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12个谈判国在亚特兰大举行的部长会议上达成协议的消息传来,“TPP”随即成为热门词汇,引发热议。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被排除在TPP之外,这引发了部分国人“美国意在通过TPP孤立中国”的担忧,美国总统奥巴马关于“我们不能让中国制定世界经贸规则”的表态似乎更为此提供了“佐证”。有人分析称是“狼来了”,甚至有人认为中国面临“第二次入世”,但冷静下来考虑一下,TPP就是一个普通的自贸协定,在WTO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后,这样的区域自贸协定已不鲜见。对于TPP,我们应该有正常的心态。
TPP仅仅是12个国家签订的协定,很难说是在为未来制定规则,因为TPP目前还替代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WTO才代表了整个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演变和发展,12个国家代表不了整个世界。美国和中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当中,都有各自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平台。美国2009年宣布重返亚太后,政治经济上在亚太已经有比较成系统的体系,但在经济上没有一个重要的平台,主推TPP的目的就是在亚太地区建立一个由美国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平台,一方推动自己的平台发展并不代表在孤立另一方。
TPP对于中国的影响肯定会有,因为自贸协定本身就是排他性的,自贸成员所享受的优惠待遇,其他成员是不能享受的。但中国与TPP12个成员国中的8个国家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与中国没有自贸协定的只有美国、日本、加拿大、墨西哥。TPP虽然现在基本达成协议,但是生效尚需时间,它首先触动的是协定达成国间既有的经贸格局,对中国在亚太地区影响如何也很难说。中国应以积极心态应对TPP,以当年对待WTO的心态对待TPP,视之为“以开放促改革”的契机。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的那样,中国对美国推动TPP持开放态度,中国应对的战略就是超越零和博弈,就是开放合作,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