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
一、案例背景
《机械制图》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既具有系统的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它研究的对象是机械图样,而图样被称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掌握和运用这样的特殊语言,对于机械、机电类专业高职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将为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提供有力的前期准备,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学习机械制图绘制和识读机械图样,设计师可以表达他的设计意图,工艺师可以进行组织生产,工人则可以根据图样表达形状、尺寸要求进行生产,检验人员根据图纸要求进行检查鉴定。
现在教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关注焦点,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基本方面作为课程基本理念。为达到教学目的,课程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是讲授、小组讨论、挂图、模型、练习与讲评相结合,虽然能促使学生掌握知识要点与技能,但学生往往由于没有接触过生产实际,不了解一幅图纸对于指导生产的重要性,只是按照教材上讲解的内容进行学习、掌握,缺乏主观能动性,对后续进入工作岗位掌握制图知识、技能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求知、探索、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那么如何让学生意识到制图的重要性?如何让课程更贴合生产实际?如何让我们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到应用?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希望我们的课程学习过后就像自行车、游泳等技能的学习,即使很久不用,一旦重新拾回,技能也不会忘记。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才是我的追求。因此,2015年的4月初选择在电1251班开设了一堂角色扮演类的机械制图课程,在轴类零件的测量与绘制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课程实际运用,加强学生技能,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展示。
二、案例呈现
儿时的发条玩具如何启动?自行车的运动如何实现?汽车如何在公路上飞驰?利用PPT演示机床中齿轮转速改变的过程,这些动力的传递者—轴类零件有功不可没的作用。我们此次的任务是学习轴类零件测绘。
(一)分组讨论,确定方案。
通过将学生分组,确定组长后,就本次主动轴的结构、特征展开讨论,零件的安放状态、主视图的投射方向、视图的选择、表达方案的确定等引起学生讨论。
教师过渡引导:将每一组的讨论结果公布,由学生选出最合理的一组(正确、完整、清晰)。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找出了最合适的表达方案,修改了本组的结果。
(二)熟悉工具,正确测量。
教师将测量工具(游标卡尺、直尺)的测量方法教授给学生,请每组派出代表测量轴类零件相同轴段,读数,校验测量方法的掌握情况。
(三)绘制草图,标注尺寸。
学生热火朝天地忙开了,每组标注的步骤、方法都有所不同,有的先标注长度,有的先标注直径,有的注意到倒角、退刀槽等特殊结构,绞尽脑汁研究这些结构的测量与标注,在同组成员的齐心协力下,完成本组自以为“成功”的草图。
(四)角色互换,体验实际。
教师引导过渡:在学生完成本组草图后,让他们每两组互换,由原来的“设计者”转换为“加工者”,作为一名生产一线的员工,就隔壁组完成的草图形状、结构表达清晰吗?尺寸齐全吗?你能加工出来吗?与我们手中的主动轴一致吗?
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听到“你这个长度怎么没有”、“你这个直径少了”、“这个键槽你让我怎么加工啊?这才几个尺寸?深度呢”、“这个小孔的位置怎么不给我?我钻头从哪里开始钻啊”,隔壁组之间的不断抱怨、挑刺,对于这样的图纸有太多不满。这样的图纸引起争议,导致“工期”延误。
(五)教师引导,改正错误。
对于刚刚分析的图纸存在的一系列集中问题进行归类:直径、长度、特殊结构、尺寸标注的规范性,指出标注方法与步骤,每组改正本组存在的问题,再次进行交换验证。
(六)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教师引导过渡:零件图的内容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对实际加工生产的影响是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视图会影响结构特征!”“尺寸不能不齐全,不然加工大小就不能确定!”“定位尺寸也很重要,不然刀具加工的起始点就找不着!”“特殊结构的表达也会影响加工过程!”引出零件图对实际生产的重要性,提醒学生不能做马虎的“设计者”,因为一旦成了“加工者”,就要成为悲剧的直接“受害者”。再一次巩固绘图方法与步骤,将知识系统化。
三、案例评析
本案例以项目教学法为主,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项目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同时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学习任务,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布置绘制零件图的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与技能。
(一)讨论探究,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课堂上,在教师引导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讨论、合作探究,让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面对面地在一起学习,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品尝动手动脑后的成就感。在整个课堂上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把绝大部分讲话时间让给学生,课堂气氛轻松、热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角色体验,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观念。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角色体验策略,即将学生置于教材内外的各种角色,让他们充分体验角色所处的环境及背景,用角色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角色的心灵揣摩情境,用角色的言行再现形象等,从而引领他们深入走进文本,实现和教师、文本的有效对话。角色体验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角色,通过体验角色领悟知识、发展能力和建构意义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究性学习。“我听了,我会忘记;我看了,我会记住;我做了,我会创造”。教师从学生好表现、求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本次案例中,教师创造了生产实际中的零件设计者和零件加工者两个角色,将抽象的知识、技能融于生动的情景中,并鼓励学生体验情景中的角色,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兴趣,达到实效。
(三)课堂小结,使知识、技能更系统。
在小结过程中,如果只是梳理了知识,突出了重点,强调了结论,而忽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这样小结学生得到的仍然是零星的知识技能和孤立的结论,而不是系统的知识体系。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良好的课堂小结设计可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达到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重视课堂小结,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框架结构,进行学法指导,深化、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通过重温轴类零件的测绘步骤与方法,分析零件图的内容,强调图样对加工的重要性,回顾思维撞击过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得到感悟实践体验,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在归纳和提升中,不断渗透职业教育理念,提升实践能力并形成专业精神和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