中国和世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所谓宽广的眼界,一是有历史的深远眼光;二是有世界的全局眼光;三是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努力做到清醒、主动地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命运。”[3]世界历史眼光可谓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是把握世界局势和时代特征的基本要求。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一贯信守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中国和世界的优良传统,这确保了党能正确无误地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战略、策略,从而更加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和改变国家命运的工具、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具体实际的坚定信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是坚持世界历史眼光的典范。坚持世界历史眼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自觉地将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同世界趋势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从世界历史的高度把握影响和制约中国发展的关键性和全局性问题。
2.学习并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路径。
晚清以降,随着西方的崛起以及对外侵略扩张,一度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天朝上国”中国逐渐衰落下去,“中国政府在面对日益增长的外国干涉面前显现出来的无能为力,刺激部分有志之士发起了一系列旨在让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改良运动。”[4]正是从这个时候起,历史上大部分时期一直处于被学习和模仿角色的中国人走上了向西方国家学习的道路。一定意义上,中国后来成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历史结局。积极学习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特别是作为世界文明最伟大成果之一的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必然选择。在中国共产党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利器并将其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过程中,仍然必须继续学习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并将之作创造性的改造和转化,使其变成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正如毛泽东强调的:“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是,这种学习“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5]学习其它民族和国家长处的目的在于“整理中国的,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6]积极学习并善于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是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世界向度”的必然要求和基本体现,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路径和宝贵经验。正是在与时俱进和与世俱进过程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展现并凸显了其丰富的意义和价值。
二、坚持“世界向度”,党的领导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
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成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来看,一个又一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都与其创立者拥有世界历史眼光、坚持“世界向度”高度相关。可以说,党的领导人的世界历史眼光或坚持“世界向度”是“成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要素”。[7]
1.“世界向度”与毛泽东思想的创立。
毛泽东自幼十分勤奋好学,酷爱读书,常常废寝忘食地阅读古今中外的各类书籍,即使在最艰苦、最紧张的革命战争环境,他也总是不忘读书。[8]因此,虽然他没有出国留学,但通过长期大量的阅读自学,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了西方近现代思想文化,这对于培养他形成以世界历史眼光审视国内外问题的习惯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他的著作,无不坚持用世界历史眼光来分析和研究中国社会、中国革命和中国问题。他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既区别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国同时胜利论”,又迥异于列宁提出的“以城市为中心”的俄国革命道路理论,从而解决了在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极其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的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可以说,正因为毛泽东拥有深邃的世界历史眼光,并以这样的眼光审视中国革命,他才系统完整地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从而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坚持“世界向度”,运用世界历史眼光,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建国以后,虽然毛泽东不像革命时期那样做出那么大那么多的理论建树,但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由于坚持世界历史眼光和“世界向度”,仍然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遗憾的是,在相当一个时期,由于国内外各种复杂因素使然,国家逐渐走上了一条闭关自守搞建设的道路,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巨大损失。
2.“世界向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既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像毛泽东思想的创立者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首创者以及承继者们都拥有开阔的全球视野和开放的现代意识,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多年的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9]这既是对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经验总结,又指明了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正确方向,这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向度”“世界向度”和“人民向度”并举。这种理论取向从根本上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10]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立下了首功。邓小平理论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基础。邓小平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首创者,与他具有深邃的世界历史眼光、善于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有着极大的关系。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足点直接建基于对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系统总结以及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教训的全面借鉴。完全可以说,没有世界历史眼光,不善于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就不可能有被证明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也不可能有被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7]毛泽东、邓小平之后的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均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具有丰富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的还精通多国外语。这样的素质构成使得他们较之老一辈领导人拥有更加开阔的全球视野和更为现代的观念意识,更能及时、主动、灵敏、正确地感知、分析和预测世界的潮流、动态和趋势。这对于他们高屋建瓴地提出理论和政策论述,总揽全局地进行治国理政,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理论和观点的提出,无不反映了他们对当代中国和世界新变化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要求的顺应和把握,无不体现了他们信守中国共产党的坚持“世界向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优良传统。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世界向度”
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普遍集中于“中国向度”,其基本特征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作一个给定的前提,主要着眼于中国问题的破解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论述,因而对马克思主义而言,它是一个“由外向内”的单向输入的向度。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单纯“中国向度”、缺乏明确而自觉的“世界向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一是容易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仅具有有限的“中国价值”和“中国意义”;二是孤立地强调中国文化价值的独特性容易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价值阐释步入误区;三是缺乏与国际社会和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对话容易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价值限制在地方知识的层面,不利于阐发其“世界意义”。[2]因此,我们必须逐步改变目前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过度集中于“中国向度”的局面,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世界向度”,秉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全球性的宽广眼界观察事物的一贯传统,积极而自信地走出去。这不仅是拓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空间的主观需要,也是顺应世界发展客观情势的必然选择。
1.全球化时代提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加强国际交流的迫切要求。
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是人类已步入“全球化”时代,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逆转的历史大趋势。全球化红利惠及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和国家,同时全球化衍生的一系列问题也使任何民族和国家都无法做到独善其身,而必须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协调和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各国面临的诸多问题既是个别的、特殊的,又是其他国家过往、当下或未来所要面临的,是共性、普遍性问题在特殊场域中的具体表现。[11]在此背景下,理论的有效性将直接取决于其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性问题的解决,理论的创造力将高度依赖于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依赖于不同理论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因此,全球化时代很难有与世隔绝的、脱离了人类文明轨道的完全“民族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要关注和解决本土问题,以展现其“中国意义”和“中国价值”,更要关注困扰和阻碍人类社会前行的全球性问题,以展现其“世界意义”和“世界价值”。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明的交流互动中,也将极大地丰富和提升自身。
2.文化多元化提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世界交流的广阔平台。
文化多元化是当今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这股趋势在国内外均有明显反映。在国内,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伴随的是,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的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在国际,世界范围内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有交流交融同时也有激烈交锋,“意识形态终结论”在文化多元化的事实面前不攻自破。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一种文明和文化独霸世界的企图注定是要失败的,当今世界文明和文化的格局正是由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明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甚至冲突塑造而成。一种文明和文化的魅力并不在于其能够征服他者、称霸世界和一统天下,而在于其在与不同类型甚至异质文明和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中展现的包容性和创造性特征,这也是文明和文化自信心之所在。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富影响力的理论学说,即便持不同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的人士,也由衷地叹服于马克思主义严谨的逻辑体系和超强的现实解释力。我们理应具有坚定的理论自信,借助于文化多元化趋势搭建的广阔平台,加强与其他文明和文化的交流和对话,不仅关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及其产生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而且关注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其他区域的存在状态及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进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包括国外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人类文明成果为我们进一步观察和了解资本主义、分析和解决人类遇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视角、思路乃至可能性答案,这样的“利好”不能不说是得益于文化多元化提供的交流平台。
3.改革开放增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除此之外其它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整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可谓空前增强,中国已经处于世界舞台的中央并对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这一点已成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的普遍共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获得的,反过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也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全世界都在关注和研究中国,都希望从中国的思想理论、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制度架构、
治理形态等各个方面寻找破解“中国发展奇迹之谜”的答案。世界关注和研究中国,也是中国影响和改变世界的大好机遇,我们必须以深远的世界历史眼光看待中国的发展和国际格局的变化。以世界历史眼光看待中国的发展,既要看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经验,又要看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潜在的世界意义和价值,努力为他国的发展提供经验参照和理论指导。“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正如“英国的工业、法国的政治和德国的哲学制定出来之后,它们就是为全世界制定的了”。[12]
由此可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世界向度”不仅必要,而且十分迫切。我们必须明确反对封闭地思考和谈论中国问题、拘泥于单纯的“中国向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倾向,切实增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世界向度”,以形成“中国向度”和“世界向度”有机互补的格局,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金明,何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全球视野[J].江汉论坛,2011,(3).
[2]衣俊卿.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新向度[J].哲学研究,2008,(12).
[3]余源培,沈玉梅.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历史眼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12).
[4]马丁·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M].张莉,刘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73.
[5]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85.
[6]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3.
[7]石仲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世界眼光[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2).
[8]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1.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9.
[10]习近平.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人民日报,2013-01-06(1).
[11]苏礼和.以国际视角和世界眼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1).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57.
【责任编辑:闫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