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军
嘉兴“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一管理”的创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中的共性难题。
相对于庞大的光伏产业来说,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还只是刚刚起步,光伏发电占社会用电总量不到0.1%,很多地方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尴尬的现实背后,是光伏发电推广存在屋顶落实、贷款融资、并网接入等一系列困难。
如今,这些难题在浙江嘉兴得到很好的破解。2012年底以来,嘉兴“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一管理”的创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中的共性难题。2014年全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现场会在嘉兴召开,意味着嘉兴模式获国家层面认可。嘉兴分布式光伏发电究竟是如何“破冰”的?
资本运作
嘉兴是中国光伏产业重镇,其产值占到浙江的三分之一。然而受欧美“双反”影响,2012年产销大幅下滑,陷入全行业性亏损。
为摆脱危机,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内部消化产能成为嘉兴的唯一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嘉兴光伏发电也是被逼出来的。
嘉兴市提出,自2013年起到2015年底,在嘉兴光伏产业园区内所建个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施2.8元千瓦时的超高额补贴。补贴额度几乎是国家的7倍。分布式光伏发电投资成本高、回报期限长,是影响推广的主要障碍,而巨额补贴如同一剂强心针,极大刺激了企业的积极性。
但此举也引起外界的质疑。有人质疑嘉兴过高补贴会伤害产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产业投机。也有人怀疑,这不过是一场政府的作秀。只有嘉兴人自己明白,这对于嘉兴光伏产业发展的迫切作用。
对于嘉兴市政府来说,这也是一次“资本运作”。嘉兴希望通过以资金换时间,尽快盘活光伏产业产能,发挥出政策的最佳效果。
发展光伏发电需要巨量的资金,由于此前光伏产能过剩,银行、社会资本对光伏产业基本都是退避三舍。重塑资本的信心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
2013年,由嘉兴市政府主导,成立了由企业和资本市场共同参与的光伏产业发展基金。通过政府为光伏分布式项目提供担保,取得资金的支撑,同时通过第三方监管公司和金融公司将企业的资产和收益权做为抵押。政府、企业、资本市场三方共同承担风险,以此吸引资本的进入。
嘉兴光伏园区对于入园分布式光伏项目,首先会要求企业进行一定比例的自由资产投资,之后通过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服务平台,结合分布式项目融资需要给予一定支持。
此后,再通过金融租赁的方式进行融资,将初期所需的设备一次性投入资金,通过租赁的方式在时间上进行稀释。另外,鼓励企业加入光伏产业基金,将项目收益权作为抵押的贷款资质,将未来的部分收益让渡给基金的方式,缩短资金回报周期。
嘉兴政府在光伏产业基金中并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政府资金,而是树立产业信心,整合产业资本,打通资本与产业之间的隔阂。目前,嘉兴光伏产业基金的规模已经达到10亿元。
“四统一”模式
除资金外,制约分布式光伏发展的另一个瓶颈是屋顶资源。没有屋顶,分布式光伏就成了无本之木,不要说盈利,就连安装都成为问题。
在原有的工业园区内,各企业的屋顶分属于不同的产权人。由于产权人的变化或企业的搬迁,对屋顶资源的归属可能会产生纠纷。这为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埋下了极大隐患。
嘉兴光伏高新区统一规划、统一收储、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四统一”模式,使这些难题迎刃而解。光伏高新产业园区管委会下设实体公司,对园区屋顶进行统一管理,全面掌握园区内屋顶资源。
首先,集中力量排摸园区内的屋顶资源,并提前与屋顶企业签订安装光伏电站协议,对厂房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的、年综合能力超过3000吨煤的新入驻企业,率先提出同步建设光伏电站的要求,达到充分开发屋顶资源的目的。
同时,由嘉兴光伏园区作为独立第三方见证人,统一与园区屋顶业主和投资方签订协议,制定规划,统一屋顶租赁、合同能源管理政策标准。
嘉兴并没有以政府强权的形式改变园区屋顶的所属权,也没有成为屋顶资源的垄断经营者,而是将公共管理模式下的资源统一规划,与基于合同能源管理的商业化运作结合起来。
在尊重业主产权的基础上,统一管理、利益共享。这一模式,不仅打消了投资商与屋顶业主在建设项目过程中的顾虑,为项目的加快建设创造了条件,也大大提高了屋顶业主的积极性,同时解决了部分因企业破产弃电、周末用电产生的矛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免除了分布式光伏项目投资企业的后顾之忧。
这种集中规划、独立经营、第三方监管的模式,使得分布式光伏发电既能体现出其灵活多样的特点,又能够适当地进行集中生产和管理。
通过这种方法,不仅在园区,在路灯、户外棚体、居民屋顶的分布式光伏建设中,也能够做到集中连片的集中建设,从而大大降低了对于配套设施、费用核算以及电网建设的成本。
攻克技术难题
与集中式地面光伏电站相比,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不确定性,并网后势必会对电网造成影响。并网接入难是必须解决的难题。而并网难,说到底不是政策问题,而是技术问题。
在嘉兴,有了政府的主导和供电公司的配合,难题不再难。嘉兴市政府在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建设了包括分布式光伏并网技术研究院、光伏装备与智能控制研究院、光伏能源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四大重点研究院,对光伏并网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機构的技术支撑下,一个一个并网难题被攻克。
如果光伏系统本身质量不过关,并网后对电网运行安全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这曾经是电网公司顾虑的原因之一。
于是,嘉兴市在建设安装标准上求突破,由政府部门会同相关企业技术人员,从产品选型、屋顶承载、建设布局,到竣工验收、运营维护,制定了一系列技术标准,特别是规范产品的技术参数,鼓励高效电池组件、新型逆变器等新技术的应用,明确光伏方阵场、光伏系统输配电与控制缆线等布局要求。同时,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负责项目验收。
嘉兴市在并网接入规范上求突破,出台了一系列技术规范文件和设计方案。同时,优化并网服务,由电力部门牵头,构建制度保障、服务保障、电网规划、技术支持、运营监控、电量结算六大体系。
在一系列技术规范和制度的保证下,嘉兴供电公司实现了并网申请全部按时限要求受理,符合要求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全部按时限并网。
分布式光伏发电另一个共性难题是电费回收难。使用别人的屋顶作为发电场地,一旦遇到屋顶资源所有者拖欠电费,电站运营商作为一个普通企业,并没有好的办法处理,将面临巨大的电费回收风险。
国家电网公司即使采取强制拉电的方式,也不能完全回收到位,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为了化解企业的担忧,嘉兴市政府也想法设法防止电费回收难的发生。
目前,嘉兴电费的收取途径有四个:一是由银行负责托收;二是在银行收不到的情况下,由政府委托的第三方运维公司进行电费收取;三是在运维公司收不到电费的情况下,由政府进行协调;四是在政府协调无果的情况下,采取相关法律手段解决。
按照嘉兴市的规划,到2015年,光伏产业的总产值约600亿元,到2020年,全产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嘉兴真正使光伏制造企业有效益,光伏发电投资开发企业有盈利、光伏发电投资公司的商业模式创新可持续。“嘉兴模式”将给各地发展分布式发伏发电,提供鲜活的经验。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