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丽
摘 要: 本文通过MOOC这一在线课程教育模式为载体,阐述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新途径和方法,并对MOOC的制作流程和制作原则做了介绍。
关键词: MOOC 高等教育 教学模式 课程策划
1.MOOC的含义及特点
MOOC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在线课程教育模式。M代表Massive,表示大规模的;MOOC课程与传统课程不同之处在于学生人数可达几千,甚至上万或十几万人。第一个O代表Open,表示开放的;只要有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学习。第二个O代表Online,表示在线的;学习是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C代表Course,表示课程。所以,MOOC的含义就是大规模的、开放性的网上学习课程。
在MOOC平台上,学习者可以接触到全球一流高校和教授,课程涉及范围广,包括理工、经管、人文社科及医学等多个领域。学习者可在该平台上自由学习,享受一流的教学资源。
与传统课程相似,MOOC有开课和结课时间,并有课程作业和考试。MOOC主要以视频形式呈现,视频长度一般为6~15分钟,并在授课视频中设有提问。MOOC存在课程评价体系,一是机器测评,客观题目一般使用这种方法即可完成评测;二是同学互评,这种测评方法适用于主观题目。
MOOC可为每位学习成绩合格的同学颁发“课程结业证明”,课程学分制度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有人预测,MOOC将对传统大学有“颠覆性”影响。
随着MOOC的发展,我们相信MOOC必将对大学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组织管理、师资队伍、学分认证、考核与评估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课程资源。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今天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利用信息与通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灵活多样、高效的课程与学习机会,是解决教育机会和资源均衡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2)影响力。
MOOC对高等教育信息化、国际化都将产生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借助网络向学习者提供在线课程,扩大高等教育的机会,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3)创新性。
MOOC有助于增进大学之间及大学与政府、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
(4)教学方法。
MOOC对大学的影响更多地表现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方面。MOOC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课程呈现方式的变革。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学课堂将变得更侧重互动和问题解决,而不仅仅是知识传授。
2.高等教育发展MOOC的途径
(1)把MOOC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战略规划。
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将MOOC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战略之中。MOOC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MOOC课程建设,二是MOOC平台建设。
(2)以MOOC课程建设为推手,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
目前,高等教育已经发展与实施了许多提高教育质量的工程项目和教学改革措施,取得了诸多成果。在这个基础上,将积极探索MOOC在线学习、混合学习及翻转课堂等创新性教学模式,有机融合到传统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实践中,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
(3)探索基于MOOC的教务管理新模式。
MOOC课程与传统课程授课的最大不同就是,传统课堂授课基本是教师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备课、讲课、考核等整个流程。但MOOC课程建设是团队合作,授课教师除了在线授课,还要带领团队完成拍摄剪辑视频及与选课学生进行网上交流互动。从一个教师主讲一门课到一个团队共同完成一门课,这一转变会给教务管理带来一些新问题和挑战,包括对教师和助教团队成员工作量的核定及团队管理等。
(4)鼓励和引导教师参与MOOC课程建设。
MOOC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授课教师,但目前大部分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和意识还不够,很多教师仍然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学校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信息化意识,增加相关培训,增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鼓励教师有计划、分步骤地推出自己的MOOC在线课程,并给予一定的课程开发及制作资金支持。
3.MOOC课程策划、设计及制作流程
在MOOC课程建设中,不是授课教师“一个人在战斗”,必须“团队作战”。
MOOC课程设计与制作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运作流程。
(1)MOOC课程设计制作团队建设。
MOOC课程建设需要一支团结合作的团队完成其工作,包含以下成员:
①项目经理:MOOC课程制作的总协调和总监工。主要职责是协调学校有关部门、监督项目的进度、协调和组织各岗位工作。
②授课教师:MOOC课程的总设计师和主演。授课教师是MOOC课程的灵魂人物,主要负责制定课程的教学大纲、确定授课风格和授课内容、担任课程主讲人。同时要在论坛上与学生互动交流、答疑解惑。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③助教团队:配合授课教师完成课程设计,先行测试课程。主要职责将授课课件上传到MOOC平台、管理论坛,与学生互动交流,答疑解惑,负责课程的宣传推广。
④课程志愿者:由学生组成,提前体验课程,测试课程效果,配合助教管理论坛,及时反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配合助教进行MOOC课程宣传推广,维护课程人气。向课程注册学生发送邮件,包括课程预告、提醒开课时间等。
⑤制作人:领导摄制团队完成授课视频制作,同时密切配合授课教师确定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授课风格,找到最适合该课程的镜头语言呈现课程,体现专业水准。
⑥摄制团队:包括摄像、剪辑、字幕、二维或三维特效等工作,完成视频单元的制作。
⑦网络工程师:负责完成课程的网络模块设计及课程内非视频单元,如板书、PPT、练习、论坛等的设计、制作及网页维护。
该团队可由自己学校相关部门成员组成,也可聘请专业团队参与。
(2)MOOC课程视频模块与非视频模块设计。
典型的MOOC课程包括两个模块,一是视频单元模块,二是非视频单元模块。两个模块必须有机结合。
对于视频模块来讲,其策划重点是根据讲授知识的需要,摆脱教学场地及设备的局限,对MOOC课程的视频内容和形式进行有创意的编排和设计。从目前看,MOOC课程视频主要有如下几类:出镜讲解、手写讲解、实景授课、动画演示、专题短片、访谈式教学等。
①出镜讲解:授课教师对着平行机位的摄像机镜头讲授。这一方式很容易抓住学习者的注意力,形成一对一授课的亲切感觉。多数MOOC课程都可以采取这样的形式。
②手写讲解:更适合那些涉及大量推导过程、公式演算等理工科课程、经济金融类的课程。一方面大大吸收传统课堂的板书讲解的全部优点,另一方面通过后期剪辑,剪去那些不必要的拖沓,提升讲解效率。
③实景授课:是对传统课堂的一个极大补充,没有教室空间的限制,理论上可以到任何理想场所进行授课。利用好实景授课,可以极大地发挥MOOC授课的优势和魅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④动画演示:通过二维或三维动画,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生动活泼、易于理解,增强课程的趣味性。
⑤专题短片:以短片形式快速介绍背景资料,很容易将学生尽快带入课程,集中注意力,便于对知识点的深入了解。
⑥访谈式教学:将访谈类电视节目形式运用在MOOC课程中,通过访谈形式传递知识,可以让学习者接触更多知识空间,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这种形式更适用人文艺术学科。
常见非视频模块包括练习、选择题与填空题题库、投票栏、阅读材料、讨论区等。目前,有些MOOC课程也在尝试一些新形式,如一些化学或工程类课程可以尝试在线仿真实验、计算机学习类课程可以进行程序测评等,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互动情绪和参与热情,使课程更精彩。
(3)MOOC课程制作流程。
①授课团队拟订教学大纲和授课思路。按照MOOC课程的特点和要求精心梳理课程知识点,将知识点打散,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再进行串联。在6~15分钟的课程时间内尽量把知识点和小练习安排合理和恰当,利于学习效果增强。
②课程制作人、网络工程师与授课团队讨论确定视频单元与非视频单元的内容、拍摄场景和制作风格。
③摄制组形成视频拍摄脚本及课程预告片的策划方案。
④按照脚本进行拍摄和制作,包括视频单元和非视频单元。
⑤课程内容上传与测试。
4.对MOOC课程策划制作的建议。
(1)课程策划摄制应坚持“五好”原则,即好看、好听、好学、好记、好用。
我们可以把MOOC课程看成一种特殊的新媒介视频产品,其特殊性在于MOOC是教育类产品,而不仅是信息类或娱乐类视频产品。但凡是视频产品都需按照视频产品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策划和制作。“好看、好听、好学、好记、好用”,这“五好”原则可以作为策划制作MOOC课程的通用原则。
(2)根据学科不同特点,MOOC课程创意策划思路风格不同。
策划制作文科类MOOC课程以出镜讲解为主,结合板书、幻灯片、动画等方式,也可以在外景讲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些课程甚至可以采取访谈讨论形式进行,授课教师请几位同行一起就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中间可以打断,嵌入小问题,让学习者通过网络加入进来表达观点。
经管类课程以出镜授课方式为主,同时这类课程会涉及大量图表和流程分析,可以辅以二维动画,形象直观地表现课程内容。还可以考虑采取实景讲授的方式。授课教师直接走进证券交易所或者企业在现场进行教学。
对于理工科类课程来讲,除了需要讲解一般的理论知识,还强调现场实践。这类课程采用MOOC形式的教学效果甚至可能比传统课堂还要好,因为MOOC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视觉元素,将本来枯燥和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象化,把深奥难懂的理论用形象生动的视觉语言传达出来。
当然,传统教学模式和MOOC各有自身优点和缺点,只有将二者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其优势,才能真正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因此将MOOC引入传统课堂并本土化,使之适应我国学生的学习特点,并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璇.MOOC在线教学模式的启示与再思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5(24):8-9.
[2]吴飞燕,廖显文.MOOC教学理念下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探究[J].科技视界,2014(7):75-76.
[3]曾明星,周清平,蔡国民,等.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339):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