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松
一、情景描述
一次,我参加中学体育学科说课活动,有一位女教师的说课内容是前滚翻,她将滚得又圆又直作为教学目标让我大吃一惊。一二年级的体操课上我们已经把滚得又圆又直作为教学目标,并努力实现,怎么翻了六年还是又圆又直?目标是不是定低了?我将此疑惑提出,与中学专家老师商议,得到的回答是:单就动作而言,又圆又直是最终目标,即使体操运动员也是如此,难度主要体现在远撑、鱼跃等前缀或交叉蹲、接球起等后缀上。
如此看来,我将才接触滚翻的二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为滚得又圆又直,是不是太高了?事实证明,很多孩子实现目标是有困难的,我一直认为是因为我的教法有问题,不能找到更适合小孩子的方法。会不会是我的目标设定与项目导入有问题?是否应尊重学生的原始状态,突出内心需求并赋予项目更大的实用价值?
通过一番求证与思考,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了解滚翻动作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反向状态下团身滚动的自我保护方法;努力向他人学习,完善自己的动作。
主教材的教学过程:
1.复习侧滚动作,体会不同体位时身体各部位的位置。
2.展示正直立和倒立的图片,分析受力部位及危险程度,强调头顶着地对颈部的伤害。
3.展示前滚翻起始动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头部内卷、后脑着垫的动作。集体练习团身低头含胸动作,两手交叉抱后脑,体验头部内卷的感觉,找到后脑的位置。
4.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观察起始动作头与手的位置关系,进一步了解头部内卷对完成动作的重要性。
5.提供头饰,借助松紧带将其戴在学生头顶,帮助学生找到头顶的位置,并在贴有头、手位置标识的体操坡垫上进行练习,教师进行保护与帮助。
6.小组讨论对颈部有效保护的关键有哪些?头部内卷、手的支撑等。
7.分组练习,教师将有困难的学生集中在一组,亲自保护与帮助。
二、结果与分析
由于课的开始,孩子们认同了团身的意义,戴在头上的头饰没有一个孩子有意弄坏,都把它当成自己的保护神。同时,借助头饰,孩子们不论在什么样的身体状态下,始终感觉到头顶的位置,并有意识地低头内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把头饰压坏。这一直观的限制措施给了孩子自我判断与自我评价的可能,同时增强了练习的趣味性,欢呼自己头饰的安全,期待下一次的挑战。
1.基于学生本能,提升动作练习意义。
孩子不是体操运动员,他们学动作不完全是为了被打分、被评价,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理念,掌握一种技能。体育课上将一个个动作作为载体,通过练习提高机体在各种动作状态下的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我们为什么要将滚翻作为教材列入体育课,并设置一系列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滚翻对孩子们的练习意义究竟是什么?
滚翻动作是体操的基本动作,是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方法。它可以调整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协调性,有助于提升思维能力,促进大脑神经元的链接。熟练掌握滚翻动作可以在身体被绊倒时避免摔倒在地。
由上可知:滚翻动作最直观、最实际的意义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我们习惯头上脚下的直立状态,身体结构也是如此:腿骨粗壮、足踝关节结构多缓冲,适宜承重。但我们的颈部却很柔嫩,平时只承受头的重量,颈部肌肉力量小,但有大量神经血管通过,非常重要,一旦头下脚上时,如不能很好地得到保护,颈部就会扭伤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练习滚翻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反向状态下,不把身体的重量压在颈部,而是迅速将体重从手、脚过渡到后背,再回到脚上。只有在这一点上与学生达成共识,课堂上孩子们的练习目标才会更明确,所做的一切才会变得更有意义。
2.关注教材适切性研究,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适切性原则要求选择的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学生能学习什么内容是受其心智发展水平限制的,过难或过易的内容都不适合,应做摈弃。适切性的另一个含义是提出的目标切合教学实际,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课堂效果,甚至出现伤害事故。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不能想当然地教学,特别小学阶段的学生,与成人的差异较大,一年级的孩子才六七岁,他们的心智与体能都较稚嫩,课堂上面对教材的反应绝对不是靠想象就能完成的。
面对前滚翻这个体操动作,孩子们的肌肉力量、本体感觉都达不到完成动作的需要。头朝下一倒过来,根本分不清上下左右,这时候强调手脚都是多余的,因为他已分不清他的手脚在哪里。而控制力量的能力不足导致他们蹬地后会往一边偏,滚得又圆又直成为大多数孩子的梦想。这时,适时降低动作要求,将竞技动作教材化、生活化,学练趣味化,完全符合适切性要求,实践证明,效果很明显。
施切性原则要求教师全方位了解学生喜好,熟悉学生特性,掌握学生心理,能全面分析出学生面对某一教材时的真实原始状态,并设计出有效的学练环节,从而提升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这是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需要特别注意的,需要教师细致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