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地方合法性损耗的后果

2015-09-10 07:22杨雪冬
决策 2015年10期
关键词:社会公众认同感合法性

杨雪冬

当下,有一种现象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社会公众对于中央和地方的认同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心理上更贴近地理距离更远的中央,而不是信任自己身边的地方和基层。

这种差异既得到了许多实证调查的确认,也反映在人们的日常言谈中,比如民谚说,“中央是恩人,省里是亲人,市里是好人,县里是坏人,乡里是恶人,村里是仇人”。

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政治层级越高,公正性和权威性也越强。客观地说,社会公众的这种认同差异,符合中国的国情,并有助于稳定和提升执政的合法性,毕竟中央是国家的首要和直接代表,对中央政府越认同,越支持,表明国家的大政方针符合民心民意,执政党具有很高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这是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凝聚社会力量继续实现发展的有利条件,也是中国制度优势的另一种体现形式。

然而,有研究表明,近年来,社会公众对中央和地方认同感之间的差距,存在不断拉大的趋势,地方虽然在努力执行中央各项方针政策,但对于执政合法性的贡献率在下降。一些公共事件的发生,不仅使地方政府与当地民众的关系尖锐对立起来,而且严重削弱了党和国家的形象。我们一方面乐观地看到中央政策享有很高的民众认同感;另一方面,更要警惕地方合法性损耗产生的后果。

在中国的国家治理中,一直强调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既落实中央的统一部署,又解决地方面临的具体而多样的问题,并为中央政策的调整和制定提供了实践依据,从而实现中央合法性与地方合法性共同提升,相互增强。在强调顶层设计、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如何发挥地方的作用,提升地方合法性,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首先,要在顶层设计中为有效发挥地方自主性提供制度支持。现在的中国社会更加复杂多样,社会自身的自主性不断提升,地方在服从大局,遵纪守法的同时,其自主性发挥应该得到更多的制度性支持,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擦边球”的创新转变为于法有据的创新。这要求中央决策者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主动放权,有效调控,解决“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难题。

其次,要提升地方的治理能力。中国还处于发展的赶超阶段,地方承担了国家现代化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远远超出了许多地方掌握的资源和具备的能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地方注定是国家与社会矛盾激化的场域,要承认这个现实。但更要主动地从意识观念、资源条件、人才素质、激励考核等多方面提升地方治理能力,使众多的地方在解决当地民众紧迫需求中提升执政的合法性。

第三,要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时隔20年后,再次举行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评选,这无疑是将社会关注点引到地方政治中积极向上方面的战略性举措。大部分地方官员在默默无闻地努力工作,大部分地方政府在发挥着“郡县治、天下安”的作用,他们更应该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和传播。

猜你喜欢
社会公众认同感合法性
组织合法性的个体判断机制
Westward Movement
努力给社会公众求证事情的真相——以金华晚报《求证》栏目为例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社会公众视阈下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基于武汉市的调查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浅谈汽车养护品生产的合法性
建筑工程垫资承包合法性研究