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
“办厂不是一两天的事,所以我就把户口从山东迁了过来,我自己安心,员工也安心。”汪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中兴手套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如今她不再是山东人,而是一个新疆人。
落户英吉沙的山东女老板
去年5月19日,中兴手套有限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到英吉沙县考察。“在乌恰19村,十几位妇女渴望就业的眼神打动了我们的领导,于是董事长当场拍板要在这里建厂,半个月就签了合同。6月13日,我们一家人都到了英吉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村民期盼就业的眼神。很多村民知道我们要来,都等在门口。”汪萍说,刚到英吉沙为开厂做准备工作时,被村民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会不会过几天就走了?”“你会不会不管我们了?”她向村民打听了之后才知道,在英吉沙曾有一些培训机构来这里办培训班,可许多都半途而废了。
“听村民问我这些问题,再看着他们担心的眼神,我觉得心酸。”为了让村民放心在自己的工厂工作,去年8月,汪萍将一家三口的户口都从山东迁出,落户在英吉沙县。
今年9月,21岁的古力吉米拉·库都斯在中兴手套厂举行的技能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奖品是一台平板电视,大家似乎已经想不起来这位年轻的业务能手在一年前还是一位全职家庭主妇。
“我是第一个报名来厂里上班的!”在经历了三个月的培训之后,古力吉米拉成为手套厂的正式职工,“离家近,培训期有一定的收入,还可以免费吃饭。”现在,她的收入是全家最高的。“一个月我能挣3000块钱呢!”古力吉米拉说。
17岁来新疆扎根
“我17岁到新疆,今年已经44岁,都是两个孩子的妈了。”来自重庆的侯佳是阿克苏红旗坡农场园艺二分场三队的果农,她和丈夫赖长伟种植了13亩苹果,“2014年我家果园的苹果每公斤卖8块5毛钱,毛收入30多万,净利润也有20多万。”
侯佳告诉本刊记者,她最初来新疆,是为了考个好大学。“初中时我成绩很好,在我们镇上能考第一名,可是考高中时发挥不好,没考上。”母亲为了让侯佳脱掉“农袍”,在兄弟的帮助下,带着侯佳到新疆读高中。“可到了高考那一年,春节时我母亲去世了,这对我的打击很大。”侯佳遗憾地说,最终她也没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
结婚之后的侯佳并不甘心做一个家庭主妇,“我跟爱人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承包几亩果园。一来可以赚钱,二来果园不需要全年无休地忙活,能够有时间照顾孩子。”
重新披上“农袍”的侯佳坚信,务农也要靠文化。喜欢看书、学习新知识,侯佳也因此被大家称为“知识型果农”。“我订了《农业科技报》,种果树得靠技术。我现在最大的苦恼就是,即便我懂的农技知识比较多,但在施肥时还是在摸瞎。”侯佳告诉本刊记者,阿克苏地区想要进行土壤成分测定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施肥还很困难。“没有人给我们提供这样的技术服务。所以,我很希望我儿子大学毕业后能回到新疆来从事林果业工作,至少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侯佳的儿子如今在东北林业大学学习化学,“新疆的林果业绝对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我希望他能在这里学以致用。”
克拉玛依的两代石油人
1955年,因工作调动,河北承德人王延明从北京来到新疆克拉玛依,在油田上负责钻井。那一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如今已83岁的老人满头白发,虽再也不能去油田钻井,但对克拉玛依这座城市的热爱让他扛起锄头,在荒凉的戈壁滩上种出了一片果园绿洲。
退休前,王延明任克拉玛依采油机二厂党委书记。工厂位于距克拉玛依市区约30公里的白碱滩区。
“这一片以前都是盐碱地、戈壁滩,本来没有名字,白碱滩是工人们叫出来的名字。”王延明带着本刊记者在一片果园中穿行,老人口中风沙肆虐、环境恶劣的戈壁滩,只能存在于记者的想象中。
1984年,52岁的王延明心脏不好,经常住院。“我作为一个领导,三天两头住院,工人们的工作没法做啊。”由于担心耽误厂里的工作,王延明主动辞去了领导职务。身体逐渐好转之后,王延明便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就业”——种树。
“最开始搞绿化,就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差,留不住职工。”王延明说,工厂所在的地方几乎每天都会刮起8至10级大风,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技术人才、司机,学好了技术之后就因为忍受不了恶劣的环境而离开工厂。
如今,这片果园绿洲占地100多亩,种满了杨树、李树、苹果树、桃树,并且以老人的名字命名为“延明园”。老人说,当初种果树就是怀念家乡的味道,想借这些果树慰藉思乡之苦。作为克拉玛依第一代石油人,王延明被人问起“你是哪里人”时还会回答:“我祖籍河北。”但新一代克拉玛依石油人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只会说:“我是克拉玛依人。”
距克拉玛依市西南约20公里的红山油田,发现于2007年。27岁的沙莎是这片油田上的一个普通80后。
“我来自新疆克拉玛依,是红山油田的一名工人。”和父辈不同,沙莎不会下意识提起父辈、祖父辈的祖籍地。在她的心中,这片让她无怨无悔地挥洒青春的油田便是她的祖籍地。
“过去很辛苦,夏天气温超过40摄氏度,冬天气温低于零下30摄氏度,老一辈的石油工人还要在露天油田里来回穿梭,手工记录生产数据。我们现在比他们幸福多了,每口井都能自动记录管道压力、出油量、温度等数据。”作为克拉玛依新一代石油工人,她非常感谢前辈的付出。“他们用一辈子的青春换来了美丽的克拉玛依。”沙莎说,努力工作是她对克拉玛依最真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